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狂熱的文學年代】(求追讀)
- 1985:我的文藝時代
- 后來者
- 4065字
- 2025-02-20 21:52:25
上滬,《收獲》雜志社。
作為國內頂級文學期刊,主要刊發小說的文學雜志《收獲》毫無疑問在國內文學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從1957年創刊,后面經歷過停刊,復刊,再度停刊,浮浮沉沉走過了二十多年,在整個文學界是相當有影響力。
收獲的主編是巴老,除了專注《收獲》雜志,一直也有關注其它文學雜志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新人。
“《人民文學》上的那一部小說《情書》,現在似乎引起了非常大的討論啊。”
巴老自然也有看《人民文學》,知道《情書》這部小說現在討論度非常大,笑著說道:“沒想到這位周向南詩人,寫得小說也是如此優秀。”
編輯部其他編輯也都點頭認同,說道:“是的,他那部小說《情書》現在很受關注,反響很大。”
巴老笑著又說道:“這位年輕詩人寫的這封《情書》不簡單啊,我讀完都為之動容了。”
“我看我們后面也要向他約稿。”
這是巴老的真實想法,《人民文學》發倔新人,其它文學雜志又何嘗不是在努力發現文壇新人。
其實八十年代的文學創作火熱,詩歌文學,小說創作都是備受矚目,優秀的作品能夠引起相當大的社會反響。
現在周向南的這封《情書》就因為細膩真實,純真美好的情感,不僅僅是戳中了青年文藝讀者的心,更是引起文學圈里的一眾討論。
不單單是《收獲》雜志注意到了周向南,別的文學雜志像《當代》和《十月》也都注意到了周向南這位作者,因為太過出人意料,誰都有沒有想打周向南這位詩人還會寫小說,而且寫的小說還如此動人。
現在文壇對于周向南的小說《情書》反響很大,《文藝報》、《作品與爭鳴》、《青年評論家》等非常多家報刊雜志都有報道評論周向南的這封《情書》,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藝術創作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當然,也會有評論家認為周向南的小說《情書》不夠符合文學主流,不夠先鋒,主題不夠深刻,思想不夠尖銳,但想到周向南的年紀,以及這部小說本就是愛情主題,并不會有人認為這部小說不夠優秀。
就像是《小說選刊》上面評論家江帆所評論寫道:“詩人周向南所寫的這封《情書》,帶著詩意的哀與愛,特別到讓每個人都忍不住回憶過往。年少時的錯過是常事,當年少的學妹們懷揣愛情的綺夢,將“驚天”的發現交到女楊樹的手中,那一刻借書卡背面的肖像,既是情感的遞遷,又是時間隧道的啟動按鈕,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動……”
文學圈子里非常多的人都在討論周向南的這封《情書》,不僅僅是小說界,還有詩歌界,文學評論界,甚至可以說文學各界都在熱議,實在是周向南的這封《情書》實在是太火熱。
川省錦城市的《星星》詩刊編輯部現在都在熱烈地討論著詩人周向南的這部小說《情書》。
主編白杭發自內心地稱贊《情書》小說里面的每一處細節,說道:“從男主的死亡開場,充滿詩意,除了感人的愛情,周向南這封《情書》還講述了太多讓人動容的情感。”
