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李秉現:做大明的狗好像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 華娛:大叔的演藝圈指南
- 穿紅袍的是曹賊
- 2105字
- 2025-03-25 23:22:24
孟星云和李秉現聊了一下午,還算比較愉快。
只能說孟星云還是喜歡跟生意人,跟那幫導演聊天就只能聽他們輸出觀點了。
但李秉現不一樣,李秉現那是專挑孟星云愿意聽的聽。
伸手不打笑臉人,孟星云自然也不會對李秉現有什么失禮。
不過合作的時期,他還是打算讓景寧拿主意。
人家江湖,孟星云是很謹慎的。
這種長期的,兩個公司之間的商業合作,孟星云幾乎不會當場作出什么承諾。
李秉現能夠幫助孟星云的是,讓漢唐文化的電影,在南韓毫無阻礙的上映。
而孟星云要做的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將BH娛樂的藝人引入內地市場。
這看似是雙贏的局面,但孟星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
既要讓李秉現嘗到甜頭,又不能在內地有太大的韓流影響。
要把內地娛樂圈和外人的合作,回歸到一個合理的結構上。
何謂合理的結構?
那就是以內地人為主,無論是主演、還是幕后的核心人員還是制作團隊,都是以內地為主,
其次,則是港臺從團隊。
再然后,才是南韓這邊建立合作的企業。
這不是排外,實際上所有國家的文娛產業,都是如此。
正統之爭,向來如此。
只有內地,多年以來被一幫臭魚爛蝦忽悠著,優先用國外的團隊。
10年以前,別說什么愛國、什么情懷。
你拍一部電影用純國產班底,都得被冷嘲熱諷一番。
這也就是孟星云拍《集結號》的時候,用的是原八一制片廠的班子,然后集結號的成績好起來了。
才讓國內的輿論好了不少,但凡集結號的票房撲了,或者像原時空的集結號一樣,用南韓的團隊。
現在國內,恐怕依舊有這種偏見。
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在文娛產業方面,都是優先用自己本國的團隊。
在這種有意識的扶持下,本國的行業才能得到發展。
偏偏東大這么做的時候,就會被冷嘲熱諷,動不動就要被人按著頭喊睜眼看世界。
他們不是誰的狗,而是只要是國內的都要反。
但孟星云從來不會在意這些輿論,在他這兒,連港臺都只能放在第二梯隊,像日韓這種純外人就只能繼續往后排了。
而這些李秉現是不知道的,當然知道也不會在意。
他又不是要加入內地影視的制作,他只是想和漢唐文化進行市場上的交換。
內地市場是很大的,能賺不少錢。
但南韓的市場雖然小,卻不代表賺錢少。
還是那句話,市場雖然小了點,人數不是你東大。
但是,我可以深層次挖掘用戶,甚至敲骨吸髓。
照樣能夠詐出,不低于你東大市場的利潤。
這也是孟星云這么重視日韓市場的根本原因,相對而言,歐洲市場就沒有那么大的潛力。
其實孟星云最看重的海外市場是北美,不僅市場巨大,資本家們還很樂意敲骨吸髓。
但是無奈,老白男實在是太排外了。
合伙人在北美的票房,還不如在南韓這個彈丸之地的高。
這也正應了孟星云之前說的,米國人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了,不肯睜眼看世界,不愿意接受新的價值觀進入社會。
他們寧肯讓那些逆天的價值觀在整個北美大地上大亂斗養蠱,也不愿意注入一些優秀的、文明的價值觀。
只能說,阿美莉卡對于擁抱文明是很排斥的。
相對而言,日韓反而要開明很多。
當然,根本原因也是離阿美莉卡太遠,離東大很近。
日韓不管現在立場上站誰,但終究是受到東大的影響多一點。
在文化上,還是東大的文化和他們的社會更兼容,也更利于孟星云的文化輸出。
不管他們承認不承認,東大始終是他們兩三千年以來的義父,和阿美這個野爹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更何況,韓流從技術上來說,也不是那么值得抵制的東西,
原時空之所以韓流在內娛搞得烏煙瘴氣,本質上還是內娛的藝術工作者拉了。
南韓的所謂文化,終究脫離不了華夏文明的烙印,其本質就是華夏文明的次生文明。
任何文化的好處,都會反哺其主體文明。
就像歐洲的許多好事,如果不特意說明,只以“西方”為主語。
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是米國的事情。
在東亞這一畝三分地也是一樣的,如果不加主語,歐美那邊的人也會下意識的覺得這是華夏的。
這點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孟星云都深有感觸。
前世孟星云的學校有一個克羅地亞的妹子,一直覺得南韓是東大的殖民地,還在推特發文支持過南韓獨立。
直到來東大留學,在孟星云的細心解釋下,才終于理清楚華夏和日韓的關系。
而事實上,日韓電視劇中那些美好的男性形象。
比如韓劇中的情緒穩定、溫柔體貼、經濟能力不錯。
日劇中的沉穩內斂,又充滿少年氣。
這些,恰恰是華夏的男性最符合的。
也就是說,南韓和島國無論多么想和華夏的烙印進行切割,他們創作出的作品,都會告訴他們,身上到底打上了誰的烙印。
中日韓三國的人站在一起,你就看著誰的臉像是沒受到過欺負的,七八成就是華夏人無疑。
因此,孟星云其實一直都不排斥和日韓的文娛資本合作。
他排斥的是日韓文化對內地的反向輸出,這種現象說明了,內地的文藝工作者水平的下滑。
但實際上,內地的文藝工作者真的是水平不行嗎?
明顯是意識有問題,缺乏行業責任感。
不過好在,現在孟星云在內地娛樂圈的話語權還是不小的。
不僅僅是內地,港臺自己也能說得上話。
在這種情況下,有限度的引進韓流進入內地,應該不至于像原時空那樣搞得一地雞毛,等好幾年后內娛才反應過來不能這么搞,
再加上某大事件的發生,才讓國人回過味來。
反正孟星云在和李秉現聊的時候,就一直在扯文化方面的事情。
左手抓著情懷、文化,右手抓著市場、利益、
最后,再來一句,我和富貞如同一家。
這突然讓李秉現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做大明的狗,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嘛。
什么?大明亡了?大清都亡了?
沒關系,都一脈相承。
蔥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