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全城招募,惠民藥局
- 明:七海帝皇
- 命運榴彈
- 2378字
- 2025-02-26 18:15:04
人圍得太多了,外面還有源源不斷的人過來。
喜歡熱鬧的人在哪都有,大家都想知道新城主在做什么?
人太多了,里面的人看得到,外面的人卻看不到公告內容。
這一情況可不利于公告宣傳,立即有一名通譯在士兵保護下走進人群中,然后大聲宣講。
“城主大人改革城主府的管理方式,設立了很多新部門,現在對外進行招募,有志為城主效力的人可以來我這里報名。”
隨即,他宣講了將要招募的職位。
所有職位的統一要求為:要經過3個月語言學習,能夠用華文溝通。
六房書吏,每房各招兩名小吏,需要能寫會算。
巡監司,招本地人捕快10名,要求熟悉地方情況,并接受武力測試。
學館,招募教師10名,不限出處,能者為之,但需要通過主考官確定。
醫學館,招募醫者10人。
說完這些后,通譯又提及待遇。
每月最低5枚銀幣,中午有一頓免費午餐,并發放制服。
穩定且不錯的薪酬,以及官府的福利,讓大家聽得越發激動。
在馬穆魯克體制下,絕大多數平民,商人都沒有獲得政治地位的機會,這次的公開招募,對他們來說代表著階級提升的可能。
哪怕只是普通的職位,也讓大家趨之若鶩。
頓時,就有一批人直接申請報名,也有人跑來向城里的親朋好友傳播這一重大喜訊。
更多的人趕過來了。
這時,一隊士兵從城主府出來,在公告亭右邊的空地上,圍了個大圈。
并布置了桌椅。
三名主考官:馬文煥,卓玉明,嚴翰入上座。
通文筆的禁軍校尉則臨時充當文書記錄。
只留出一個入口,放行應聘人員進入。
想要進去,還不是隨便就行的。
得有城里的人聯保,5個城內家庭共同擔保他,并記錄過往經歷在案,才能入內。
............
索赫納城出現了從沒有過的熱鬧景象。
港區石階上擠滿了赤腳奔跑的水手,幾個纏著棉布頭巾的船長罵罵咧咧地看著雇工拋下纜繩沖向城中廣場——五枚銀幣足以抵上他們漂洋過海一個月的工錢。
香料市場的叫賣聲弱了下去,賣藏紅花的波斯老商販鎖上店鋪,拉著年輕的兒子離開,他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成為官員中的一位。
“讓開,我們沃德家的人要去報名。“六個裸露古銅色臂膀的鐵匠熄滅了爐火,帶上自己打造的兵器,想要參加城北那邊的比試。聽說只要通過了,就能成為城市管理官員,還是那種抓捕罪犯的。他們家不想當奴隸,卻對這種工作很感興趣。
看著鐵匠一家人離開,陶器匠在與弟弟商量,想要弟弟也去試下。
同樣的事情,在城里的不同地方出現,不同行業的人們都在談論或者參與這次的城主招募。
越來越多的報名者出現。
當他們知道需要五位擔保家庭后,紛紛回來尋找愿意給他們擔保的人。
在快要到中午的時候,第一批報名者完成登記進場。
準備接受考核。
而同時,朱文奎也來到了招聘現場。
............
三位考官起身,馬文煥道:“陛下,你可要親自考驗這些人?”
“不用,我就是看看。”朱文奎回道,身旁的禁軍士兵將他嚴密保護著,這種環境讓士兵們不敢有半點疏忽。
“開始吧。”他出聲道。
隨即,三位考官命令第一批人員入場。
這些人,會根據不同的職位要求進行不同的測試。
想要做六房書吏的,會安排到一處考場,席地而坐,面前放上小桌,還有一份問卷。
他們要用阿拉伯文字來回答上面的問題。
包括簡單的計算,應用計算,以及一些皇帝陛下出的考驗道德和邏輯的問題。
由此來判斷,應聘者的基本能力是否適應六房書吏的工作。
應聘巡監司捕快的,則要在擂臺中比武。
他們拿著包裹麻布的武器對攻,在一炷香時間內,由禁軍士兵判定勝負。
獲勝的人,只是有了捕快的武勇資格,還要考驗他們對城中情況的了解。
這一部分會由考官詢問一些城里情況的問題,回答的越清楚,加分就越高。
而接下來的學館教師和醫館的招聘,人數就少了很多。
這個時代,知識是寶貴的,并不是每一個擁有知識的人都愿意成為城主建立的學館教師,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他人。
因此,前來應聘的,只有兩人。
還都是阿拉伯語相關教職,并沒有太多意義。
見此情況,朱文奎皺眉。
卓玉明過來躬身行禮道:“陛下,畢竟是異域,沒有有教無類的說法。而且這些不像國內,縣學教習受大家尊敬,畢竟我們也沒弄科舉。學館的事情,還得慢慢來。”
沒錯,觀念的沖突,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
朱文奎點頭道:“愛卿說的對,但醫館必須得做好,并且還要建立惠民藥局。”
惠民藥局是明初的官府醫療慈善機構,這一舉措旨在救助貧病的社會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也是籠絡民間的重要措施。
畢竟在這里,看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陛下仁慈,微臣一定將惠民藥局的事情督辦好。”
卓玉明說完,回到考官席,他和馬文煥,嚴翰交流一陣后。
對那批前來應聘醫館醫師和醫工的人進行考核。
這座城里的醫者,主要有4種不同的派系。
貝都因的巫醫,體液醫者,波斯醫者,伊本派。
貝都因的巫醫是沒法解釋的神秘醫療類型。
體液醫者是繼承了古希臘蓋倫體液學說經阿拉伯文譯本延續的醫療派系。
他們認為,人體的健康與疾病主要源于四種體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血液)的不平衡。
治療疾病就是圍繞這些進行。
波斯醫者的理論核心是波斯大醫拉齊的《醫學集成》來指導臨床診斷。
本土派的醫者,則是繼承了馬穆魯克王朝一百多年前的王國御醫伊本·納菲斯的醫學理論。
四個派系的醫者,在考核現場,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誰也不服誰,卻都認為自己派系的醫療理論是正確的。
對于他們說的那些東西,三名考官只覺得頭大,叫來劉御醫來鑒定。
可劉御醫的華夏中醫理論,又和他們的也不一樣,反倒是將那4派的人稱做庸醫亂為。
面對這種情況,三位主考官也拿不定主意,只能請示朱文奎來做決定。
對此,朱文奎心中思緒,目前所有派系的醫學,都有問題。
但未來的現代醫學,是結合了各種理論產生的新型醫療技術知識。
讓他們共處一室,相互競爭學習,說不得還能因此加速醫療技術的發展。
隨即,他拍板道:“醫者父母心,不論哪種,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醫生。你們不是說自己的很好嗎,那就比比看,在我的惠民藥局當班,誰強誰弱,自然見分曉。”
這話,由城主說出,便再無爭執,4派醫者都決定加入惠民藥局。
就連劉御醫也不甘示弱,同時請求去惠民藥局為城中人看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