宋曉青連連點頭,她現在是完全被周向南的這封《情書》打動,沉浸其中,腦海里全都是《情書》的文字,她已經不止翻看一遍這封《情書》,一如當初不止一遍地讀周向南的詩《我愛你》,依舊很是感動地說道:“沒錯,很多情節描寫得都特別真實動人,像謝英后面來到男楊樹的家中,向他母親求證女楊樹的存在。她為自己與女楊樹的相像介懷不已,母親看了她一眼,有點好笑地問:你莫非是在嫉妒?謝英不甘心地點了點頭,母親一愣,隨即失聲痛哭說:沒想到那孩子,還能讓活著的人產生嫉妒。多大的福分啊!這個情節處理得真得太妙了。”
宋曉青這話引得其他編輯也都連連點頭,十分認同。
因為他們也都很清楚,就是這一刻,其實很清楚地知道男楊樹的母親其實從未接受自己孩子去世的事實,她的故作輕松,不過是一種偽裝。
“我覺得小說不僅僅是關于暗戀,還有生死,還有對女楊樹爸爸亡者的懷念,她的爺爺對老房子的堅守,以及一直住在山上守護登山者的男人,還有那只凍住的蜻蜓,院子里那一棵和楊樹年齡一樣大的樹,這些都充滿了詩意,這些都是人生中的美好與珍貴,純粹的,鮮活的。真不愧是詩人寫的小說,一切都很美,很動人,”
“我覺得最妙的還是,那些寫滿‘楊樹’名字的借書卡,背后居然是楊樹的肖像,結尾實在是太絕了。”
文學題材的界限在這一刻完全消失,即便是關于詩歌的編輯們,這一刻都在熱烈地討論著小說,現在他們都不過是被周向南《情書》打動的讀者而已。
宋曉青聽著同事們的討論,目光又望向那些一旁堆放著的寄到《星星》編輯部的讀者來信,不禁笑著說道:“明明《情書》不是在《星星》發表,但還是有不少讀者寄信給我們,表達對周向南《情書》的喜愛。”
“是啊,最近給周向南寫信的讀者是越來越多,看樣子都是因為那封《情書》啊。”
宋曉青點了點頭,目光又落在自己桌上,那一片被她夾在書里當書簽的稗葉,在這一刻她像是看見那棵田間稗子開出了花,真的驚艷。
“周向南他真的是個天才,不僅是詩歌,還有小說,真的太會寫愛情了!”
“是啊,謝英最初寄出去的那一封信里面的那兩句話,就如詩歌一般。”
主編白杭點了點頭,說道:“的確,你好嗎?我很好。這兩句話很簡單,但也充滿了詩意。”
“我看周向南這位詩人現在都快趕上顧誠,舒亭那些前輩了,都在討論他。”
“那肯定啊,這部《情書》寫得太好了。”
……
一如《星星》詩刊編輯部的討論,現在國內非常多的地方都有關于周向南這封《情書》的熱烈討論,討論里面的愛情,也討論那兩句話,還有討論周向南這位詩人。
當然也一如《星星》詩刊編輯部收到的信件,《人民文學》編輯部同樣也收到了非常多的讀者來信,可以說全都是寫給周向南的。
即便那信封上面寫得收信人為“楊樹”,《人民文學》編輯部也都知道信究竟是寄給誰的。
“這些信又是寄給周向南的!”
“你們不知道,我表哥在郵局工作,他說他們最近收到了非常多寄給楊樹的信件,有些地址都還找不到,也不知道該往哪送,頭疼得很,都說要直接送到我們這來。”
“最近有太多讀者打電話來雜志社問周向南的地址,恐怕更多的信件直接寄到了德城東陽縣了。”
“朱主任,這么多信我們都要給周向南給寄過去?”
朱煒自然也很清楚現在因為周向南的小說《情書》,《人民文學》那一期的雜志不僅加印,現在連信件收發室的同志也都忙個不停,因為實在是收到太多讀者的來信了。
很多信里面甚至都沒有太多的內容,只是像謝英寄出去的那第一封信一樣,里面寫著:你好嗎?我很好。
朱煒聽著同事的話,臉上帶著笑意,很顯然他對于周向南的這封《情書》受到如此熱烈的反響,自然是非常欣喜的,當然在他看來,周向南的這封《情書》值得,說道:“是要給周向南寄過去,畢竟這些都是讀者寫給他的,《情書》這部小說這么受歡迎,你們看后面是不是應該要召開作品研討會?”
