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公子又要坑人了
-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 邩鳥無敵
- 2055字
- 2025-02-26 08:01:24
“是啊!臣下也沒想到,這礦鹽能做得這么精細!”
蕭何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鹽收好。
這可是寶貝啊。
專供皇家的海青鹽他見過。
要是這白昆礦鹽流入民間,價格恐怕和黃金差不多!
可想而知,這質(zhì)量更好的礦鹽一旦上市,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張耳那邊正忙著趕制礦鹽,很快就能送來更多成品,咱們得趕緊想想怎么把這些鹽巴賣出去。”
“確實是個問題。”
贏子季摸了摸光滑的下巴,“叫張良也過來吧,咱們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這些鹽賣出去。”
兩人正說著。
門口突然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聲。
“子季,快來看看這是什么!”
王宛牽著小馬駒走了進來。
公輸幽蘭跟在她身后,臉上掛著甜甜的笑容。
因為常來府上,侍衛(wèi)們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所以沒人通報。
“哇,這是王老將軍送我的嗎?”
贏子季眼睛一亮。
“哼,你也不謝謝我,為了這匹馬,我們還被公輸世叔訓(xùn)了一頓呢。”
王宛撅起嘴,假裝生氣。
“宛兒你就別難為子季了,本來就是王翦爺爺送的嘛。”
公輸幽蘭捂嘴輕笑,從懷里掏出那塊彩貝。
上面已經(jīng)被她鉆了個小孔,用金絲線串了起來。
亮晶晶的,在秋日的陽光下閃爍著斑斕的光芒。
“今天公輸府上來了爹爹的朋友,好像是個商人。這塊貝殼就是那位世叔送的……”
“最近府上可能會很忙,爹爹好像在煉制什么。丹爐?”
贏子季還沒來得及細想。
聽到“丹爐”兩個字,小眉頭就皺了起來。
煉制丹爐這種事,到底有啥用?
再說,能指使公輸家的人可不多,還偏偏是煉丹爐這種玩意兒……
等等……政哥出海沒找著不死藥,難道是想讓徐福幫他煉丹?
“唉,父皇真是的,又愛面子又好哄。”
“傻小子,別這么說話,小心被人聽見,傳到陛下耳朵里,到時候看不打腫你的屁股。”
“好啦,我不說就是了。”
幾個人正聊著。
沒過多久,張良也來了,意外的是,項羽和韓信也跟著一起來了。
“張良見過小公子。”
看到公輸幽蘭和王宛也在,他沒直接開口,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印刷《四書五經(jīng)》的事進展如何?”
贏子季也沒藏著掖著。
于是,張良開始匯報。
活字印刷術(shù)的模板都做好了。
初步計劃先印《四書五經(jīng)》,只要找好地方,就能馬上開工。
“小公子,現(xiàn)在翰林院還沒建好,印刷的事可以先放放,咱們眼下最要緊的是籌措銀錢。”
“嗯,我也是為這事兒叫你來的。”
“蕭先生,把剛產(chǎn)的鹽拿過來。”
贏子季話音剛落,蕭何便遞上一個布包。
“這就是新產(chǎn)的鹽巴。”
“現(xiàn)在咱們得琢磨琢磨,怎么把它換成現(xiàn)錢。”
“這鹽真是極品中的極品,純凈得不得了,一點雜質(zhì)都沒有。”
張良捧著布包,眼睛閃閃發(fā)光。
他之前對礦鹽提純多少有點懷疑。
現(xiàn)在一嘗,簡直比他在舊韓時吃過的貢鹽還要好!
頓時,他對贏子季的看法又高了幾分。
他自認(rèn)為才智不輸別人。
但每次和這位年輕的小公子在一起,總覺得自己思路大開。
這么好的白昆礦鹽,只要時間夠,他有的是辦法讓它大賣。
“陛下還在博浪沙辦慶典,沒多久就要回來了,要是知道小公子想靠販鹽賺錢,說不定會阻止。”
蕭何對始皇的脾氣還算了解。
“咱們得趕在陛下回來前,讓白昆礦鹽在城里鋪開。”
張良現(xiàn)在完全站在贏子季的立場思考了。
很快,他就想出了維持販鹽生意的辦法。
只要能持續(xù)生產(chǎn)這種高品質(zhì)的礦鹽,供應(yīng)沒問題。
老百姓嘗過白昆礦鹽后,肯定不會再想吃鹽商的劣質(zhì)鹽。
到時候民心所向,始皇也只能認(rèn)了。
“張先生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贏子季點頭贊同。
作為謀圣,能想到這一層很正常。
正當(dāng)他們討論怎么把鹽賣出去時,
王宛和公輸幽蘭卻好奇地盯著桌上的那小袋鹽。
“子季,這些鹽是特供的嗎?”
公輸幽蘭眼睛一亮,覺得頗為新奇。
她捏起一小撮鹽,竟然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這么優(yōu)質(zhì)的鹽,真的要賣給普通百姓?我是說,百姓們負(fù)擔(dān)得起嗎?”
王宛疑惑地問道。
這鹽比她見過的任何鹽都要純凈,價格肯定不菲吧?
兩個姑娘在那兒議論。
張良和蕭何則默不作聲,各自在心中盤算著。
這兩個大小姐沒經(jīng)歷過什么大事,指望她們出主意是不現(xiàn)實的。
“宛兒姐,你誤會了,這鹽的產(chǎn)量其實很高。”
贏子季笑著解釋道:“不僅王公貴族能用,普通百姓也完全買得起,我打算把鹽價定在粗鹽的兩成。”
兩成?
張良眉頭一挑。
不是貴,而是太便宜了,便宜得超乎想象。
雖然小公子說過會便宜,但沒想到會低到這種程度。
“越是關(guān)系到民生的事物,價格當(dāng)然越低越好,否則百姓連基本生活都困難,又怎么會滿意大秦的統(tǒng)治呢?”
贏子季見張良愣住,便笑著補充道。
“小公子的決策很明智。”
蕭何點頭稱贊道。
雖然利潤會少很多,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考慮是非常英明的。
“賺錢固然重要,但治國才是根本,控制鹽鐵的意義就在于此。”
“哇,這價格真劃算!”
王宛輕輕托著下巴,嘴角微微上揚,“等子季的鹽一上市,我得多買點,支持下他的生意。”
“沒錯,多買些囤著,萬一以后買不到了呢?”
公輸幽蘭笑起來時,眼睛彎成了一對亮晶晶的月牙。
盡管子季總說產(chǎn)量沒問題。
但府里日常也得用鹽,只要防潮,鹽巴又不會壞,權(quán)當(dāng)幫子季一把。
再說,最近修書院,到處都缺銀子。
聽到這些話。
原本低頭沉思的子季,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
這看似不經(jīng)意的話,似乎給了他一些啟示。
“如果這批鹽上市,最先搶購的會是誰?難道是普通百姓?畢竟,除了我們,沒人清楚這批白昆礦鹽的產(chǎn)量。”
這話讓蕭何和張良也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