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馬不停蹄的運動著,就連海龜也是長途跋涉的生活著,并不像想象中的懶洋洋的曬著太陽,太極拳論有云: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你很難想象殊死相博的兩個動物都是慢悠悠的,有的人練拳常常說步如貓行,你咋不說另外一句如靈貓捕鼠呢,這充分體現了拳論在動靜之機的闡述上,一個高明的武術家就像拳論里說的: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這以靜制動不是讓你一動不動,只是讓你掌握好時機,為啥不主張過分的動呢,反正雙方要產生肢體接觸,你是伸手去接還是保持好支撐八面的狀態去接其實是一樣的,但這里面有一種問題就是你不可能用后腦勺去接勁,因而在移動訓練上要時刻來犯者在你面前,最不濟還在你的側面,練習跑步絕對不是為了逃跑準備的,然而格斗會存在敵眾我寡的情況,特別是敵我不明之時需要彼此試探,這也需要一定的移動能力,因而練習跑步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動物,平時就保持著正常的運動狀態,以保證遇到危險時能做出及時的反饋,練武的人最注重的不是快和慢問題,是快慢之間的轉換節奏問題,很多練習太極拳的人都容易忽視這一環節,然而我們從小就重視這一環節,而且太極拳的跑步訓練與打拳擊的跑步有相似之處,我們稱之為接摔跑,就是跑步的動作不必快,可以與舉手接勁左右轉腰的摔法一起練,這個需要建立在前面提到的松整勁的基礎上,單純的跑步叫體能訓練,一般練習其他拳術的人喜歡那樣做,除此之外還有幾種與跑步結合的,如接放跑等,就是你在接勁的時候能跟進去完成發勁這一動作,當然這個方面的練習多數都是我們小時候進行的,類似于把活步樁與跑步進行系統性的整合訓練,初習者動作可能會大一些,時間久了動作越來越小,有時候看來與拳擊運動員幾分相似而已。
當然除了這種帶有技術性的跑步之外,也進行長時間的訓練,練習整體耐力及保證拳架的完整性,跑步無疑是最佳的訓練選擇,因而全球各種運動都采取了跑步或者跳繩等作為基本訓練方式,練習需要有意識的進行,有針對性方向的開拓,以前的老拳師能總結這些東西,只是現在年輕的人或者說部分練習太極拳的人把這些基礎扔掉了,離開了這些基本的練習,妄想通過套路、招式及老拳師喂勁成為高手,簡直是天方夜譚了,因而習練者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從基本功開始,且擁有一股子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