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拓元年十一月初,鄭和艦隊已在海上航行了兩月。
當龐大的船隊駛入馬六甲海峽,滿刺加國的王城輪廓逐漸清晰時,甲板上的水兵們開始準備靠岸。
船隊在此??垦a給,同時還有一個任務是護送滿刺加國王下船歸國。
然而國王并未急于回城,而是在碼頭找到了艦隊欽差總兵太監鄭和,神色猶疑地說道:“三寶大人,兩月前也曾有一支船隊從此經過,船艦模樣與您的頗為相似,足有十艘。我國臣民當時出城相迎,他們卻未曾停留,徑直揚帆而去了?!?
聽了通譯的翻譯,鄭和眉頭驟然擰緊:“那些艦船,正是我等要追剿的敵人——他們曾是大明水師的戰艦,如今已成叛逆。此事與你無關,你且回去吧?!?
等幕滿刺加國王離開,鄭和立即召集艦隊將領,將情況說明。
僚官馬歡道:“大人不必過慮。那些水兵離開水師已近二十載,如今多半已是暮年,血氣早不如當年。咱們船多人眾,一旦接戰,只需將其包圍,登船廝殺,定能一舉拿下?!?
這番話引來了各船將領的附和,眾人望著艦隊中密密麻麻的艦船,臉上都透著穩操勝券的神色。
卻也有將領持不同意見:“大人,屬下以為不可輕敵。我艦隊沿途威懾諸國,動靜早已傳開,那些建文余孽怎會不知?依屬下看,他們或許會避戰于海上,據城死守,甚至在岸邊架設炮臺以拒我軍?!编嵑忘c頭贊同:“此言有理。從今日起,各船即刻展開演練,絲毫懈怠不得。”
“遵命!”眾將領齊聲應道。
一日后,艦隊拔錨起航,駛過馬六甲海峽,沿著南亞西海岸緩緩前行。
前方是阿瑜陀耶王國——也就是俗稱的暹羅(今泰國)。
該國雖表面向大明稱臣,暗中卻多有小動作,為免生事端,艦隊并未??浚瑥街瘪傔^其海域,在白古國(今緬甸南部)短暫??垦a給后,繼續向著榜葛剌國(今孟加拉)進發。
艦隊駛離白古國的達光城港(今仰光)不久,幾名身著便服的明人悄然出現在碼頭。他們迅速登上一艘小船,一路向南而去。
小船航行了一日,抵達安達曼群島的一處補給點。待他們將艦隊的行蹤報上,補給點旋即向蘇伊士城發出了電報。
.............
蘇伊士城,皇宮。
朱文奎看著從安達曼中轉點發來的電報,臉色凝重。
他心中思索,如今鄭和艦隊應該已經抵達榜葛剌國,隨后將會沿著大陸海岸線航行,估計一到一個半月就能抵達紅海。
時間越來越緊迫。
如果沒有足以抗衡鄭和艦隊的海上力量,那就只能退入沙漠,與鄭和軍隊打持久戰了。
那樣雖然能夠依靠對本地的掌控,拖到鄭和艦隊退走,可不是朱文奎想要的結果。
畢竟一旦情況變成那樣,運河的建造,以及在3座城市建立的威望都會被影響。
但還好,他主持建造的蒸汽艦船已經完工,是時候下海測試了。
隨即,他出宮前往城南船廠。
在那里,上百工匠正在用龍門吊將船頭吊起,然后在船下鋪設滑軌。
滑軌塞入船底,然后由奴隸勞工們拖動繩索,將整個船體拉上滑軌。
就這樣大船上到滑軌上,滑軌前端有一個卡栓用來頂住船體不能繼續前滑。
隨后,鶴九山前來報告:“陛下,已經妥了?!?
“那就現在下水吧。”朱文奎道。
鶴九山取出旗幟揮動,遠處工頭看到,讓工匠轉動木輪,將滑軌上的卡栓起出。
沒了卡栓,船體在傾斜向下的滑軌上滑行,先是船頭入水,隨后在浮力下漂起。
成功下水后,試航開始。
船艙中工匠將一鏟鏟煤炭送入鍋爐,點火啟動了蒸汽輪機。
轉輪轉動,帶動連桿,連桿再帶動傳動齒輪組,最終讓槳輪轉動。
(蒸汽輪機運行原理圖)
這種船型,朱文奎將其起名為‘炮臺船’
內部船室有七個,輪機室,轉向室、水兵室,彈藥室、艦長室,廚房、就餐與休息室。
船體上層就是火炮臺,左右各五,一共十門火炮。
可以說,這就是專門為了火炮而設計的純火力軍艦。
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利用機動性,在逆風和無風的情況下與鄭和艦隊進行炮戰,利用己方火炮的射程優勢,遠距離對敵人進行傷害。
現在就是檢驗它的時候了。
朱文奎登船,權當試航的船長。
............
炮臺船緩緩駛離船廠碼頭,煙囪里冒出滾滾黑煙,在湛藍的海面上拖出一道灰黑色的軌跡。
皇帝朱文奎在艦長室內觀察外面的情況。
考慮到以后艦長的操作,他沒用鷹眼,而是拿起直筒望遠鏡觀察遠處海面。
東邊,有一艘靶船,正在海面上漂浮。
想要去那里,船體需要轉向。
朱文奎放下直筒望遠鏡,下令道。
“往東轉30刻度?!?
牛旺德拿起墻邊的傳聲筒大聲道:“陛下有令,東轉30刻度?!?
“不要用傳聲筒,要考慮戰時,炮火聲影響,直接派人過去傳令?!敝煳目浦沟?。
“我去?!柄Q九山充當傳令兵,出了艦長室,快步來到輪機室隔壁的轉向室傳達了命令。
7名水手合力轉動橫向轉輪,通過齒輪裝置的帶動,讓槳輪轉動方向。
他們只轉了30刻度便停下,尾舵那邊也完成了舵向。
船身微微傾斜,劃出一道流暢的弧線,原本朝向正東的船頭慢慢轉向東南
當船向偏轉完成,新的艦長指令下達,舵向和槳輪又回正。
隨即,船體向著目標行駛而去-----那里,幾海里外的海面上,一艘破舊的阿拉伯單桅帆船正隨著海浪輕輕搖晃,正是此次試射的目標。
等到了距離目標一公里外的距離時,朱文奎下令船體側向。
在水手一番操作下,船體一側面向一公里外靶船,試炮開始。
水兵們迅速轉動這一側的火炮基座,將五門火炮炮口對準遠處靶船。
第一輪火炮射出,炮彈飛過海面,落在靶船周圍激起了一道道水柱。
命中率不行,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需要靠發射量來換取命中,所以才會有炮臺船這種一船10炮的設計。
炮擊繼續著,第二輪,第三輪。
海面上水柱不斷出現,終于,有三發炮彈擊中了目標。
撞擊下爆炸的開花彈,給船體造成了巨大破壞,船身出現3處破口,還有火焰燃起。
“停止射擊。”朱文奎下達了命令,火炮頓時熄聲。
他指揮下,船只繼續航行,尋找下一個靶船目標,但這次,用上了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