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龍鳳胎的起名
- 明末,從救援揚州開始
- 追夢千里之外
- 2353字
- 2025-04-08 16:05:33
對于阿福的要求,劉秀還是滿足了,讓中軍營部分優秀個人,跟著去了江北,走水路北上速度很快,也就大約十幾天,到了以后再發回來計劃。
劉秀這個時候不出去,當然是有原因的,割據一方,他的孩子,江南文人很重視,這可是關系繼承權的。
以前的劉秀,為什么沒有孩子?這個話說出來很難聽的,但是在明末都是十幾歲結婚,尤其是山東的風俗,早生貴子。
政治斗爭是到了一定程度,什么都是大問題,更何況關系到說未來的大事。
參軍以后,劉秀的歲數,一天天大了,但是就是不結婚,自然也沒有小孩。
于是有各種說法,甚至有說他性取向有問題的,因為性取向有問題,所以沒孩子,甚至因為劉秀不出去嫖,其他軍官對這個問題,經常開玩笑。
當然也有說劉秀有反清方面的原因,所以沒有結婚的,反正在劉澤清的部隊,軍閥就是講究升官發財,劉秀很另類,幸虧有副將大哥照顧。
劉秀反清以后,劉澤清還惡心人,還到處傳播謠言,才這樣說的。
最大的問題,劉秀覺得可能還是身體有問題,因為訓練太苦,導致對女人沒興趣。
為什么說是是身體有問題呢?因為似乎劉秀當時認為,要練成絕世武功,就不能有孩子。
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就是現在就說20來歲,如果有父母。從二十來歲開始,如果沒對象,就開始出現了焦慮。
如果是性取向有問題,那沒準兒哪天就有了呢?劉秀覺得哪天想開了,這又不是什么大問題。
明朝當兵很危險的,有時候,有時候出去打仗,白天出門,晚上不知道能不能回去。
這話不是調侃,別說小兵了,就算大臣又如何,做大臣在明朝,叫戰戰兢兢,肯定各種問題,尤其在亂世,就是哪都是坑,一不留神就掉坑里。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兒子的問題必須重視,劉秀不希望未來,引發政治問題。
歷史上的偉人,更多的人就是在這件事上翻了車,毀了前程。劉秀現在算是躲過了。
大帥府大浴室內,柔和的燭光,在墻壁上投下影子,映照得如夢如幻。
水汽彌漫在空氣中,如同一層薄紗,使得浴室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阮夫人要生了,劉秀在外面等著,他安排了阮小二,今天要做個祥瑞,搞了不少氣球,等孩子出生,就開始用火槍打下來。
屋里只有幾個接生婆,正壓低聲音聊著天。阮夫人正痛苦地呻吟著,整個人顯得極為難受,她那原本白皙的面龐,此刻毫無血色,宛如一張蒼白的紙。
她的身體因痛苦,而不停地顫抖著,猶如搖搖欲墜的落葉。
在接生婆的幫助下,終于結束了,她的眉頭擰在一起,雙眼緊閉,眼角還掛著痛苦的淚光。
此時外面得到了消息,這是雙胞胎,也是龍鳳胎,劉秀兒女雙全了。這下砰砰的心跳平穩了下來,劉秀看了看孩子,沒啥看的,挺丑的。
劉秀沒有慶祝,先是通知阮小二去搞祥瑞,也沒有去忙著處理魯王的聯盟要求,反而安排人按照現代的科學方法,照顧阮夫人。
作為半個家主,顧夫人也在一旁照顧阮夫人,忙得滿頭大汗,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
阮夫人的雙手,被她握著,因為緊張和用力而微微顫抖,同時附和著說道:“是啊!小寶貝好可愛!”
管家就問劉秀名字選好沒有,劉秀猶豫了片刻,以前的作廢了,他要自己來,于是努力思考著,眉頭緊皺。
于是劉秀在書房思考,到底要不要同意魯王的請求,是不是留著做盟友。
小芳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劉秀還在思考,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冷靜。
已經是夜里,月光透過雕花的窗戶,形成一片片銀白的光斑,照在劉秀身上。
書房彌漫著淡淡的熏香氣息,香氣仿佛有了生命,在悠然地舞動著。
小芳剛一進來,便是一陣芬芳馥郁、令人陶醉的氣味,劉秀的目光抬起來,直接看向她。
月光灑在小芳的身上,勾勒出她迷人的曲線,如天鵝般修長的脖頸,如雪般潔白的肌膚,還有那微微顫動的睫毛。
劉秀當然不是柳下惠,于是明天再說,激情過后,床上他摟著美女,進入了休息時間。
孩子的事情不大,他還在思考魯王,魯王這個人,不是不走正道,這個人是不走尋常路。
他是射雕英雄傳里黃藥師,就是說路數很怪,雖然想不到,但是有效。為了和劉秀聯盟,魯王已經沒了底線,寫信同意漢王的稱號。
目前來看,魯王穩住了軍隊,雖然沒有多大地盤了,如果劉秀拉他一把,這個人還是可能穩得住的。
只是說呢,對他的評價,以后非常極端,魯王有自己的鐵桿粉絲,而且非常之多。
同時呢,還有極端恨他的。這個人很鬧騰,但是沒有鬧騰出成果。
史書當中說是清軍來了以后,這魯王消停了一段,其實這是洪承疇的自我安慰。
魯王消停的原因,不是不打了,而且低調了,弘光帝的死,絕不是清軍的勝利,打倒弘光政權,僅僅是消除了一個南明中央而已,消除了一個派系。
一個老百姓已經不信任的政權,被清軍滅了。而清軍所制定的那些政策,更是不得人心。
魯王表面上不鬧了,恢復了平靜,但是其實沿用了南明的幾乎所有手段,現在已經牢牢的控制了他的小朝廷。
劉秀根本不和江南文人討論大事,要知道為什么?因為不需要。所謂開會是干什么?
其實是參政議政,是江南文人想的,他們要參政議政。
劉秀不需要,現在根本不用文人參政議政,執行就好了,商量什么?
至少劉秀認為,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已經形成。
劉秀的官吏。總管這有名的是吧,名冊上有的官員,這是文官,在兩千人左右。
這就是劉秀的文官隊伍,為什么不再需要他們,因為這個時候,劉秀的情報組織,已經達到了萬人。
情報的規模那么大,劉秀啥事都知道,不需要文人報告,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
情報員好使,他們沒學歷,但是他們可都是有名師的,這都是劉秀親自培訓出來的,在行政方面,情報員已經完勝文官。
劉秀不出大帥府而知天下事,天下事通過情報員盡在掌握。有事問顧夫人,有事讓情報員去調查,根本懶得理那個文人。
當然不是說總管形同虛設,劉秀問不問都能做出決定,但是不能直接面對百姓。因為這個天下除了劉秀,還有一股力量,那就是大商人。
江南在冊的商人大概有8萬人,而且這八萬人當中,很多是所謂大家族。
當然劉秀也承認,內部也有矛盾,就是南方和北方的斗爭,軍隊的軍官。北方占了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