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伏
-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 邩鳥無敵
- 2037字
- 2025-02-21 17:22:34
“不只是韓信,包括蕭先生在內的各位,你們的能力和人品,我都是絕對信任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們跟著我,盡管施展你們的才華便是。”
盡管這話是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口中說出,
但語氣堅定,毫無猶豫。
“我以赤誠之心待各位,也希望各位先生,不要因為我年幼而有所輕視。”
如果說之前歸附嬴子季,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那么這番話,卻讓眾人開始認真看待這位小主公。
這番話也明確告訴他們,來咸陽,不是來哄孩子的,而是要真心實意地把嬴子季當作主公來輔佐。
“草民韓信,愿為公子效勞。”
韓信終于恭恭敬敬地半跪在地。
他不知道,年幼的嬴子季對自己這份信任,究竟源自何處。
嬴子季心中一暖,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信任。
在落魄之際,這份雪中送炭的重視,顯得格外珍貴。
“下官張耳,犬子張敖,愿為公子效力!”張耳父子齊聲說道。
連他們都為這份真誠所打動。
初時的誠惶誠恐,如今已化作滿臉的肅穆。
嬴子季沒有謙讓,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
幾人紛紛莊重地向他行禮。
這次的行禮,意義已截然不同。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尋,盡管小公子年僅八歲,卻無疑是他們的伯樂,未來的明主。
這表明,他們愿意為嬴子季效忠。
此時,系統的提示音接連響起。
周圍人尚在疑惑,嬴子季卻已心花怒放。
這次的國運獎勵,定是異常豐厚。
不過,嬴子季并未急于查看獎勵,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不遠處。
其他人皆已歸附,唯獨剩下兩個青年。
正是項羽和項莊。
他們自始至終都在冷眼旁觀。
既不急于展示才華,也不流露出一絲恭敬或緊張。
那鶴立雞群的姿態,顯得格外孤傲。
“這少年是項氏一族的少主?果真人中龍鳳。”
王翦久經沙場,一眼便看出,項羽定是勇武非凡。
不得不承認,在受邀至咸陽的眾人中,項羽的氣度最為不凡。
項羽,天生雙瞳,身姿魁梧挺拔,氣勢逼人。
即便混雜在人群中,也如同夜空中的明星般奪目。
若要論及在場誰最具名臣良將的風范,眾人無疑會指向他。
這項羽,小公子倒是沒看走眼,至少也是一位猛將。
只可惜,他的身份卻成了隱憂。
“你就是項羽?”
“正是在下。”
項羽目光堅定,身姿挺拔。
面對始皇,他尚能直言“彼可取而代之”,何況是面對八歲的嬴子季。
與此同時,項羽也在暗中觀察這位大秦的小監國。
對張敖父子,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對韓信,則是許以千金,甚至封侯拜將的機遇。
那對他項羽呢?
論家世、論能力、論勇武,他都比韓信強出許多,嬴子季又會如何對待他?
“項羽啊,嗯,你也跟著吧。”
出乎意料的是,剛才還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嬴子季。
此刻卻顯得極為隨意。
那態度,仿佛叫項羽過來只是充個數。
頓時,項羽高傲的臉上閃過一絲錯愕。
旁邊的項莊卻忍不住怒了。
明明書信中言辭懇切,雨化田來邀請時禮數周全。
沒想到到了咸陽,嬴子季重用了其他人,卻把自家少主晾在一邊。
項莊頓時忍不住為項羽鳴不平道:“小公子,你在信里把咱們少主捧上了天,說他勇武無雙,怎么這會兒又變卦了?”
“要是真看不上咱們少主,又何必大老遠地把我們叫到咸陽來?”
嬴子季輕輕搖了搖頭。
臉上,竟露出一絲失望。
“我原以為項羽是當世英雄,今日一見,不過是匹夫之勇,還自視甚高,目中無人。”
“論打仗,你未必比得過韓信,論力氣,說不定還沒我大呢。”
那搖頭嘆氣的小模樣。
讓人看了直咬牙。
匹夫之勇?
力氣還不如嬴子季大?
王翦嘴角微微一抽。
小公子,這又是心鬧得哪出啊。
對落魄的韓信,芝麻小官的蕭何求賢若渴。
卻反給人中龍鳳的項羽出言挖苦,這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么?
比起韓信,項羽的打仗能力先不說,但觀其面向,起碼是一位猛將沒跑的。
但張良和蕭何對視一眼。
兩人居然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默契的認同。
小公子,是故意的。
并非是不看重項羽,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無比的重視才會如此。
“小公子這是……激將法?”
兩人都看出來,這項羽乃是心高氣傲之輩。
此人勇武不假,但相對應的,桀驁不馴也是蕭何生平僅見。
不僅桀驁,而且還剛愎自用。
項羽身著華服,金銀財寶堆積如山,權勢滔天,這些他應有盡有。
可要讓這桀驁不馴的霸王歸順,簡直是難如登天。
小公子嬴子季卻偏要走險棋,反其道而行之。
“我打仗還不如韓信?”
項羽的臉色瞬間陰沉如水。
嬴子季這小不點,如果說他自己力氣大過自己,他還能當笑話聽聽。
但被說成不如那個落魄的韓信,這讓項羽感到莫大的侮辱。
“小公子年幼無知,項少主若覺得不公,日后自有機會證明自己。”
蕭何適時地出來打圓場。
順便還順水推舟,勸項羽留下。
‘蕭何果然厲害,這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圖。’
嬴子季心里暗自點頭。
他剛才那些話雖有些夸張,卻也并非全無道理。
項羽固然神勇無敵,但脾氣暴躁,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缺乏容人之量,這些也是他的致命弱點。
嬴子季要的是能橫掃千軍的西楚霸王,而不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
“你說我不如韓信,有什么憑據?”
“很簡單,只要你們兩人來一場論戰,便見分曉。若項少主贏了,我立馬賠禮道歉,收回剛才的冒犯之詞;若你輸了,就得向韓信道歉,并且留在咸陽,如何?”
所謂的論戰,就是在沙盤上推演戰局。
類似于棋盤上的對弈,但更像是戰場上的較量,這種論戰極為考驗將領的兵法造詣,許多兵家子弟常以此互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