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王閑。
無人知曉丁海鋒是98版《水滸傳》的武松扮演者。
因此,當兩人化了同樣的妝,穿上一樣的戲服,《水滸》劇組試鏡導演、總導演、制片人無不認為,王閑身上流露出來的氣質活脫脫施耐庵筆下的武松。
缺點就是太黑了些。
“我記得你沒這么黑啊。”
央視制作中心主任,總制片人任大惠老先生皺眉回憶完王閑的面容,出聲問道。
張少林哈哈一笑:“他在敦煌沙漠里拍戲剛回京。”
“原來如此,這小伙子氣勢確實不同凡響,給我一種扮誰像誰的感覺。”
王閑咧了咧嘴。
心想:“那可不,我都開啟易容技能了,小小氣質還不拿捏的死死的?”
“姓丁的小伙子也別急,今天只是初試,誰上誰不上三個月集訓后再見真章。”
王閑不以為然的點點頭。
集訓就是吃苦唄,他有過太多經歷,從沒怕過,慫過。
三個月后必然讓丁海鋒輸的心服口服。
丁海鋒腦袋點的幅度更大,打了雞血般立正道:“丁海鋒一定不折不扣的完成劇組交待的訓練任務,王閑,我們三個月后再較量。”
王閑沒應聲,這特么的好中二啊。
試鏡結束。
王閑帶許敬義回出租屋。
許敬義在京城無親無故,不是認識王閑,三個月集訓下來,單租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路上,兩人談起了《大話西游》。
對這部戲,許敬義嗤之以鼻。
《大話西游》沒劇本,劉振偉、周星池想到哪拍到哪。
以至于鏡頭越拍越多,故事線越拉越長,到劇組正式殺青,足可剪出兩部電影,西影廠覺得特別離譜。
鄧廠長看完全部鏡頭,氣的七竅生煙,直言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廠的藝術追求。
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
“評價這么低?”
“那可不,簡直失望之極,估摸西影廠再也不會和周星池公司合作了。”
“隨它去吧,走,我們去吃飯。”
吃完飯,買了涼席,被子,許敬義將臨時家安在了出租屋的地上。
接下來的日子,兩人白天去《水滸》劇組指定的地點集訓鍛煉。
晚上就守著電視機看一集《三國演義》。
《三國》在央視正式開播了,每天黃金檔放一集,84集要放近三個月,看的人心焦。
但從10月23號開播以來,劇集在全國各地刮起了一陣颶風。
部分北方省份,因為受評書文化和歷史題材偏好影響,《三國演義》在天津、河北等地的收視率一度達到90%以上。
超高的收視表現,超越了同期所有省級衛視的電視劇節目。
最終導致多家地方臺,臨時調整播出計劃以避免收視競爭。
《人民日報》在文化版刊發專題報道,稱《三國》是史詩熒屏化的成功實踐。
率先從文化建構角度肯定《三國》的歷史價值。
《光明日報》不甘人后。
另辟蹊徑開辟了“三國劇評”專欄,轉載一經上線,便連載15期,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參評。
評論者中不乏紅學家馮其庸等知名人士。
他撰文指出“關羽丹鳳眼的藝術處理,完美再現了傳統文化符號“。
1994年,互聯網尚在萌芽中。
但官媒、紙媒,大范圍的報道起到了一定宣傳作用,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央視播出平臺,致使《三國》的收視率節節攀高。
到《官渡之戰》,單集最高收視率赫然達到了66%。
這意味著全國有幾億人看過此集。
不過此時,劇集口碑出現了一些分歧。
《華夏電視》雜志發布的收視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三國》在35歲以上觀眾群中滿意度達到了超高的92%。
但在16-25歲群體中僅獲67%認可,反映出審美差異。
《大眾電視》雜志組織的觀眾問卷調查則顯示。
81%受訪者認為鮑國安塑造的曹操“超越了預期“,這一數據成為表演藝術研究的經典案例。
為此,《三國演義》里劉備、曹操誰是主角,成了街頭巷尾的爭論話題。
而校園里大學生過分追捧曹操“寧可吾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吾”的觀點,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一種‘獨善其身,以自我為主’的思想浪潮翩然走進了這個時代。
王閑看完新聞報道都愣了。
以為自己又穿越回去了,94年的大學生怎么和以前的他,和后世的沙雕網友一樣的生活處事觀念。
京城,宣武區。
楊小林從廚房探出腦袋,眼見客廳鐘擺指針即將轉到8.40,急忙放下碗筷,甩了甩手上水漬。
“冪冪,幾點啦,還不睡覺?”
“不嘛,我要看電視!”
客廳里,八九歲模樣的小女孩窩在沙發里,撒嬌道。
楊小林會心一笑:“看什么電視,字都不認識幾個。”
埋汰小丫頭識字不多,是楊小林對付女兒百試百靈的招數。
每每會惹的小丫頭鼓起腮幫子,乖乖主動的將遙控器塞過來。
令他意外的是,這回小丫頭“哧溜”下了沙發,指著電視機側面的電視劇名道:“怎么不認識,這寫著《倚天屠龍記》。”
嘎...
楊小林神情一滯。
調子起的太低,被九歲女兒打了個猝手不及,再想拿遙控器就難了。
想到連續追了了近一個月的《三國》突然要斷一集,楊小林此刻心里就跟遭貓撓似的。
尤其上一集的末尾,導演還放了個大坑,趙子龍懷抱阿斗,被曹軍千軍萬馬圍在當中。
念及趙子龍晚上8.40分準時突圍,楊小林越發著急起來,試著對女兒道:“冪冪,給爸爸看會兒唄。”
“為什么?”
“因為爸爸工作辛苦呀。”
“我上學也辛苦啊!”
楊小林一想還真是,他女兒除了每周五天正常上學,周六周日還得上興趣班,偶爾還會兼職拍個戲。
苦肉計不成,楊小林立馬改換策略道:“冪冪啊,你看這個電視劇主要看什么啊?”
“看打架啊,打的可厲害了。”
楊小林瞬間撓頭,哀嘆生了個假小子的同時,蠱惑道:“爸爸也是看打架的,爸爸看的那個打的更厲害。”
“可我這個男主角好看啊。”
“馬景濤比我看的趙云差遠了!”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你換臺看一眼,不好看再換回來。”
“好...”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雖未譜金蘭,前生信有緣,忠勇付漢室,情義比桃園....子龍子龍世無雙....
....
臺灣省,西門町。
“喂,文哥,搞咩啊,出來玩就要開心啦,待會到夜總會給你安排兩個大波。”
“曾志偉,你別搞我,你知我不喜歡太吵,我回酒店睡覺。”
“不是吧。”
見文俊表情不似作假,曾志偉有求于人,只好遷就道:“好啦好啦,讓夜總會小姐空守閨房了,看電影總可以吧。”
“看咩電影啊?”
“勁爆片咯,走啊。”
31屆金馬獎剛結束,臺灣電影院一水的文藝劇情片,《飲食男女》、《重慶森林》、《紅玫瑰白玫瑰》...
作為本屆金馬評委,兩人早看過這些片。
且曾志偉也無心看電影,便隨意要了兩張沒什么觀眾的影票。
破壁電影模糊不堪,曾志偉懶的瞅一眼,便出聲道:“文哥,你和王京要合作?帶兄弟一個啦。”
文俊一驚,連忙岔開話題:“不要亂聽人言啦,喂,看電影啦,這女演員犧牲好大也,像是真槍來的。”
“喂,沒想到這種片里的男演員演技居然還不錯!”
曾志偉瞅了眼銀幕的男演員,暗罵一聲:“老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