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76 情人的禮物
- 人生:農業強國從1981開始
- 長安夢入
- 2019字
- 2025-03-14 21:22:00
寒暄一番,高加林跟著李建強來到他的臥房。
高加林四處看了看,發現他家明顯比以前富裕了很多,很多家具都是新添置的。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該有的他家都有了。
看來他這三年,特別是他做票販子后,還是掙到一些錢的。
“建強,你家越來越紅火了啊。
你看什么都配齊了,就等一個新媳婦了,怎么樣,有對象了嗎?”
“還沒哩,我媽找人幫我介紹了兩個,人家嫌我沒正式工作,都沒成哩。”
“那是她們的損失,依我看,憑你的聰明才智,還有身上的這股闖勁,你遲早會發大財,有大出息哩。”
“但愿吧,謝你吉言了。”
說話間,李建強摸出一把鑰匙,從柜子里取出一個紙盒子來。
打開,里面是六塊未拆封的,嶄新的手表,還有五張手表票。
李建強把兩張手表票遞給高加林,高加林接了,眼睛卻被盒子里的手表吸引了。
“你這里還有廬山牌手表,而且還是一對?”
“加林,你眼睛真尖哩,才一眼就看到了商標。”
李建強又把兩塊廬山牌手表遞給他。
高加林接過仔細看了一會,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兩塊手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塊廬山牌的女表,造型和顏色比百貨商店里那款海達牌的女表稍差一些。
但勝在這塊女表和那塊男表是一對,一金一白,一小一大,很是相配。
重要的是,高加林前世就是江右人,自小就生活在鄱陽湖邊,廬山腳下。
在前世,他爺爺和爸爸都有一塊廬山牌的機械表。
但等他長大后,生產廬山牌手表的洪都手表廠,早就全面停產了。
現在有機會,他當然也想買一塊。
而且他還知道,這個牌子的手表,質量是完全沒問題的,走的準,防震,不容易壞。
據說洪都手表廠曾經在直升飛機上做過高空試驗,將廬山手表空擲到地面,居然都沒有摔壞。
而且這表賣得還很便宜。
當時盛海牌手表售價是120元一塊,廬山牌卻只要60元一塊,性價比可太高了。
不過這里的便宜,也只是相對來說。
因為這個時代,剛參加工作的正式工人,普遍工資都只有30元左右。
也就是說,一塊廬山表等于剛參加工作的工人兩個月的工資;一塊盛海表,等于四個月的工資。
換算成后世的價格,那就是至少六千元一塊廬山表,和至少一萬二一塊盛海表。
堪稱天價!
之所以這樣,就是這個時代華國的生產力較為落后,輕工業不發達。
導致工業品,特別是輕工業品價格普遍偏高。
“建強,我就要就這兩塊廬山表了,多少錢?”
說話間,高加林直接拆了塑料包裝,裝上表鏈,擰上發條,把那塊男表戴在手上。
別說,還挺好看。
李建強找來兩塊手表的收據,遞給他說:“加林,你眼光真好,這兩塊表剛好一對,你買來結婚再好不過了。
你或許不知道,因為電影《廬山戀》的原因,從去年起,廬山牌的手表在我們秦省賣得有多火?
除了電影的原因,還因為這個牌子的手表,價格只有盛海手表的一半。
但廬山表的品質,其實和盛海表的相差并不大,而且都是十七鉆的。
對于那些不追求的品牌的人來說,廬山表就是最物美價廉,最好的選擇!
這兩塊廬山表,還是我在延州好不容易收到的。
是這樣,我們這一行,手表票這些大件,一般都是按商店售價的15%到20%來收,再加價一倍賣出去。
廬山表在百貨商店賣60元,這兩塊廬山表的票,我是花了24元收的,你給我144元吧。”
高加林知道他說的都是實話,當即從包里數出十七張大團結,遞給他道:“這怎么可以,我怎么能讓你白忙活一場?
我們同學歸同學,生意歸生意,這錢本來就該是你掙的。
你再這樣,我以后有事都不敢再找你幫忙了。”
李建強自然是連連推辭,“加林,你這不是打我臉嗎?
我們四年老同學了,賣你兩塊表還要掙你的錢……”
雙方推辭了三四分鐘,話也越說越重,甚至連“你太見外了,你再這樣就是不拿當同學”;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怕欠我人情,以后我會找你還人情?”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但高加林還是用蠻力,拉著他的胳膊,硬付了170元給他。
丁是丁,卯是卯,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一碼歸一碼。
高加林兩世為人,最不喜歡推來推去這一套,更不喜歡欠別人人情債。
該給的錢,一分也不能少人家。
推辭不過,李建強只得給高加林找了一張車工。
“我是爭不過你了,沒想到三年沒見,你的脾氣還是這么犟。”
高加林嘿嘿笑道:“知道我脾氣犟,那你還跟我爭?
不過你說的也對,我們這么久沒見了,是該找個時間聚一聚,喝點小酒,好好拉拉話。
不過我最近比較忙,等閑下來后,再來找你。
對了,你這里還有其他票吧,我干脆都在你這里買了吧。”
就這樣,高加林又用市場價,在他這里買了很多肉票、油票、本地糧票、布票和棉花票。
有這樣一個票證販子的老同學,倒是省了他的很多事。
交易完畢,兩人沒再多聊,很快一起出了門。
在路上,高加林又主動提醒李建強,說國家正在打擊投機倒把。
建議他最遲干完今年,明年千萬不要再干了,最好現在就收手。
李建強聽了自然是震驚不已,將信將疑。
辭別高加林后,他也無心做生意了,立刻迫不及待地跑到縣文化館的閱覽室,去找高加林說的那的那幾篇報道了。
好在像《華夏日報》、《華夏電視報》這樣的大報紙,閱覽室都是留有存檔的。
很快他就找到了,逐字逐句看完,頓時驚出一身的冷汗。
還好碰到了加林,要不是他好心提醒,明年自己八成要被抓,至少要被判六七年,那自己這輩子就毀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