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承諾
- 大唐李恪:從貶謫到千古一帝
- 顛沛人生
- 2411字
- 2025-02-10 09:53:44
“大人!”
“萬萬不可!”
“草民受不起啊!”
眼看李恪跪倒在地,百姓們嚇得紛紛叩頭不已!
自古以來,只有百姓對當官的跪拜,哪有當官的跪拜百姓之理!
劉勝等人更是被李恪的舉動驚呆了。
門口這些百姓不知道,他們可是清楚李恪的身份。
當今皇子,蜀王殿下,蜀州大都督,如此高貴身份怎么可以對百姓下跪?!
經過短暫失神。
劉勝慌忙上前想要攙扶起李恪,卻被李恪制止了。
只見他挺直腰桿,迎著百姓惶恐的目光,真誠道:“鄉親們,我李恪來晚了,讓你們受苦了!”
“我知道你們的不幸,都是狗官劉忠義造成的!”
“現在劉忠義已經被拿下,很快就會遭受應有的制裁,我向你們承諾,只要我李恪在,鄉親們今后再也不會受欺壓,受盤剝了。”
李恪的話說的很真誠,發自肺腑。
府門口的老百姓,一個個瞬間破防了,紛紛喊道:“大人…”
這些老百姓不知道李恪的身份,也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一個個跪伏在地,拼命的磕頭。
李恪將這一切看在眼里,主動道:“各位鄉親,你們可能不知道我是誰,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
“我乃大唐三皇子,蜀王李恪!”
“此次受藩蜀州,兼領蜀州大都督,總領蜀州一切事務。”
李恪看了眼瞪大眼睛,滿臉震驚的百姓,繼續道:“本王來蜀州之前,一直以為蜀州土地肥沃,沃野千里,鄉親們一定過的很富足。”
“可是我到了蜀州,才發現,根本不是我想象的。”
“蜀州的鄉親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如此艱難,而造成這一切的…”
李恪陡然起身,指著金碧輝煌的劉府門第,憤慨道:“給鄉親們造成這一切的都是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狗官劉忠義!”
“我剛才聽到鄉親們叫他吸血鬼,不錯他就是一個吸血鬼!不僅吸鄉親們的血,還吸食朝廷的血。”
“身為蜀州刺史,本該體恤百姓,造福為民,替朝廷分憂,然而這個狗官,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就在李恪細數劉忠義的罪狀時,百姓們眼中一個個都要噴出火來。
他們受劉忠義盤剝時間太久,對劉忠義恨不能吃其肉,飲其血。
然而他們畢竟只是平民百姓,對于位高權重的刺史,只能將恨埋藏在心中。
現在終于有人能制裁劉忠義了。
他們都想看看眼前這個大唐皇子,蜀州大都督,如何處置劉忠義這個狗官!
李恪將百姓期待的眼神,看在眼里,感慨道:“以前劉忠義擔任刺史,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現在本王來了,劉忠義為害百姓的日子到頭了!”
“我在這里告訴鄉親們,劉忠義已經被本王給拿下了,現在就關押在蜀州府大牢內!”
“待本王收集了他的罪證,一定當著所有百姓的面對他進行公開審處,讓這個罪惡滔天的狗官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場的鄉親們,如果有關于劉忠義的罪證,本王歡迎大家主動揭發。”
“還有…”
李恪說到這里,鄭重道:“剛才本王帶人查抄劉忠義的府邸,大家都看到了。”
“本王在其府上查獲了大量金銀珠寶,田契房契,這些錢財有些是他貪腐朝廷得來的,有的是搜刮鄉親們的。”
“本王在此向大家承諾,凡是劉忠義搜刮的財物,經過核實,確屬鄉親們的,本王將無償歸還給大家!”
“鄉親們給本王一個月時間,本王盡快調查清楚,到時候鄉親們到大都督府領取屬于自己的財物!”
刷!
聽了李恪的話,所有百姓都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他們以為自己聽錯了,紛紛互相打聽。
“我是不是聽錯了?”
“蜀王殿下說要將劉忠義搜刮我們的財物,無償歸還我們,是真的嗎?”
“是這么說的,真的是青天大老爺啊!”
“這是真的,我沒做夢吧?”
“太好了…”
李恪聽著下面百姓的議論,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鄉親們,你們不是做夢,本王說的話,在場的人都可以作證。”
“本王承諾在一個月之內,將劉忠義搜刮的錢財,全部歸還給你們!”
經過李恪再次證實,百姓們終于相信了。
這一刻。
他們留著熱淚,激動的哭了!
“這都是真的!”
“我沒有聽錯!”
“蜀王承諾一個月歸還我們的錢財!”
“謝謝蜀王殿下!”
“殿下千歲,千千歲!”
百姓們留著熱淚,拼命的給李恪磕頭。
這一刻,在場的百姓們對李恪發自內心的感謝。
這一刻,李恪就是他們心中的青天大老爺!
百姓們也不知道給李恪磕了多少個頭,有的頭的磕破了。
最后在李恪的勸慰下,百姓們才戀戀不舍的離去。
看著百姓們漸漸離去的背影,李恪突然覺得自己肩上似乎有了千斤的重擔。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將蜀州治理的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不辜負百姓們的期望!
……
等百姓們全部離開。
交代了劉勝一些事情,李恪帶著侍衛先行離去。
李恪沒有返回蜀王府,而是徑直前往蜀州刺史衙門。
在李恪來蜀州之前,蜀州沒有大都督,一切軍政事務都歸刺史衙門處理。
刺史就是蜀州最高官員。
這也是劉忠義在蜀州說一不二的原因。
李恪初來乍到,對蜀州的事務完全不了解。
要想治理好蜀州,就要先了解蜀州。
了解蜀州最快的辦法,就是調閱蜀州事務的卷宗。
沒有耽擱。
李恪騎著快馬,帶著幾名侍衛,很快就到了蜀州刺史衙門。
刺史衙門倒是顯得很威嚴。
只是,此刻衙門的大門緊閉著。
門口也沒有府兵守衛。
在大門一側架著一面鳴冤鼓,鳴冤鼓顯得很舊,周邊都掉漆了。
而且鼓架上也沒有鼓槌。
只是這么簡單一看,李恪就知道,這鼓已經很長時間沒用了。
“看來蜀州刺史衙門,好久沒有百姓前來伸冤了。”
李恪嘴里嘀咕著,隨即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以前劉忠義在蜀州一手遮天,老百姓就算有冤情也不敢來刺史府伸冤。
有劉忠義這樣的惡官在,到刺史府伸冤,沒有結果倒是其次,弄不好還會招來無妄之災。
李恪勒住戰馬,吩咐侍衛:“給我擊鼓!”
“是,殿下!”
一名侍衛翻身下馬,在堂鼓周圍找了一圈,沒有找到鼓槌,干脆抽出陌刀,用刀柄替代鼓槌,猛然擊打起來。
咚!咚!咚!
隨著擊鼓聲響起,頓時吸引了過往的百姓。
他們一個個好奇的看著李恪這一行人。
“這人是誰啊?不要命了?敢在刺史衙門擊鼓!”
“這刺史衙門的鳴冤鼓已經有幾年沒被人敲擊過了!”
“是啊,刺史大人命令過,不許任何人擊鼓鳴冤,誰擊鼓就亂棍打死!”
“這些人是誰啊?好大的膽子!”
“不好了,衙門里面的衙役要出來了,這些人要倒霉了!”
“咱們也離遠一點,免得招來災禍…”
這些百姓剛才沒有在劉府,所以不知道李恪是誰。
不由得替他擔心起來。
根據以往經驗,只要衙門的人出來,這些人就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