作品研討會一般都是對于發表之后引起很大討論度的優秀作品會召開作品研討會,雖然說周向南的這部小說《情書》才發表不久,但是在文壇都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更不用說在讀者群眾里面,那討論的聲音更是火熱,要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讀者給雜志社寫信。
“是應該要考慮,之前京城這邊的詩歌協會就有在討論邀請周向南來京城參加詩歌筆會,現在他這部小說《情書》發表,更是讓他這位詩人備受追捧。”
這話引得其他編輯也都連連點頭,他們作為在文學圈子里面的編輯自然非常清楚周向南這位橫空出世的年輕作家在文壇掀起了怎樣的驚濤,說一句是現在年輕讀者最為關注的作者絲毫不為過,實在是《情書》太過動人。
京城文學圈,還有各大院校的文學社、詩歌協會都在討論著《情書》,討論著詩人周向南。
京城已經是如此火熱,作為周向南所在的德城自然更是瘋狂。
國內其它地方的讀者可能還暫時不知道周向南這位詩人的地址,但是在湘南省,尤其是德城那絕對是完全不一樣,之前周向南那幾首歌早就讓他在詩歌界受歡迎,一個個都是知道周向南是德城人,現在這封《情書》更是讓讀者們沉迷,紛紛拿起筆寫信給周向南,抒發他們內心對《情書》的喜愛。
更有省城,德城市文聯的人知道周向南是在東陽縣文聯,消息也就這么傳出去,文學青年彼此之間告訴周向南的地址,寄出自己的那封信,不管地址究竟準不準確。
應該說現在不管是德城,還是東陽縣,但凡看見信件上寫的收件人是周向南,郵遞員們也都非常清楚這封信究竟應該送到哪里。
東陽縣安陽路那邊的家是收到了信,同樣東陽縣文聯這邊的正陽街四號巷子也是收到了非常多不同地方的信件。
郵遞員李強軍已經不知道自己給周向南送了多少信件。
雖然他很熱愛文學,也非常喜愛周向南所寫的《情書》,但是最近也被蜂擁而來的信件給折騰的不輕,好在他都知道這些信件是送到哪里,比起其它地方的郵遞員拿到一個不存在的地址而頭疼要好太多。
“向南,這些信又是寄給你的,收發室那邊的同志都說要專門給你安排了收件箱了。”
周山提著半袋子信走了進來,放在周向南的桌上,臉上帶著笑容,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從收發室給周向南取信。
現在整個東陽縣的人可以說都知道周向南這位大詩人,大作家在全國都受歡迎,那一封《情書》讓縣城里面不少文藝青年都癡迷不已。其實除了文學愛好者,就連縣常委那邊的領導也都有關注周向南掀起這股的《情書》風潮。
“向南,我和你說,我以前在鄉下學校的同事都有看你的這部小說,非常感動,非常喜歡你的這部《情書》。”
對于這樣的話,周向南最近已經聽了太多,笑著表示感謝。
“聽說,德城市文聯現在有在邀請你去進行文學講座吧?”
周向南點了點頭,其實之前周向南發表幾首詩歌之后,德城那邊就有邀請過周向南參加詩歌筆會,不過那個時候周向南還忙著寫稿,也就沒有參加,不過現在隨著這封《情書》的發表,這樣的邀約也就更加熱情和真摯了。
周向南剛準備說什么,就看見李彥軍帶著《芙蓉》雜志社的編輯齊衛國走了進來。
齊衛國望向周向南,開門見山,直接說道:“周向南同志,你的這部小說《情書》寫得可太好了,省城那邊可都在討論你這部小說。”
“我這次可是從省城那邊過來,特意邀請你去省城進行文學講座!”
相當直接,十分真誠。
這就是真實狂熱的文學年代。
原本周向南這位橫空出世的天才詩人,因為那幾首詩歌就已經引起國內無數文藝青年和詩歌愛好者追捧,現在又是這樣一封關于愛情,充滿詩意的《情書》小說,這自然更加讓各個地方的文藝青年瘋狂。
可以說,當詩歌遇上小說,再遇上愛情,那真的就是一系列Buff加成,無限開大。
現在周向南這位詩人寫了如此驚艷動人的愛情小說,就是在無限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