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馬蹄踩著泥水回來,鐘劍屏勒馬,“你朋友。”
趙立寬向山包看了一眼,疑惑穿過雨幕,登上馬背。
到山坡上才發居然是吳光啟一家,共十五六人。
他們沒帶帳篷,躲在樹下撐起雨傘避雨。
招呼過后吳光啟笑道:“沒想到又見面了。”
趙立寬掃一眼,方圓數里只有這座小山是高地,感慨:“這就是緣分啊。”
“你不要胡說,這算什么緣分!”丫鬟為她撐著傘的吳仙衣像是應激一樣,趕緊出言反對。
趙立寬只覺莫名其妙,便下令在此扎營避雨,讓手下給吳家一伙人扎了兩個帳篷。
吳老感謝了他,連讓家人們進去避雨,用動物油脂浸泡過的行軍帳篷能夠防水,高地扎營積水也不多,重點將那一車火藥看好就行。
斥候說再走一個半時辰左右就能到下一個村鎮,不過趙立寬拒絕了。
考慮到如今已是初冬,淋雨是小事,士兵生病才是大事,他可帶著三千多人,不能馬虎,南下時間充裕,也不怕耽擱這一下。
山雨朦朧中林立一百五十多頂帳篷,正好讓火頭軍趁這個機會找棵老樹下挖了灶埋鍋造飯,很快在陰雨中升起道道炊煙。
吳老邀請他到帳篷里吃飯以作為感謝,考慮到老頭應該是個大官,他便去了。
帳篷里光線有些昏暗,老頭拿出的都是些人們稱為路菜的吃食,既方便攜帶,能帶出遠門的。
在這個年代交通極不方便,無論外出做生意,去遠處做官,像他們這樣去打仗的,動不動就要出門十天半個月,乃至半年數年,路上便攜,重油重鹽,還方便保存的預制菜就必不可少。
大多都是糟、鹵菜,平時還會以之相互送禮,吳光啟招待他的就是雞肉丁和茄子丁一塊封存的糟菜,還有一只鮮雞,以及一些脫水的干菜。
在旅途中這已算得上豐盛,兩人喝幾杯后,趙立寬問,“吳老回京是要當什么大官?”
吳光啟看了他一眼,也不隱瞞,直接道:“中書侍郎。”
趙立寬瞪大眼睛,正吃飯的嘴巴也合不上了,“那不是......宰相?”
吳光啟笑盈盈看著他,點了點頭確認:“不錯。”
趙立寬懵了,他想過以吳老頭的排場,知道消息的速度,絕對是個大官之類的,可也沒想到這么大啊!
朝廷三省的首官才能算宰相,而尚書省因下轄六部,權力太大,自前朝起就有不設尚書令的慣例。
而中書省其實也可以稱為“秘書省”,說白就是幫皇帝出謀劃策的秘書處,奏疏都要他們先批了處理意見再送到皇帝面前,那官可真是大沒邊了。
同理中書省的中書令也因權力過大,自前朝起便有一種慣例,只當一種榮譽官職授予,中書省,尚書省的實際掌權人都是副官。
中書省的中書侍郎,尚書省的尚書左右仆射。
面前這老頭是實打實的丞相啊!
趙立寬震驚激動之余,馬上也意識到這個是個機會啊!
并不是誰都有機會接觸到當朝宰相的,無數人就是想破腦袋也沒這種機遇。
趕緊拱手堆笑:“在下有眼不識泰山,原來是吳相公啊!
難怪這么博學多才見識廣博,還給小子那么多有用的人生教誨和指導,簡直如人生導師。
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吳相公那就我再生父母啊!”
聽了他這話,在座的都尷尬笑起來。
不過趙立寬不怕,他臉皮厚,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只有吳仙衣趕緊反駁:“你少攀高枝,爺爺什么時候成你父母了,那豈不是比我還大一輩,胡說八道!”
趙立寬嘿嘿笑道:“咱們各論各的。”
小姑娘氣鼓鼓的,吳相公笑道:“老夫大半輩子沒見過臉皮似你這樣厚的,你這么說也不怕父母抽你。”
趙立寬無所謂道:“我從小沒父母。”
“是嗎.......”吳相公恍然言語:“沒想到你也是個苦命的孩子。”
隨后道:“我這次奉旨回去也有你的功勞。”
“我?”他不可思議指了指自己。
吳香公館坦然道:“老夫跟你說的錢稅法其實是我向朝廷提的,因此和天子鬧了一些不快。那天經你這么一說,我才明白自己的疏漏錯誤。”
趙立寬心里感慨,能和天子鬧點不快,那也不得了啊。
而且這老頭可以啊,這么大的官隨便就承認錯誤,心胸寬廣。
“都是相公的智慧,我胡說幾句而已,算不得什么。”趙立寬一面敬酒一面道。
他是想好了,機不可失這大腿得趕緊抱好。
吳相公微微笑著,似乎看穿他的心思,帳外雨點沙沙作響,水霧朦朧。
又喝幾杯后他臉色有些微紅,看著帳篷外的雨感慨:“原本老夫以為地方政教不周,百姓艱苦,乃是法令不全。
《大周刑統》空缺之處尚多,政令不明官員就能上下其手,只要多增法令,就能地方太平。
沒想到會給百姓帶了那么多想不到的麻煩。”
趙立寬聽他這么說,也明白了意思,安慰道:“地方社會問題本來就復雜,不是法令條文顧得過來的。
何況就算法令全了,絕對的秩序也會招致絕對的控制,總有人能利用法律,還是要給人情留一些空間的,水至清則無魚嘛。”
吳相公聽他說完,仔細琢磨了一會兒,然后感慨:“這頓飯沒白請你吃,你這小子有自己的慧根。”
“相公過獎了。”趙立寬心想,等到洛陽怎么也要厚著臉皮去登門拜訪。
吳相公似乎看穿他心思:“到洛陽好好做你的事,人生地不熟不要隨便拜訪,免得不知不覺便惹禍上身。”
.......
到下午,雨變小了,大道上坑洼里都是積水,樹枝上滴答落下水滴,趙立寬泥巴回到自己的大帳。
史超過來問要繼續走還是在這扎營。
他問了史超及其鐘劍屏的意見,他們都覺得在這扎營比較好,因為方圓十里內沒有其它山坡高地。
繼續往前找不到其它高處,如果晚上下雨會淹了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