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槳輪船的原型機制作完成,對外卻處于保密狀態。
所有參與此事的工匠,都已經在錦衣衛情報局登記,每日核查人員情況,并會在以后明城建立后立刻遷往那邊。
但蒸汽輪船的實際運用,還需要一段過程。
主要是船體材質和燃料方面。
蒸汽機需要大量燃煤和精鐵。
輪船作為軍用也需要優質鋼鐵,民用可以采用木料,但為了保證結實,需要橡木那種材質。
這些資源在蘇伊士地峽都沒有,需要通過貿易從外地購得。
為此,工部召開了一場招標會。
因為采購數量大,并且是現金結算,一次一結,對商人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頓時吸引了塞得城,蘇伊士城,以及周邊的商人趕來參加。
............
浩拓元年十月初。
蘇伊士城北工部大院,招標會即將舉行。
十多名工部官員帶著手下書吏、衙役忙碌著。
院門前豎起三丈高的朱漆告示牌,正楷鎏金寫著“工部招標告示”,末尾鈐著拳頭大的工部官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卯時三刻,工部尚書嚴翰身著緋袍,頭戴展翅烏紗帽,在院門迎接。
來的可不是那些商人,那些人還沒有資格讓嚴翰這么做。
他恭迎的是便服出宮來看招標會的皇帝。
一襲月白長衫的朱文奎,身后跟著數名便衣的宮中侍衛,款步而來。
嚴翰疾步上前,“陛下”,正要行禮,卻被朱文奎抬手止住:“嚴卿不必多禮,今日朕只是看看,不要搞的人盡皆知。走吧。”
“是陛下。”嚴翰引領皇帝入內,在招標會場上座坐下,自己也換了便服陪在旁邊。
卯時四刻,銅鑼三響。工部大院的青石廣場上,三十余名容貌服飾各異的商人入場。
嚴翰適時向朱文奎介紹。
“啟稟陛下,前排戴孔雀翎者,是熱那亞共和國的鐵器商卡洛,他代理了波西米亞王國在西里西亞地區的煤鐵礦,并且對外出售各種鐵器,我們之前造船廠采購的船錨就是從他那里購得。”
頭巾鑲金邊的,是開羅的煤商穆罕默德,他剛從奧斯曼境內旁丁山脈的煤波場購來三船煤料。
還有好幾名威尼斯的商人,他們壟斷了薩克森選侯國、勃蘭登堡選侯國、還有波蘭王國的地中海礦產貿易。”
說完煤礦和鐵料的供應商,嚴翰又介紹木料商。
可以造船用的木料,有來自奧斯曼帖木兒汗國所在的小亞細亞地區的橡木,也有阿拉伯海商從東非運來的硬木(紫檀,烏木)。
聽完嚴翰說的,朱文奎并不言語,而是作為旁觀者觀看招標過程。
嚴翰離座,換上官服從后臺出來,用木槌擊案,招標會正式開始。
他高聲道:“今招標橡木200根,硬木100根、精鐵、焦煤不限量!凡中標者,現銀結算,到貨三日之內交割!”
他的話被通譯翻譯給商人們。
阿里搶先起身,用波斯語喊道:“我愿以低于市價兩成的價格,提供大馬士革的橡木!”
卡洛不甘示弱:“熱那亞的精鐵,是最好的。”
兩人帶頭下,其他商人紛紛起身說話,場面亂成一片,宛如市井叫賣。
坐在臺上的嚴翰,用驚堂木拍擊桌案,響聲下,兩旁維持秩序的衙役高聲齊喝:“肅靜。”
商人們體會到東方官場的威儀、爭吵聲立即停止。
嚴翰這才出聲:“橡木,硬木按根競價,精鐵和焦煤按車計價。諸位可看低價,如果愿意,可降價競標。”
這就是競價規矩,官府給了個指導價,大家可以降價,出的低的獲得標的。
但為了保證交易可以履行,商人們需要繳納保證金,交易完成后,才能退還保證金。
因為指導價標的比較高,商人們紛紛踴躍競價,場面一時間很是熱鬧。
朱文奎看著,不由想起了正在海上的船隊,那批明人來了,自己才有更多可用之人,不然的話,大量任用外人,是取死之道。
..............
東南亞海域。
從華夏過來的船隊正在穿過馬六甲海峽。
此時還沒有馬六甲這個稱呼,而是叫做滿剌加,海峽北岸的滿剌加國,還是明的朝貢國,國王隨同鄭和的船隊去了大明,現在還沒回來。
滿剌加國的人看著相似的福船,還以為是鄭和帶回來了他們國王,立即組織了迎接隊伍。
可惜,船隊并沒有停留,直接開了過去。
讓滿剌加國的人驚訝不已。
隨后,船隊駛出海峽,沿著海岸線向北航行。
經過2天時間,船隊抵達了安達曼中轉點,隨即在那里靠岸補給休整。
同時,還要將船上生病和暈船嚴重無法繼續待在船上的人,放在中轉點休養,等病好了再去蘇伊士城。
在修整的時間里,船上的人們紛紛下船上島放松。
但他們各有階層,卻只是類聚在一起,互不相干。
綠林豪強在一起豪言壯語,舒展拳腳,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商賈們則在討論西地有什么營生,以及貨殖貴賤。
世家還有那些希望借助新皇翻身的家族子弟們,則相互聯絡,以期在抵達蘇伊士后,能夠相互幫襯。
還有閩地粵地招募的漁民,那些世代在海邊討生活的漁民,說著不同的話語,完全是按照語言的不同聚集,這一堆那一堆。
因為太祖皇帝的禁海令,這些人日子過得艱難,本就有很多家的成年人坐船到南洋討生活。這次海外新皇招募人手,需要很多水性好的人成為海軍士兵,給了他們家人每戶一筆錢,就有一大批人踴躍加入。
而數量最多的卻是匠戶,他們卻最不受其他人待見。
匠戶們背負工具,攜家帶口,前往西地,為的就是新皇給他們的承諾,只要能夠改變匠籍,讓子孫后代有個好出路,再苦再累他們都愿意。
而匠戶的那些孩子們,卻是最沒有煩惱的,天真爛漫的他們,在島上奔跑嬉戲,好不開心。
這批人,共計2000人,用上了建文帝逃往南洋時帶去的所有戰船。
他們只是第一批移民者,以后,還會有更多人陸陸續續過去。
而此時,鄭和的艦隊,也已經出發了。
(移民船隊停靠安達曼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