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想站著把錢掙了
- 人生:農(nóng)業(yè)強國從1981開始
- 長安夢入
- 2191字
- 2025-04-17 08:45:00
高加林想了想道:“第一,瓜子售價必須完全遵守我們制定的指導價,不能高也不能低。
第二,你店里只能賣我們高家村出產(chǎn)的瓜子。
哪怕我們的瓜子賣光了,也不能賣其它瓜子,更不能買來其它瓜子冒充我們的瓜子。
第三,前三個月可以先貨后款,就是說我們先把瓜子給你,等把瓜子賣掉了再付錢,一個月結(jié)一次賬。
三個月后,如果你還想繼續(xù)合作,就必須要貨到付款,現(xiàn)錢交易。
不過如果瓜子賣不出去,你可以找我們退貨。
第四,進貨數(shù)量要由我們決定,不是說你拿著錢想進多少就進多少。
而且你只能在店里賣,不能跑到其它地方去賣?!?
“瓜子是要我去高家村拿貨,還是你們送貨上門?”余衛(wèi)國只問了一個問題。
“送貨上門,結(jié)算也在你店里?!?
“成,我都答應(yīng)。”
余衛(wèi)國想也沒想道:“高老師您說的這四個條件,其實對我都沒有損失。
瓜子放在店里賣,我也不要做什么,也沒有壓貨的風險。
高老師您這是照顧我,讓我白拿10%的利潤哩?!?
高加林笑笑,既不居功,也不否認。
他早就想過了,單靠自己和高家村的村民,是不可能賣掉這么多瓜子的,所以必須讓別人幫著賣。
也必須讓渡出部分收益,人家才會盡心幫他做事。
不過在清泉縣,卻有點特殊。
因為他親自下場做營銷和本人超高人氣原因,珍珍香瓜子在這里肯定會賣得非?;鸨?。
所以讓余衛(wèi)國幫著賣瓜子,確實跟給他送錢差不多。
他能第一時間想明白這點,也算自己沒看錯他。
因為中午還要請楊所長吃飯,高加林沒有再和他多說什么,轉(zhuǎn)身回到大堂,把十九塊五的工錢給了巧珍。
然后高加林又寫了一個清單,拿了兩百塊錢給她,讓巧珍午飯后就去購買香料,和煮瓜子、炒瓜子的工具。
而他自己則要去要去洽談生瓜子采購,燃料和水泥采購,還有瓜子包裝袋的印刷生意。
兩世為人,高加林還是第一次做生意,也是第一次和人談生意,而且是在酒桌上談生意。
因此一路上,他都在腦海里做著各種推演預(yù)案,想著接下來要怎么說服楊所長低價把瓜子賣給自己。
按張克南所說,當成積壓的臨期產(chǎn)品降價銷售,這當然是最好的結(jié)果。
以賣給副食公司,每斤五毛七的進價賣給自己,這個也還不錯。
怕就怕對方要按七毛四的對外銷售價跟自己談,或者趁機向自己索要好處,那自己就要費不少口舌了。
哪知見到張克南后,才知道他早為自己安排好了。
為他的事,張克南特意回家給他拿了兩張茅臺酒的酒票,兩張牡丹煙的煙票。
還告訴他:“按道理糧管所積壓的5、6噸生瓜子本來就是要降價出售的,賣給誰都是賣。
說不定他現(xiàn)在正著急把它賣出去哩,你要買這是幫了他的大忙。
但你主動請他喝酒,還一下要買一萬斤生瓜子。
情況就變成了你在求他,你急他不急。
我給你準備這幾張酒票、煙票,就是有備無患。
如果他有要好處的意思,你就把酒票和煙票拿出來?!?
“這個我懂。”
高加林點頭表示理解,畢竟這時候社會風氣就這樣。
在原著里,他正是這種不正之風的受害者。
而且這幾年在馬店小學教書,這種事他也算見得多了。
就說知青返城吧,自從政策放松后,一些不符合條件的知青為了回城,可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前身的一位前同事,就是在今年四月份才回的城。
這兩年多,前身可沒少聽他痛罵其他送禮托關(guān)系的知青,和那些收禮才肯辦事的干部。
高加林無意評價這其中的是非曲直,他只是很可憐那些被拋棄的妻子、丈夫和孩子。
但理解歸理解,兩世都沒送過禮的他,對送禮這種事還是有點抵觸的。
何況自己堂堂穿越者,不但熟知歷史大勢,擁有上帝視角,更手握一個身體強化的金手指。
靠著這些,難道還不能站著把錢掙了嗎?
“不過我覺得,這禮能不送還是不送吧。
本來是清清白白,互惠互利,再正常不過的生意,一旦送了禮,就成行/賄了。
而且我買這批瓜子,最終也是高家村的社隊企業(yè),省里不久前,不是下達了通知,要幫助社隊企業(yè)解決所需物資嗎?”
見他點頭,張克南正準備再諄諄教誨,告訴他等下送禮要怎么送,說話不能太過直白,讓對方產(chǎn)生壓力。
最好說酒票和煙票是別人送給你的,但你不會喝酒,煙也戒了,所以就借花獻佛轉(zhuǎn)贈給他。
哪知高加林卻根本不接酒票和煙票,而且根本不打算送禮。
張克南愣了一下,一臉正色道:“這怎么能算是行/賄呢?
這只不過是增進感情的禮尚往來而已,我們又沒讓他做違反原則和紀律的事。
還有,你千萬不能拿省里的通知說事,幫助就是可幫可不幫,就算要幫,也不是一定要幫你對吧?”
高加林不好反駁,只是道:“禮尚往來也不一定要送禮呀?
更別說這件事對雙方都有好處,對他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上面又有政策支持,用得著送這么貴重的東西嗎?
這幾年我雖在鄉(xiāng)下教書,但這四張酒票和煙票有多珍貴,我還知道的。
只怕對你來說,也很難弄到吧?
為了我的事,你還真是舍得!”
說起來,這時候的茅臺酒是真便宜,才八塊錢一瓶,牡丹煙大概五毛多一盒。
如果能敞開了買,高加林手里的錢,完全能買一房間的茅臺。
但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憑票供應(yīng)的年代。
像茅臺這種頂級名酒,根本不是底層老百姓能接觸到的,哪怕有錢也買不到。
因為有資格享受茅臺供應(yīng)的人,顯然不是缺錢或者在乎錢的人。
哪怕自己不愛喝酒,手上空閑的茅臺酒票,也不會拿到黑市上去賣,而是作為人情送給親近熟悉的人。
張克南道:“你說的都對,只是你不知道這個楊所長,背后別人都叫他死要錢。
你說這樣的人,想讓他幫忙辦事,不給他點好處行嗎?”
“既然這樣,那我不求他就是,實在不行,我這次就少買點,只買一千斤。
也不要他降價,只就按五毛七的價格來收,或者每斤加三分錢,湊個整六毛一斤。
然后我再跑一趟草原,只要我找到新的貨源,那著急的就不是我,就該他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