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過年
- 大明:朕真不想做皇帝啊
- 再叢中笑
- 2047字
- 2025-04-22 23:34:44
“恭喜皇爺,賀喜皇爺!”
王振老臉上堆滿了笑,朱祁鎮(zhèn)挑眉看了王振一眼:“有什么可賀喜的?
年年都有這一天,只是這年過得也太沒意思了些!”
而王振此時則笑的更加夸張,眼睛幾乎都瞇成了一條縫:
“老奴可不是賀喜陛下又長了一歲,畢竟在老奴這個年紀(jì)來說,過年可沒什么喜慶的,就是過一年就又老了一歲,也不知道還能為陛下效力幾年!”
朱祁鎮(zhèn)似乎并不在意王振這番頗為晦氣的話,只是微微搖了搖頭:“你雖老了,但就算是硬挺,也得給朕挺上幾年。
如今朕可離不開你!
對了,你剛剛說恭喜朕什么來著?又有什么喜事了?”
王振臉上滿是討好的笑容:
“陛下難道沒看見嗎?
這外邊好大的雪,宮人們剛剛掃完了一層,便又落了一層!
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今年下了這么大的雪,肯定是個豐收年,咱大明肯定也能好好過上一年!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啊!
一定是陛下之勤奮感動了上天,所以上天才讓咱們大明有個豐收年!”
聽了王振這話,朱祁鎮(zhèn)也笑了起來:“你這老東西,就是會說好話!”
王振倒也不在意朱祁鎮(zhèn)如何說,他理解朱祁鎮(zhèn)這個人的性子,最是好大喜功,不管是誰的功勞,死命往他身上攬就是了。
王振臉上笑容便像一朵綻放的菊花一樣愈發(fā)燦爛:“老奴冤枉啊,這一年以來,陛下勤政愛民,咱大明百姓的日子是一日超過一日!
這是整個大明都看在眼里的事兒,可不光是老奴看見了!
如今一看,更是老天爺都看見了,這是賞賜陛下呢!”
“哈哈,還是你會說話,今日高興,你說,想讓朕賞你些什么?”
王振此時裝作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隨后過了一會兒才說道:
“老奴得陛下重用,且屢屢賞賜,說起來倒是不缺什么了。
只是老奴我今日斗膽想請個恩榮!”
“哦?什么恩榮,你且說來!”
“今日不是除夕嗎,老奴家中也沒了其他人,每年都是孤苦伶仃的,老奴想向陛下求個恩榮,今日守歲時能留下老奴在身邊伺候,老奴便喜不自勝了!”
王振能坐到今日這個位置上,你可以說他蠢,說他壞,但唯獨有一點,他絕對善于討朱祁鎮(zhèn)的歡心。
其實王振就算是不說,朱祁鎮(zhèn)也會留下王振在守歲時伺候,但是王振這么一說,卻更加顯得他足夠忠誠,知進退,懂分寸。
果然,聽了王振這話,朱祁鎮(zhèn)更是開心不已:“好,朕今日便給你這個恩榮!”
“老奴謝恩......”
除夕夜,整個京城都陷入到了節(jié)日的愉快氣氛當(dāng)中,不管是皇帝,官員,還是普通百姓。
京城的百姓大多不靠天求活,其中有小部分做些小買賣,大部分都依附于京城的權(quán)貴之家。
對老人來說,如此大的雪他們一輩子也沒見過幾次,也就看個稀奇。
對于孩子來說,這么大的雪更是沒見過,縱使一個個凍得臉蛋發(fā)紅,也絲毫不知疲憊的在外面瘋跑。
各種顏色的煙火在京城上空炸開,整個京城都籠罩在節(jié)日的歡騰之中...........
離京城不過上千里地的山陜之地,此時的氣氛則顯得有些凝滯。
漫天的鵝毛大雪隨著如同刀子般的西北風(fēng)落下,相比于家人的開心,已經(jīng)在地里刨了一輩子食的王老漢此時卻是格外沉默。
他依稀記得,他小時候也同樣是這么一場大雪,地里的麥苗都被凍死了,那一年,他們家里顆粒無收。
他那時還小,只記得他依稀是有個姐姐的,但是自從那場災(zāi)荒之后,就沒有了。
不是家里沒有糧食,而是他的父親舍不得將寶貴的糧食給他姐姐。
到現(xiàn)在他都記得,姐姐臨死的時候還惦記著想吃一口飯。
那只如同地獄惡鬼般的手,抓住了他的手,哀求著給她一口飯吃。
但是他沒有說話,就像是被什么將嘴給糊上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步也動不了。
他一直不想承認(rèn),別人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誰都想活命,誰也不想死。
王老漢對于那年大災(zāi)的記憶,到了今天已經(jīng)有些記不清楚了,但是他能清清楚楚的記得,最后姐姐的尸骨被隔壁的鄰居要走了,至于干了什么,他不清楚,只知道那天他聞見了一股肉香味兒,很香很香的一股肉香味兒,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從他姐姐開始,他的奶奶,他的娘親一個個都在那場大災(zāi)當(dāng)中離開了。
王老漢卻并不怨恨他的父親,因為到了最后,他爹也活活餓死了,將最后的一點糧食留給了他。
那個災(zāi)年之后,整個村子的人幾乎換了一茬,如今村子當(dāng)中的人大多都是災(zāi)年過后又遷過來的。
不過說起來他也算是因禍得福,因為當(dāng)年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地也大多都成了無主的。
他當(dāng)年緩過來之后,便種了不少地,收留了一個逃難過來的女人,有了自己的家。
“爹!你干啥呢?快來吃飯,都等著你呢!”
王老漢正沉沉的想著,他的兒子過來打斷了王老漢的沉思。
王老漢勉強應(yīng)答了幾聲:“吃飯....吃飯好...吃飯....”
只是王老漢剛剛坐在桌子上準(zhǔn)備吃飯,便看見外面一個老婦人領(lǐng)著一個小姑娘冒著鵝毛大雪在外面站著。
王老漢透過窗花看了半天,那人影也只是在窗子外面來回徘徊,遲遲也不進來。
兒子看見這一幕皺了皺眉頭:“她們怎么又來了?把咱們家當(dāng)成善堂了?”
兒子媳婦也皺了皺眉頭:“我去把這老東西趕走,大過年的非得來找不痛快!”
王老漢此時卻嘆了口氣:“算了,大過年的。
二兒媳婦,去給她裝上半斤糧食,讓她們回家吧!”
二兒媳婦此時卻一副不太服氣的模樣:“爹,人家都說了,救急不救窮!
她們家又沒了頂梁柱,只剩個老不死的和個賠錢貨!
咱們何必給她們糧食呢,咱家也不是多富裕,給了她們咱們夠吃嗎!
就算是住咱家隔壁,咱們也沒必要養(yǎng)著她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