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修繕手札
- 青云道士
- 小實巴交
- 1266字
- 2025-02-08 20:27:40
晨光漫過褪色的窗欞,劉歡正在藏經閣整理修繕日志。泛黃的筆記本上詳細記錄著每片瓦當的更換日期、天氣狀況,甚至精確到當日香火收入。這是他三年來養成的習慣——師父曾說“修觀即修道“,如今才知連補墻的糯米漿配比都是學問。
“道長!我的自拍桿不發光了!“陳雨桐舉著恢復正常的粉色桿體沖進來,發梢還沾著化煞池邊的露水,“但是昨晚拍到了奇怪的東西...“
手機視頻里,菌絲消退的墻面上浮現出淡淡刻痕。劉歡摸出師父留下的《營造法式》對照,認出這是“鎮宅二十八宿圖“的標準制式。那些曾被菌絲覆蓋的方位,正對應北斗七星在光緒二十三年的星位。
五金店王老板看著柜臺上的清單直撓頭:“石膏粉、糯米、雄黃...小道士你要開雜貨鋪?“
“補東廂房的墻基。“劉歡點開手機相冊,“您看這裂縫走勢,得先用糯米漿填縫,再...“他突然頓住——照片角落里有塊青磚的紋路,竟與守拙道人筆記中的“地脈符“完全一致。
陳雨桐嚼著泡泡糖湊近:“這不就是普通裂紋嘛?“她隨手在裂縫照片上畫了個愛心貼紙,“加個濾鏡就能當古風壁紙賣!“
少年道士卻已沖出店門。半小時后,兩人蹲在東廂房墻根,看著那塊遍布苔蘚的舊磚——用毛刷清理后,磚面赫然刻著光緒年間的封印日期,以及七道雷紋。
午后的道觀飄著糯米清香。
劉歡按古法熬制三合土,陳雨桐幫忙篩著河沙。“你們道士還要學土木工程啊?“她看著電子版《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咋舌,“這比我們建筑系課本還復雜...“
“去年補屋頂時,我把歇山頂修成了硬山頂。“少年攪動著逐漸粘稠的灰漿,“結果雨季漏水漏得像水簾洞。“他說著指向檐角新換的螭吻瓦當,陽光正將獸首影子投在《日知錄》書頁上。
瘸腿公雞忽然振翅飛上房梁,金羽掃落一卷用油布包裹的冊子。陳雨桐搶先撿起:“《青云觀歷代修繕錄》!這算文物吧?“
泛脆的紙頁間掉出張1953年的收據,記載著采購七口陶甕的花銷。背面用鉛筆寫著:“封鎮之物需避子午線“,字跡與師父的醉后涂鴉別無二致。
暮色中的化煞池泛著粼粼波光。
劉歡對照修繕錄調整北斗七星陣的石樁位置,陳雨桐拿著激光水平儀校準。“左移三厘米...停!“她看著手機上的建筑測繪APP,“現在七處陣眼完全符合黃金分割比例。“
瘸腿公雞忽然對著池水長啼,只見原本渾濁的池水逐漸澄澈,映出漫天星斗。那些曾被菌絲侵蝕的方位,此刻在池面投下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圖。
“原來這就是'天星風水'...“少年恍然大悟。歷代修繕記錄中的方位偏差,實為調整道觀與星象對應的軌跡。師父醉酒時念叨的“斗轉星移修瓦當“,竟是這般含義。
道觀首次迎來香客如織的清晨。
陳雨桐把修繕過程做成vlog發到網上,意外帶火了#古建修復挑戰#話題。劉歡看著功德箱里滿滿的香火錢,終于能訂購專業級的古建修復材料。
“這是你要的明代青磚樣品。“快遞員老周搬來貼滿符紙的木箱,“寄件人還送了本《魯班經》復印件。“
少年翻開扉頁,發現夾著張泛黃的字條:“瓦當本為天門鑰,慎修慎補待機緣。“落款畫著個斗笠簡筆畫,正是五十年代照片里的神秘人輪廓。
瘸腿公雞悠閑地踱過中庭,金羽在晨光中流轉。當它第三次經過新補的瓦當時,檐角銅鈴無風自鳴,奏出《霓裳羽衣曲》的片段——這是唐代道觀晨課的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