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黃亞萍的表白
- 人生:農業強國從1981開始
- 長安夢入
- 2323字
- 2025-03-19 08:40:00
“其實哪有他說的這么嚴重,我就是這幾天剛好有點不舒服而已。
女人每個月總有幾天是這樣的,難免心情有些煩躁。
還有就是這幾天總聽到你的消息,忍不住回想起我們一起在學校時的情景。
那時的生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生氣勃勃,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了激情和夢想。
你知道的,我是很愛好音樂,繪畫的,陳老師也說全班就我和你的手風琴拉得最好,最有唱歌和繪畫的天賦。
可自從高中畢業后,我就沒拉過手風琴了,也沒畫過一次畫。”
高加林也下意識回憶起前身的高中生活來。
因為比較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這個時空70年代后期的高中課程設置,和他讀書時完全不一樣。
除了語文、數學這些文化課外,竟然還設置了相當大比例的體育、美術、音樂、勞動、軍事訓練(學軍)等學科。
高加林前世除了繪圖有點天賦之外,幾乎就是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人,因此反倒對前身的勞動課,和軍事訓練課記憶最深刻。
勞動課又叫學工學農,占用的時間是最多的。
學農主要是拾草積肥,接種和生產菌肥,圈養豬兔,種“試驗田”,農忙時到縣城附近的生產隊幫農民夏收和秋收。
學工主要是到縣里的五金廠、機械廠、農機修配廠這些廠子幫忙,先是幫忙擰螺絲,給工人師傅遞工具打下手。
等到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工人師傅還會讓他們獨立加工、組裝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機械。
比如高加林就和李建強合作,親手鍛打出了兩柄鐵鍬和兩柄镢頭;
又和李建強等十名同學一起,組裝了三臺小麥脫粒機。
除此外,他們還自制過肥皂,活性炭,用自己采購的電子元件和零件,自己動手焊接,組裝過收音機。
前身為什么會開拖拉機?
就是因為高二那年,去縣農機局學習了六天。
只用四天多的時間,前身就掌握了拖拉機駕駛的幾乎全部技巧,無論是轉彎還是下地干活,都比一些老駕駛員做得還好。
到第六天的時候,他甚至還學過一個下午的汽車駕駛。
學軍和后世的軍訓有點像,但內容要更豐富。
多了挖防空洞,拼刺刀,“拉練”(半夜緊急集合,然后急行軍五公里)和“軍事演習”(實彈訓練和搶占高地)這些內容。
總之,那時候的初高中生,基本上就是半工半讀,文化知識比起后世確實很欠缺。
也難怪前身參加高考時,那么容易的題目,才考這么那么一點分。
不過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某些方面的素質,卻遠勝后世的高中生。
而且思想覺悟也都比較高,普遍都有一種浪漫主義情懷。
同學之間談論起未來,想的都不是賺錢養家,而是要如何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事業和四個現代化而奮斗!
現在想來,那還真是一個回不去的,充滿激情和理想的火紅年代啊!
高加林收回思緒,卻并沒有接亞萍的話茬。
“原來是這樣,那你更要去醫院看看了,讓醫生給你開點藥,緩解煩躁,舒緩心情。
亞萍,本來你們兩個人的事,我是不方便多嘴的,但還是忍不住想勸一勸你。
我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覺得非常有道理。
說是人們往往對陌生人更客氣,對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
文章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有恃無恐和欺軟怕硬。
這是在潛意識里認為,即使我對親近的人發脾氣,他們也會包容我,原諒我,不會因此拋棄我。
這顯然是不對的,這樣次數多了,就把真正在乎你的人的心傷了,自己也會忍不住心生愧疚。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傷人又自傷,到最后兩個人活得都不開心,都受折磨。”
這時,高加林用余光掃了一眼門外的碎娃子,有一個竟趁他不注意躲到了窗戶下偷聽。
他對此并不在意,再次看著亞萍的眼睛,十分誠懇地道:“所以亞萍,如果你真的愛克南,真心想和他一起生活。
就請千萬要珍惜克南對你的好,盡量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這樣兩個人才能長久,心情也會更加舒暢。
就拿我來說,你知道我是個脾氣很硬的人,可只要和巧珍在一起,我都是說好‘好好好,我都聽你的’。
其實我也未必什么都聽她的,只不過在說話時我都順著她的話說,事后再跟她慢慢解釋,她也都能理解。
所以我們兩個相處起來就非常融洽,每天都很開心。”
連吃兩波狗糧,黃亞萍再也忍不住了,淚水瞬間奪眶而出,情緒也變得激動萬分。
“加林,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必須跟你坦白,我不愛克南,我真正愛的人是你!”
她這次來找高加林,原本準備了很多話術。
比如前面她說的話,如果高加林問她為什么畢業后就不拉手風琴,不畫畫了。
那她就會說“因為身邊沒有一個志趣相投,懂得欣賞的人,彈琴給誰聽,畫畫給誰看呢?”
接著再說“你到了城里,我很高興,又有個談得來的人了。你不知道,這幾年能把人悶死。
大家都忙忙碌碌過日子,天下事什么也不聞不問。很想天上地下地和誰聊聊天,滿城還找不下一個人!”
然后就可以勾起高加林的回憶,兩個人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像讀書時那樣東拉西扯地談起國際問題。
他知道加林對國際問題是很感興趣的,而她這幾天也做了很多功課,兩人一定會聊得很投機,很興奮。
而這肯定是巧珍不具備的,沒道理她一個沒讀過書的農村姑娘,會知道這么多的國際大事?
再如對高加林一陣夸贊,說他這三年進步真大,一個人研究出了這么多的成果,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然后自然而然扯到自己,說跟老同學一比,自己真是一事無成,當個廣播員,光練嘴皮子了。
接著說:“其實這幾年,我也給地區報投寄過幾篇散文和詩歌,但總是過不了稿。
也不知道是天賦的原因,還是沒有找對方式方法?
加林,你不是研究出一套構建知識體系的學習方法嗎,寫作是不是也能用這個方法?”
然后兩人就能順其自然地談起文學來。
總之,黃亞萍雖然做好了準備,要用非常手段得到高加林。
但她也知道,這種事絕對不能強來,事先還是要拉近一下兩人的關系,增進一下感情。
否則就算最終逼迫加林和自己在一起了,加林也只會恨自己。
哪知加林卻誤會自己愛著克南,還非常誠懇地勸她說:“你如果真的愛克南,就請千萬珍惜克南對你的好。”
更氣人的是,加林還三句話不離巧珍,不停強調他有多愛巧珍。
于是,原本精神就處于激烈動蕩之中,情緒很不穩定的她,瞬間就失去理智破防了,不顧一切地向高加林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