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情冷暖!(求追讀!)
書名: 長生從空間仙府開始!作者名: 甜豆腐腦是異端本章字數(shù): 2348字更新時間: 2025-02-17 22:11:00
離開外門峰后,李子風搭乘靈鳥朝典籍峰而去。
典籍峰,顧名思義,此峰就是專門收藏各種功法秘術個修仙技藝的地方
相比起外門峰來,典籍峰要小得多。
靈鳥飛在高空,遠遠地就能看到此峰的全景。
高約三百多丈,在峰頂有一座巨大的九層石塔。
仔細一看,才知這座塔竟是將山峰頂部開鑿建成的。
石塔上各種靈光閃爍,塔身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文,顯然是布置了極為厲害的禁制。
一路走到石塔大門之前,一位盤坐蒲團上,頭一點一點地似要睡著的耆耋老者,好似被腳步聲驚動。
一下抬起頭來,隨意地掃視了李子風生一眼,大大地打了個哈欠后,沒好氣地道:“
那么早就有人來擾人清夢,真是晦氣。”
早么?
太陽都快要落下了好不。
李子風心中嘀咕,臉上卻半點都不敢表示出來。
這老者的修為他絲毫看不透,道袍袖口上繡著一個淡金色的太陽,代表著此人是筑基期師叔。
他豈敢怠慢,當即就上前躬身行禮:“見過師叔,弟子來早了,打擾了師叔,還望師叔恕罪。”
“傳功塔對所有門派弟子開放,練氣期只能在一層查閱,不準將原件帶離此處。
若要謄錄,則另需繳納謄錄費用,價格以書籍的品級來定。”
老者白了李子風一眼,手一揚,隨著一道紅光從他手中飛出,砸在身后的五彩靈光閃爍的光壁上。
下一刻,五彩靈光泛起漣漪,露出一條通向塔上的石頭臺階。
“進去吧。”
老者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又底下了頭。
“多謝師叔。”
李子風恭敬道謝后,才邁步踏上石階,一路來到傳功塔一層。
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長的走廊,兩邊各有數(shù)道門。
門楣上各掛著“法術”“心法”“法器”、“丹藥”之類的木匾,一層矇眬的光影將整個門封住。
李子風沒猶豫,直接來到寫有“丹藥”的那道門前。
拿出身份玉簡按在光影上,一個只容一人通過的門洞頃刻出現(xiàn)。
抬腳踏入,門內(nèi)的空間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一排排高大的木架林立,上面堆滿了玉簡、書籍、竹簡等。
掃視一圈,李子風直接來到了煉丹術的木架前。
一刻鐘后,他選擇了一門一階上品的丹術。
雖然只是并不高明,但他已經(jīng)很滿意了。
在這個世界中,宗門世家占據(jù)著超過九成的修仙資源還在其次。
更致命的還是,他們壟斷了高深的修仙知識。
就如同他前世古代,隋唐之前的那些壟斷了知識,讓底層百姓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的門閥世家一樣。
高深的功法就不說,傳統(tǒng)的修仙六藝,一般不入流的也就算了,高深的知識散修很難得到。
各大宗門和家族,無不封鎖這些修仙技藝的流通。
散修既缺資源又缺傳承,許多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一個煉氣修士。
他手中的煉丹技藝,換做外界坊市,即便你出更高的價格也買不到。
激活了空間,得到了完整的功法傳承,又面臨周清風的危險,
但李子風依舊不愿意離開九陽宗,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
選好了煉丹術后,他又來到丹方區(qū),選擇了引氣丹和聚靈丹的丹方。
前者是練氣初期所用,后者是練氣中期。
此去三年無法回宗,李子風自然不可能只選擇一種丹方研究。
一臉肉痛地繳納了六十塊靈石,他從守門老者手中接過三快謄錄好的玉簡。
對其恭敬道謝后,才轉(zhuǎn)身離開。
要煉丹,首先要有一個丹鼎,即便下品法器級別的丹鼎也需要將近兩百靈石。
來到九陽山谷,從煉器峰所開的店鋪出來,李子風又去買了一份聚靈丹所需要的靈藥種子。
離開山谷后,他這些年的積蓄消耗一空,儲物袋中只剩了可憐的三十塊靈石。
摸了摸儲物袋,李子風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生出一種要賺取靈石的緊迫感。
回到洞府,他每日除了修煉和給空間的靈藥澆灌外,就是細心研讀煉丹基礎和柏溪斂氣化物術!
其間,他把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慢慢思索,反復揣摩,隔兩天去一趟藏經(jīng)閣。
就這樣,十天時間眨眼而過。
這天清晨,辰時剛至,李子風就睜開了眼睛。
從石床上起身,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去練功房修煉,而是洗漱一番后,
出了洞府,搭乘靈鳥朝傳道峰飛去。
傳道峰是宗門弟子聽道的地方,每三月月中,宗門高層都會安排一位筑基境的師叔到那里講道。
從練氣期的修煉要點,突破瓶頸的經(jīng)驗,到各種法術學習釋放的一些技巧,都有可能講到。
不管哪方面,隨便一句話都能讓練氣弟子大受啟發(fā)。
只要沒事,李子風每月都會去聽。
傳道峰位于宗門西邊,峰頂開辟出了一個長寬接近一百丈的廣場。
廣場上擺滿了一個個蒲團,里面七八丈之上的崖壁處有一個小平臺,是筑基期師叔講道的講道臺。
當李子風來到此地,辰時即將過去。
天色大亮,一輪紅色的大日在東方的天空冉冉升起,照耀萬物。
他出發(fā)地雖然已經(jīng)夠早,但是路途稍遠,當落到廣場上時,已經(jīng)有人端坐。
粗略一數(shù),大約已經(jīng)有接近兩千多名弟子在此等候了。
修仙路上從來不缺少勤奮努力的修士!
李子風暗暗警醒自己,日后定要更加要努力修行,方不負這一場機緣造化!
廣場上的修士有男有女,碰見熟悉的同門都會低聲招呼幾句或者點頭示意。
穿過人群,李子風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目光在四周游走,遇見相識之人都熱情招呼。
一番交際后,他走出人群,臉上的笑容消失,目光變得深邃而冷漠。
相比之前,這些往日在一起談天說地的師兄師姐們,態(tài)度冷淡了不少。
有幾個甚至只是敷衍地點了點頭,就匆匆走向了別處。
修仙界弱肉強食。
以往對他笑臉相迎,甚至是阿諛奉承的師兄師姐們,哪個不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
如今沒了靠山,以他中品靈根的資質(zhì),想要筑基的概率不會超過四成。
在以實力為尊的修仙界,又有誰會對他笑臉相迎?
不落井下石踩上幾腳,也是他做事圓滑,本著廣結善緣的心思,對誰都有禮有節(jié)的緣故。
錦上添花者數(shù)不勝數(shù),雪中送炭者不可多得。
不管哪個世界,世間人情冷暖都是常態(tài)!
李子風前世就親身經(jīng)歷過,自然看得開,心里沒有泛起半點波瀾。
一路來到講道臺前,他神色一愣,竟然看到了數(shù)名身穿白袍的內(nèi)門弟子盤坐,頓感詫異。
和外門弟子比起來,內(nèi)門弟子聽到的問道峰每個月都有筑基期修士講道。
傳授的知識,也比傳道峰高深許多。
李子風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內(nèi)門弟子來傳道峰,心里自然泛起疑惑。
“莫非今天來傳道峰講道的是某位知名的筑基境師叔?”
思索間,李子風自顧在不遠處的一個蒲團上盤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