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冒險王:昆侖山歷險記
- 彭緒洛
- 2919字
- 2025-02-17 17:20:35
01 我相信你
九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涼爽的秋意,而長江上游的明珠、繁華的大都會江城卻依然停留在火辣辣的夏季。
周末,外面驕陽似火,聰明吳、小機靈、香蕉熊、水桶妹四個少年沒有外出。星期六的下午總顯得那么慵懶而漫長,香蕉熊和水桶妹兩兄妹歪在沙發上呼呼大睡,小機靈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本漫畫,而聰明吳則拿起手機,將上次探險時拍攝的照片傳到他們四人的微博賬號上。
“叮咚——”收到一封新郵件的提示音響起。聰明吳順手點開郵箱,瀏覽了起來。
是一個昵稱叫“追魂人”的陌生人發來的郵件,內容不長,只有寥寥幾十字:
親愛的聰明吳、小機靈、香蕉熊、水桶妹,我是一名探險愛好者,十年前,我曾去昆侖山死亡谷探險,今年十月份,我計劃再去那里探險。我誠摯地邀請你們跟我一同前往。期待你們的回復——你們的朋友,追魂人。
昆侖山死亡谷?聰明吳有些驚訝,在探險界,這可是一個禁區。它陡峭險峻如喜馬拉雅山、危機四伏如羅布泊、驚險萬分如可可西里……即便是有著幾十年探險經驗的探險家也不敢貿然前往。那是一個神秘的危險之地,傳說山谷中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地底旋渦,任何生命一旦靠近,就會被這旋渦吸入地下。這些年來,去那個地方的人寥寥無幾,而能活著走出來的更是鳳毛麟角。也正是這個原因,網絡上可供查證的死亡谷探險攻略幾乎為零。沒有前人的探險攻略,后人也不敢貿然進入谷中涉險。而像羅布泊、可可西里這些地方,去的人相對更多,后人也能很好地學習借鑒前輩們的探險經驗。
“哥哥,你在看什么?”小機靈湊過來問道,“怎么眉頭都擰在一塊兒了?”
小機靈快速看完了那封郵件。果不其然,小機靈張大嘴,發出一聲驚叫:“昆侖山死亡谷?不可能吧,這個什么‘追魂人’名不見經傳的,該不會是什么騙子吧?”
是啊,探險界這個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托現代網絡的福,聰明吳他們四個也算熟悉這個圈子里一些有名的探險家了,可是,誰都沒聽說過這個“追魂人”。要知道,如果他真的去過死亡谷探險,并全身而退,那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就憑這一點,他就能在探險界聲名鵲起,何至于到現在還默默無聞呢?
“咱們也不能太過武斷,就這么認定別人是騙子。”聰明吳說,“大隱隱于市,有的探險愛好者不愛名利,就算是完成了什么探險壯舉,也不會公之于眾。只是,雖然我們四個小有名氣,但死亡谷這個地方實在太過隱秘,網上也幾乎查找不到前人的攻略,這個‘追魂人’怎么會邀請我們四人跟他同行呢?探險界的名家很多,他何不邀請他們呢?”
