- 第三條金融之路
- 朱鈞鈞
- 527字
- 2025-02-13 15:47:31
第二章
匯票、交易所和商人銀行
德意志地區(qū)早期交易所的經營活動與集市無異。這是德意志金融之路的獨特起點。法蘭克福交易所甚至沒有固定的交易地點。視天氣情況,大商人們在露天廣場交易或轉到屋檐下交易。早期金融產品也都脫胎于集市,在歷史長河之中逐步演化成現(xiàn)代的證券產品。錢幣、匯票的官方價格身上有現(xiàn)代金融市場結算價的影子。匯票采取的環(huán)形清算方式,更是交易所衍生品市場最早采用的清算模式。市場參與者組成大商人團體,負責交易所的運營,與監(jiān)管機構保持溝通和協(xié)調。經歷漫長歲月之后,大商人團體逐漸成為股份制組織機構,即交易所委員會。
17世紀,匯票交易越來越頻繁。1652年,法蘭克福市政府響應商人的建議,開始起草匯票交易規(guī)則。法蘭克福組建了專門的委員會,調研其他金融中心,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協(xié)調才頒布法蘭克福第一部交易所規(guī)則。這是德意志版本的交易所制度起源,目前已經被各國廣泛采用。同時,法蘭克福商人再次圍繞官方匯票價格表博弈。商人代表宣稱,如果法蘭克福不能制定一個公允的匯票價格表,法蘭克?!伴L期而言將失去匯票交易中心地位”。那么,誕生之初的法蘭克福交易所是如何制定交易所規(guī)則的?早期的交易所又是如何經營管理的?其與監(jiān)管機構的關系如何?最早的金融中介機構是如何產生的,又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