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議事,議的卻是從沒有過的。
從古至今,還沒有一位國王君主實行債券制度,他們不太明白其中要如何操作。
朱文奎覺得必須解釋下戰爭債券是怎么回事。
當然,不能說戰爭債券是近代資本主義帶來的一種國家信用體系制度。
而要換個方式。
心中整理語言后,朱文奎制止了群臣混亂的討論,出聲道。
“此次戰爭債,朕想要以債券來向所有子民發售。債券者,為立據告貸之物也。譬如常人,家逢要事,財用匱乏,遂向親友鄰里求借。為安眾人之心,使其愿出財貨,乃立券書,詳明所借之數、償期之限,并許以額外之利,如多還若干以為酬謝。
債券猶此券書,官府向民募資之憑。民出財以助,彼等則諾于約期,依約數本息并還。如此,則民既助官府解資用之困,自身亦得收益,兩利之舉也。”
這話讓群臣領悟。
朱文奎繼續道:
“至于戰爭債券,乃國遭兵燹之時,官府為籌軍資所發之特券。夫戰者,耗財巨甚。需給士卒餉銀,鑄兵戈、置糧草,筑城垣等防御之工,所需錢財,非官府常蓄與恒稅可足。
故官府向民發戰爭債券。
此猶一村遇盜寇來犯,為保村人婦孺及財貨,需集丁壯御敵。御敵則需兵器、糧草諸物。此時,村長號召眾人,有錢者出財,有力者效力。出財之人,村長予之憑證,此即戰爭債券。
待擊退盜寇,村復安寧,官府依券約,本息悉還于民。
民購戰爭債券,非但可得財利,亦為衛家國之舉,當受眾人稱譽、敬重。
購券之舉,亦表民信于國,信國于戰勝之后,有能償債也。”
皇帝的話說完,大臣們各有所思。
這些話從上位者口中說出,卻是少有的。
特別是朱文奎提出了關于國家信譽這種概念。
劉貞出列,感言:“陛下大才,《論語?顏淵》中,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深意傳至今日,卻甚少有君王明悟,陛下果然明君。”
聽著劉貞的話,又看了其心聲,朱文奎發現其不是在拍自己馬屁,而是由衷之言。
其說的這段話,他繼承的記憶中也曾學過,用白話來說就是: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完善的國防,老百姓信任政府就可以了。”子貢問:“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在這三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國防力量。”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在這兩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充足的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但如果沒有老百姓的信任,政府就無法立足了。”
雖然這種言論,在現代人思維的朱文奎看來有些不同意見,卻沒有與劉貞爭執。
他越發明白皇帝的御下之能,那就是要讓臣子多發揮,但決策的必須是自己。
要是與臣子爭論,不光影響了臣子的工作積極性,還掉了自己的價。
是以,他微笑接受了劉貞贊譽,等待其他臣子發言。
工部尚書嚴翰進言:“陛下,此番言論,應該記在起居注中,微臣現在擔當工部尚書之職,無力再為陛下撰寫起居注,推薦索赫納城同知曹榮萱接任。”
曹榮萱的官職屬于索赫納城官府,還沒資格參加廷議。
但這個人,朱文奎知道,年紀不大,卻做事沉穩,吏部給自己看的風評是剛正不阿。
讓他做同知,也是一種培養方式。
現在嚴翰的提議,也不是不可。
起居注這種東西,從漢以后,幾乎歷代帝王都有,是一種類似日記體的史料,專門記載皇帝言行。
一開始朱文奎還覺得不適應,但現在卻很想起居注能一直記錄下去,將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改變,以及建立一個王朝的過程流傳下去,成為以后歷史學家研究的史料。
他點頭:“朕也覺得可以,讓他明日過來。”
這個小插曲之后,群臣開始討論如何搞好戰爭債券。
按照皇帝的那些話語,他們先是起草了一份文書。
文書內容明確戰爭債券是為了籌集戰爭資金,用于購買武器裝備、支付士兵軍餉、修建防御工事等與戰爭相關的開支。
然后將這份文書張貼在城北官府廣場上的公告亭,向民眾清晰說明債券資金對戰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獲得民眾的支持和信任。
這就是債券的法理。
民眾們看了后,購買的積極性更高了。
而同時,在朱文奎的介入下,債券也開始制作。
全球第一份戰爭債券,票面上用蓋有特殊印記防偽,并選擇阿什拉菲金幣作為面值標準。
阿什拉菲金幣是馬穆魯克金銀銅三種流通幣中價值最堅挺的一種,選它也是防止債券價值因為幣值波動,畢竟現在朱文奎還沒有能力大量發行自己的貨幣。
根據民眾的經濟實力,債券分為1阿什拉菲金幣,10阿什拉菲金幣,100阿什拉菲金幣三種。
1阿什拉菲金幣和10阿什拉菲金幣幣值的債券,是面向普通人,讓所有人都可以有購買戰爭債券,進行利益綁定的機會。
100阿什拉菲金幣面值的,則是專門針對成立的商會,商隊,以及富有階層。
除了防偽標記和面值外,債券票面上還有利率,債期,償還方式。
作為標準格式的債券,不管面值,上面的利率都是統一的借十還十一,債期一個阿拉伯天文年,償還方式為一次性連本帶息償還。
另外,所有債券,還有兩項特殊償還條款。
第一項為:如果戰爭在一年期內提前勝利,債券也可以提前償還。
第二項為:選擇不贖回債券的,可以將債券轉化為蘇伊士城皇財司的股份,從而獲得整個蘇伊士城收益的股份分紅。
(一百面值索赫納城戰爭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