很快,聰明吳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一個圈內好友,聰明吳的忘年交,通過社交軟件給他發了一條消息:“聰明吳,今天我收到了一封郵件,一個叫‘追魂人’的家伙邀請我跟他一起去昆侖山探險,他還說自己曾去過。我跟他交談了幾句,他自稱今年三十一歲,曾在二十歲出頭時去過那里。一個毛頭小子,竟然敢去死亡谷,還活著出來了,這不是開玩笑嗎?我問過好多圈內的朋友,他們也收到了類似的邀請。這人可真是廣撒英雄帖啊!你們收到沒?以我的經驗看,這家伙八成是個騙子,你們可別上當了。”
哦,原來他給很多人都發送了邀請信啊!聰明吳恍然大悟,看來,這個“追魂人”也知道,幾乎所有人都不敢去那里探險,所以,他才廣撒網,希望能遇到膽子大、敢跟他一起去的勇士。

只是,他自稱二十歲出頭時曾經去過昆侖山死亡谷,這也太荒謬了吧?怪不得大家都不信他呢 。
聰明吳笑了笑,回復了一條消息:“周叔叔,您放心好了,我們不會被騙的。去昆侖山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很快,聰明吳就把這事拋在了腦后。只是他沒想到,轉眼間這個“追魂人”便在探險界出名了。
第二天晚上,圈子里許多人都在網上發布了帖子,大部分人都懷疑“追魂人”是個騙子,警告其他人不要上當;還有小部分保持著觀望態度。
聰明吳一打開微博,便看到了數條類似的帖子。這個“追魂人”居然就這樣火了。
到了晚上十點,“追魂人”竟然發布了一條澄清的微博。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敢對天發誓,我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十年前,我的確去過死亡谷探險,當然,我不是只身前往的,當時身邊還有其他的探險伙伴。那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有生之年,我還想再去一次。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發送了一些邀請信,沒想到卻被大家當成騙子,我也很無奈。幸好,我已經找到了一個有膽識的朋友,十月份我們倆將一起去那里探險。最后,附上一張十年前我在死亡谷拍攝的照片,以證清白。”
微博的最下方是一張不是特別清晰的照片,照片中是一片豐茂的水草,水草下有一具巨大的野牛骸骨。
“昆侖山死亡谷。”聰明吳喃喃道,“郁郁蔥蔥下,卻埋著無數的尸骨。”
“哥哥,這張照片是真的嗎?”小機靈問。
“不知道,也許是電腦合成的,也許是真的。”聰明吳說,“這條微博還算是誠懇,我都忍不住想相信他了。”
“是嗎?”小機靈咂巴了一下小嘴,“花言巧語的,哼!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霉蛋被他騙了。”
很快,這個“倒霉蛋”的真實身份浮出了水面,竟然是這幾年聲名鵲起的一位年輕探險家,一位被大家稱為“小貝”的男子。
這個小貝是大探險家貝爾的狂熱粉絲,跟偶像一樣,這個小貝也常常在野外吃一些常人難以下咽的活物。有人說,他就是靠著模仿貝爾才出名的;有人說,他有兩把刷子。聰明吳曾經也看過他生吞蟑螂的照片,只能說,這人的勇氣讓人佩服。
現在,這家伙成了“追魂人”的伙伴,還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畢竟,在聰明吳看來,只有勇氣滿滿的人,才敢進入昆侖山探險。
那么這個“追魂人”,他所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呢?鬼使神差的,聰明吳聯系了這個“追魂人”。
十幾分鐘后,對方用社交軟件發送了一條消息過來:
你是聰明吳?你想說什么?如果想咒罵我是騙子,那你可以省省了。這兩天,我聽到太多這樣的話了。我跟小貝的確會在十月份去死亡谷,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聰明吳苦笑了一下,回復了這樣一條消息:
追魂人叔叔,我雖然年紀小,但也不會在不清楚是非黑白的情況下胡亂指責人。我看過您那篇澄清微博了,事實上,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對你們這一次的昆侖之行非常感興趣。只是,我尚不能確認您的話到底是真是假,您能不能提供更多的證據呢?
整整十分鐘的時間,對方都沒有回復。就在聰明吳失落之際,“追魂人”忽然發送了幾張照片過來——都是老照片。第一張照片中,一個背負著重物的年輕人站在峽谷的入口,對著鏡頭笑。這是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五官英俊,穿著沖鋒衣,他的負重起碼有幾十斤重;第二張照片中,一條蜿蜒流淌的河在陽光下閃著銀光;第三張照片中,暗黑的天空被無數的閃電劈裂開,仿佛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一般。
“就這些了。”“追魂人”在社交軟件中說,“當年留下的照片只有這么多了,我們帶進去的三臺相機,一臺丟失了,一臺掉進地下暗河,唯一一臺被我帶出來的相機里只有這幾張照片。”
聰明吳直勾勾地看著那幾張照片,這些照片中的景物實在讓人震撼,特別是那張閃電的照片。
“那照片里的人是你嗎?”聰明吳問。
“是的。”
看著這幾張照片,聰明吳忽然笑了,這個瞬間,他竟然完全相信了“追魂人”的說辭。真是不可思議。
“叔叔,我相信你!我也想加入你的隊伍,這樣吧,我先跟其他三個小伙伴商量一下,明天給您回復。”聰明吳鍵入了這樣一行消息。
很快,“追魂人”的回復傳來:“謝謝你的信任,聰明吳,這對我很重要,哪怕你們最后不跟我和小貝同行,我也萬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