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孟導(dǎo)還是拍得太保守了
- 華娛:大叔的演藝圈指南
- 穿紅袍的是曹賊
- 2062字
- 2025-02-16 17:00:00
至于和華宜合作,孟星云其實挺不看不上華宜那倆兄弟的。
說起來,就不是體面人。
自詡大院子弟,但也全是精英那套臭講究。
雖然自己當(dāng)初也入了華宜的股,在華宜上市之后狠狠賺了四個億,但不妨礙孟星云看不上他們。
想要孟星云和二王合作,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除非加錢。
當(dāng)然想要進(jìn)入京圈,也不是非要和二王合作不可。
京圈的人雖然是一個圈,但這個圈子里也是有不同派系的。
因為蛋糕足夠大,能夠養(yǎng)活的人多。
這人一多了,自然就形成不同的小團(tuán)體。
所以同為京圈,卻老死不相往來的這種事情,也并不罕見。
京圈總的來說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是老錢派,一個是新錢派。
當(dāng)然了,這是孟星云給他們的劃分。
以田狀狀、陳凱戈等人為代表的是新錢派,是背靠北電和以前的北影廠的那一批人,也可以被稱為學(xué)院派。
而王家兄弟則是老錢派,和王碩、葉晶等大院子弟混在一起,外加馮曉剛這個胡同串子,可以被叫做大院派。
有很多演員都是大院出身的,自然也更加靠向華宜,
比如某平行時空里,同樣姓孟的那個小伙。
其實還有一派是人藝那一派,不過人藝的業(yè)務(wù)和其他兩派不相交,所以存在感沒那么強(qiáng)。
這么一看,滬上圈雖然沒多大的蛋糕,但也避免了派系爭奪。
說白了,想出頭去京圈,蛋糕夠大,資源夠多,相對的競爭也更激烈。
想混日子的可以來滬上,當(dāng)然想混日子去人藝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人藝不是什么人都看得上的,能進(jìn)人藝的可能混,但不會菜。
在這些各種派系之下,還有一個群體容易被人忽略。
那就是被學(xué)院派和大院派的聲浪覆蓋的,占據(jù)了不少人數(shù)的跑單幫的演員。
論派系并不是看出身于哪里,而是看利益在何處。
想到這里,孟星云再次拿起電話,撥了過去。
“喂東哥,我孟星云?!?
“哎喲,我的孟少爺,可算是給我打電話了。”電話那頭響起極其熱情,甚至有些諂媚的聲音。
“什么孟少爺,你這稱呼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封建地主呢?!泵闲窃菩Φ馈?
“嗨呀,是我的不是了。你是不知道啊,燕京這邊知道你回國都炸開鍋了,就我一點不慌。因為我心里清楚,咱們孟總是絕對不會忘了你東哥是自己人的?!睎|哥信誓旦旦地說道。
“自己人,這是打哪兒論的???”
“我不是在咱們周阿姨手底下做過事嘛!說不客氣一點,整個博吶都算得上周阿姨的老下屬了。”東哥說道。
“誒誒誒,我先告訴你別說這些讓人誤會的話,首先你們博吶和我媽的單位不是一回事,你倆不在一個系統(tǒng),其次,我媽都退休多少年了,你那會兒還不是博吶董事長呢,別瞎攀附?!泵闲窃屏⒖谭瘩g道。
“好好好,我說錯話了,我說錯話了?!庇跂|連忙說道。
孟星云語氣放緩:“說真的,有個劇本,要不要一起搞?”
于東沉吟了一會兒:“你打算投多少?”
孟星云說道:“初步預(yù)計四千萬左右吧,漢唐這邊出一千五百萬?!?
“行,沒問題,那我跟一千五?!庇跂|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原時空的《中國合伙人》投資了七千萬,但是想到陳可欣一貫的手腳不干凈,所以孟星云對這部電影的預(yù)算初步定在了四千萬左右。
到時候如果預(yù)算不夠,還可以追加投資。
對于拍電影,孟星云也是有一些經(jīng)驗的。
劇組有個很好玩的特點,那就是如果一部電影的預(yù)算下限是一千萬,那么無論你是投一千萬、兩千萬還是三千萬,在有些導(dǎo)演的手里,都是剛剛夠。
而這樣的現(xiàn)象,在以前煤老板投資的時代,非常泛濫。
至于原因嘛,我只能說懂的都懂。
見于東這么干脆,孟星云也笑了起來:“這么爽快?就不怕虧了?”
于東說道:“左右不過一千多萬,我相信老弟你不會坑哥哥我的。約個時間,我到滬上找你?!?
“不用了,十五之后我就要去燕京,到時候再談?!泵闲窃普f道。
現(xiàn)在的于東到底還是一方資本大佬了,孟星云還是要給一些面子的,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呼來喝去的。
表面上可能礙于老領(lǐng)導(dǎo)的面子不敢說什么,但心里總會積攢怨氣。
這不符合做生意的行事作風(fēng),孟星云是要做生意搞事業(yè),順便玩女明星的,不是去樹敵的。
掛掉于東的電話,孟星云又打了張鈞寧的電話,讓她訂正月十五的機(jī)票。
然后打開郵箱,把編劇部發(fā)給自己的中國合伙人的成品劇本打印了出來。
雖然是成品,但孟星云最后還是需要潤色一下的。
編劇團(tuán)隊寫得還是保守了一些,不過也可以理解,這年頭米國在國內(nèi)輿論中還是燈塔。
所以哪怕孟星云特意囑咐了要寫得直白一點,不要那么客氣,但編劇們寫的還是過于保守了。
寫出來的,仍然是在國內(nèi)環(huán)境里,能夠想象出的社會問題。
這些問題固然符合國人的邏輯,但并不符合現(xiàn)實。
實際上孟星云自己都不敢把自己在米國的所見所聞?wù)娴娜颗某呻娪?,因為那樣在國?nèi)觀眾看來就太假了。
別說自己的所見所聞了,就算是后世的賽博對賬,他都不能全拍出來。
只能截取一些出乎意料,但是不至于感到失真的因素拍。
沒辦法,他雖然可以引導(dǎo)輿論,但沒有能力扭轉(zhuǎn)輿論。
有些刻板印象的轉(zhuǎn)變,不是一朝一夕的。
但即使是把冰山一角拿出來,也足夠引起巨大的爭議了。
而爭議,恰恰是孟星宇需要的。
爭議往往伴隨著辯論,也伴隨著正反雙方的親歷者出來現(xiàn)身說法。
自己再稍微引導(dǎo)一下,主要是不讓幕后勢力干擾這些辯論,真理會越辯越明。
可如果爭議變成了一邊倒的討伐,那就不是孟星云想要達(dá)到的效果了。
他希望十五年后得到的評價是“孟導(dǎo)當(dāng)年拍得還是保守了。”
而不是“對不起孟導(dǎo),咱們錯怪你了,欠你一張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