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禁酒令,大饑荒
- 晚唐霸主
- 迷惘的小羊羔
- 2024字
- 2025-03-19 13:03:51
“我宋州、亳州一十八縣,境內實行屯田制,分軍屯、民屯兩種。”
“民屯、軍屯,皆以五人為一隊,十人為一火,三十人為一屯,六十人為一營。”
“軍屯以降卒、囚徒等青壯為主,亦兵亦農,閑時務農,戰時出征?!?
“所有耕牛、農具以及土地,由官府統一租借?!?
“所得收成,官兵對半分。”
頓了頓,朱瑾又道:“民屯以招募流民,或是無地之農民為主,不必強迫他們淪為民屯的農人。”
“所需耕牛、農具和土地,由官府統一租借?!?
“所得收成,官六民四?!?
“民屯和軍屯,設典農軍都指揮使司管理?!?
“張歸霸?!?
被朱瑾點到名字的張歸霸,旋即站起了身:“屬下在?!?
“我拜你為典農軍都指揮使。你的責任重大!”
朱瑾正色道:“我要你負責招募流民以及無土的百姓屯田墾荒,并改桑為粟、麥,越多越好?!?
“遵命!”
張歸霸當即答應下來。
不過,他皺了皺眉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公,若改桑為粟、麥,再把一些無主之地,或是荒地開墾出來,想必耕地是夠了。”
”但,中原的耕牛無多,農具也比較少,怕是遠遠不夠用。”
朱瑾擺了擺手道:“這個我來想辦法,不必你操心?!?
“諾!”
張歸霸很想詢問朱瑾有什么法子,終究還是沒有問出口。
坐在下首的張蕤見到朱瑾要這么做,不禁大失所望。
一切都為軍事而服務嗎?
可想而知,朱瑾日后一定會窮兵黷武的。
朱瑾治下的宋州、亳州的老百姓,難以過上好日子。
最關鍵的是,朱瑾還要改桑為粟、麥。
沒了絲織品這一項重要的項目,他們以后要怎么搞錢?
張蕤猶豫了幾下,終于是說出了口:“大帥,老夫認為不妥?!?
”改桑為粟、麥,茲事體大。宋州也好,亳州也罷,自古以來就是盛產錦、絹等絲織品,到處種滿了桑樹以及藥草?!?
“而今這般亂改,恐怕我等以后收不到多少的賦稅,財力不足?!?
“再者說,遭到破壞的桑田,很難恢復如初!”
“請大帥三思!”
張蕤這個糟老頭子,口口聲聲稱呼朱瑾為“大帥”。
但,他的心里或多或少是有些不滿的。
不管怎么說,張蕤都是朱瑾的老丈人!
宋州原來是他張蕤的地盤!
朱瑾搖搖頭道:“張公,有了糧食,還怕掙不到錢嗎?”
“你口中的那些絲織品再昂貴,能有糧食昂貴?”
“我意已決,不必再說了?!?
“唉!”
看見朱瑾是這樣強硬的態度,張蕤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長嘆一聲,沒有繼續跟朱瑾掰扯掰扯。
這年頭,糧食的確是彌足珍貴的。
李振思索了片刻之后,向朱瑾進言道:“主公,屬下認為,現在米貴?!?
“然,市面上依舊有人在釀造大量的酒水,以亳州諸縣,橫行無忌?!?
“官府應當頒布《禁酒令》,官酒也好,私酒也罷,一律禁絕!”
“凡是有擅自釀酒,違反禁令的,輕者沒收釀酒器具,釀酒收入,或罰錢處理,重者處以極刑。”
“州縣官吏差人,以及軍中將士,也一律不得飲酒。”
“如有違逆者,全部革職,杖責二十之后,打回原籍。”
“民間有飲酒的,一經發現,罰錢三十緡。”
“不足額者抄沒家產。但凡是檢舉之人,可以獎勵其一半的罰金,或是一半的家產。”
頓了頓,李振正色道:“有這樣的《禁酒令》在,糧食就不會被輕易浪費。”
“……”
朱瑾沒有說話。
然而,王彥章和張歸霸聽見這話,卻是被嚇到臉都綠了。
他們都是嗜酒之人,沒有酒喝了,嘴巴怕是能淡出鳥味兒。
于是,王彥章訕訕一笑,對朱瑾說道:“主公,這樣的禁酒令,未免太過嚴苛了?!?
“不如只在民間和官吏差人間推行,軍中不必禁酒。如何?”
聞言,朱瑾著實是有些哭笑不得的。
“賢明,你這樣不是把我放在火架上炙烤嗎?”
“若嚴于律人,寬于律己,我朱瑾如何能服眾?”
“這樣,《禁酒令》根本無法有效的推行下去,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王彥章仍是有些不甘心,再次硬著頭皮發問道:“主公,這酒……真的非禁不可嗎?”
“非禁不可?!?
朱瑾點了點頭,語氣很是強硬,顯然是沒有商量的余地了。
王彥章見狀,只好是耷拉著腦袋,跟泄了氣的皮球一樣。
讓他王彥章戒酒,真是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主要是太煎熬了!
“興緒,《禁酒令》的頒布以及推行,就交給你全權負責?!?
朱瑾緩聲道:“以三日為限。我宋州、亳州一十八縣,境內的所有酒坊必須關門,酒曲、酒水以及釀酒的工具全部上交。”
“所有酒肆、酒樓、青樓等地方,一律要整改,把酒水全部沒收?!?
“私人的酒水,也要沒收。限期三日整改!”
“如果有違反禁令的,該怎么懲罰,就怎么懲罰?!?
“就算是我,偷喝了一口酒,也要杖責二十,革職謝罪!”
“諾!”
李振當即答應下來。
朱瑾這是來真的。
歷朝歷代,禁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少糧食的消耗,備戰備荒。
有的時候,皇帝為了防止沉湎于酒,傷德敗性,引來殺身之禍,也會禁止百官酒后狂言,議論朝政。
禁群飲的話,也是為了防止百姓聚眾鬧事。
每當碰上天災人禍,糧食緊張之時,朝廷就會發布禁酒令。
而當糧食豐收,禁酒令就會解除。
這一切也是視情況而定的。
朱瑾什么時候能解除禁酒令,誰也不得而知。
作為穿越者的朱瑾,深知這個時代糧食的重要性,自然是要杜絕浪費糧食的事情。
釀酒、飲酒未嘗不可,但是要適可而止。
朱瑾依稀記得,就在這一兩年了,中原鬧了大饑荒,餓殍枕藉,死傷無數,不知道有多少的老百姓倚墻而死。
他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