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紅巖湖畔的二胡之約》

《紅巖湖畔的二胡之約》

在紅巖湖畔,有一片黑松林,黑松林的深處,有一座十里亭。這里,是二胡愛好者們心中的圣地,是他們聚集進行藝術交流和創作的天堂。

老楊是這里的常客,他那把二胡已經陪伴了他大半輩子。琴身是棗紅色的,琴筒上的蟒皮有著獨特的紋路,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他每天都會早早地來到十里亭,找個靠湖邊的位置坐下,先輕輕擦拭他的二胡,然后調音。

這天清晨,陽光透過黑松林的枝葉灑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老楊像往常一樣來到十里亭,剛坐下不久,就聽到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他抬頭一看,是年輕的阿強。阿強背著他那把嶄新的二胡,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楊叔,您今天來得可真早啊!”阿強一邊打招呼,一邊在老楊旁邊的石凳上坐下。

老楊笑著說:“阿強啊,這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來這兒能多練會兒,靈感也多些。”

阿強點頭稱是,他打開二胡盒,取出二胡,說道:“楊叔,我最近練了一首新曲子,想給您聽聽,您給指點指點。”

老楊眼睛一亮:“好啊,年輕人就是有沖勁。”

阿強擺好姿勢,開始拉奏起來。他拉的是《賽馬》,那激昂的旋律仿佛把人帶到了廣袤的草原上,駿馬奔騰,騎手們奮勇爭先。阿強的手指在琴弦上飛快地跳動,二胡發出清脆而有力的聲音。老楊閉上眼睛,沉浸在這充滿活力的音樂之中。一曲終了,老楊睜開眼睛,贊許地拍了拍手。

“阿強啊,你這曲子拉得很有激情,不過在一些滑音的處理上還可以更細膩些。”老楊認真地說。

阿強虛心地聽著,不斷點頭:“楊叔,您說得對,我回去一定好好練。”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十里亭的人越來越多。有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李老師,他是一位音樂學校的二胡教師;還有頭發花白的趙奶奶,她拉二胡純粹是為了打發晚年的時光。

李老師一來,就和大家分享他最近對二胡教學的一些心得:“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啊,對二胡的理解太淺了。我們要讓他們從二胡的歷史開始學起,了解這門樂器背后的文化底蘊。”

趙奶奶笑著說:“李老師啊,你說得有道理。不過對于我們這些老家伙來說,就是圖個樂子,把心里的感情通過二胡表達出來就夠了。”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這時,一位穿著一身素色旗袍的女子走進了十里亭。她叫曉萱,是一位二胡新秀,在一些小型的二胡比賽中嶄露頭角。她手里拿著一把精致的二胡,琴桿上鑲嵌著幾顆淡藍色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曉萱微微欠身,向大家問好。然后她輕聲說:“我最近創作了一首曲子,想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眾人都安靜下來,期待地看著她。曉萱深吸一口氣,開始拉奏。她的曲子旋律舒緩而悠揚,如同紅巖湖的湖水一般平靜而深邃,又像是黑松林里的微風,輕輕拂過人們的心間。

老楊聽著聽著,不禁感嘆:“這曲子真不錯,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

阿強也被深深吸引,他說:“曉萱姐,你這曲子太有感覺了,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

曉萱放下二胡,緩緩說道:“我經常來這紅巖湖畔,看著這湖水,這松林,心中就有了靈感。這里的寧靜和美麗,讓我想要用二胡來表達我的感受。”

大家聽了,都深有感觸。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能在紅巖湖畔的十里亭找到這樣一片藝術的凈土,是多么的幸運。

午后,陽光變得更加熱烈。但十里亭內因為有黑松林的遮蔽,依然涼爽宜人。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討論二胡的各種技巧。

李老師拿起自己的二胡,示范道:“你們看,在拉揉弦的時候,手指的力度要均勻,不能忽大忽小,這樣出來的音才會圓潤。”

阿強在一旁認真地模仿著,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李老師的手指,努力想要掌握這個技巧。

趙奶奶則在一旁講述她小時候聽二胡的故事:“我小時候啊,在村子里,有一位老爺爺會拉二胡。每到傍晚,他就坐在村口的大樹下拉二胡。那時候,二胡的聲音就像有魔力一樣,能把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吸引過去。”

大家都沉浸在趙奶奶的故事中,仿佛看到了那個充滿田園氣息的村莊,和村口拉二胡的老爺爺。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紅巖湖上,湖水被染成了一片橙紅色。十里亭內的二胡愛好者們也準備結束這一天的聚會。

老楊站起身來,看著大家說:“今天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啊。在這里,我們不僅交流了二胡的技藝,還分享了彼此的故事和情感。這十里亭啊,真的是我們的天堂。”

眾人紛紛點頭。阿強說:“楊叔,明天我們還來。”

老楊笑著說:“來,當然來。只要這十里亭還在,我們就一直來。”

隨著大家的離去,十里亭又恢復了寧靜。只有那湖中的魚兒偶爾躍出水面,發出輕微的聲響,仿佛在回味著這一天的二胡之音。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十里亭里的故事也在不斷地延續著。無論是春夏秋冬,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二胡愛好者們總會來到這里,在紅巖湖畔的黑松林十里亭,奏響他們心中的旋律,分享他們對二胡藝術的熱愛。

有一天,一場暴雨席卷而來。紅巖湖的水位迅速上漲,黑松林里的一些樹木被大風刮倒。大家都擔心十里亭會不會受到影響。第二天清晨,雨過天晴。老楊第一個趕到十里亭,當他看到十里亭依然完好無損時,心中松了一口氣。

不久后,阿強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他說:“楊叔,我聯系了一些熱愛二胡的企業家,他們愿意出資修繕十里亭,并且在周圍種上更多的樹。”

老楊聽了,十分高興:“阿強啊,你這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這樣一來,我們的十里亭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里亭煥然一新。周圍的黑松林更加茂密,亭子里還增添了一些關于二胡文化的裝飾。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個大型的二胡藝術交流活動在十里亭舉行。來自各地的二胡愛好者們紛紛趕來。十里亭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和悠揚的二胡聲。

老楊站在亭中,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個小小的十里亭,承載著太多人的夢想和情感。它不僅僅是一個交流和創作的地方,更是二胡愛好者們心靈的歸宿。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年輕的二胡愛好者不斷加入。他們帶來了新的思想,新的演奏風格。十里亭里的藝術氛圍也變得更加多元。

曉萱在一次交流活動中說:“我希望我們能把十里亭的二胡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二胡,喜歡二胡。”

阿強積極響應:“我們可以制作一些關于十里亭二胡文化的視頻,發布在網絡上。”

大家紛紛行動起來。不久后,關于十里亭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隱藏在紅巖湖畔黑松林里的二胡愛好者的天堂。

歲月流轉,老楊的身體漸漸不如從前。但他依然堅持來到十里亭,哪怕只是坐在那里聽聽大家拉二胡。

阿強、曉萱等年輕人對老楊格外照顧。他們知道,老楊是十里亭的元老,他見證了這里的發展。

在一個寧靜的夏日午后,老楊在十里亭里聽著二胡聲,緩緩閉上了眼睛。他走得很安詳,仿佛是在二胡的旋律中進入了另一個美好的世界。

老楊的離去讓大家悲痛不已。但大家知道,老楊的精神會一直留在十里亭。

在老楊的葬禮上,阿強拉奏了老楊生前最喜歡的曲子。那悠揚的二胡聲在空氣中飄蕩,仿佛老楊還在大家身邊。

后來,為了紀念老楊,十里亭里設立了一個小型的紀念館,里面陳列著老楊的二胡和他的一些照片。

十里亭繼續見證著二胡愛好者們的故事。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會被這里的氛圍所感染,被這里的故事所打動。

在這個充滿喧囂的世界里,紅巖湖畔的黑松林十里亭,依然是那片寧靜而美好的二胡藝術的天堂,不斷孕育著新的藝術生命,傳承著二胡文化的火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上思县| 平顺县| 宁明县| 竹北市| 邢台市| 襄汾县| 麻栗坡县| 红河县| 北流市| 呼玛县| 开远市| 尉氏县| 怀化市| 保德县| 静宁县| 梁河县| 桂东县| 南靖县| 合江县| 保山市| 伊宁县| 苏尼特左旗| 区。| 岳阳市| 阿巴嘎旗| 静安区| 墨玉县| 察哈| 兴国县| 望江县| 抚远县| 上林县| 四会市| 岐山县| 赣州市| 龙海市| 康保县| 舒兰市| 乳山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