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云中監正,姜尚丞相
- 封神:截教聞仲,請諸圣出局
- 言瘋魔
- 2678字
- 2025-03-03 00:15:00
大商國主相迎,玄都也未顯姿態,下了云頭,扶手與君同行。
亞相比干,下大夫夏招,膠鬲,太史令辛甲,祖伊隨侍,相談甚歡。
步于朝歌大道之上,周邊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興致高昂。
玄都觀朝歌百姓富足之姿,心中無不感嘆,若是人族疆域皆是如此,其樂何悠。
怕只怕戰事再起,又要使百姓疾苦,岐山鳳鳴,到底是人族之興,還是百姓之殤。
玄都大法師被迎入城內,敖廣才來行禮。
“見過諸位師祖,見過師尊。”
金靈,龜靈,三霄娘娘等人不愿多理俗世,應了聲,便歸朝歌新衙,御術臺去了。
截教萬仙齊齊出世,入朝歌,盡入法之三門,民生祀,勇武司,御術臺。
助大商風調雨順,兵強馬壯,設有督查之所,使望氣之術,觀大商暗垢,若有罪實,隨即鏟除,毫不留情。
由金靈圣母為首坐鎮,多寶道人弟子火靈圣母,趙公明弟子姚少思,陳九公等門人執掌。
人賢文廟由亞相比干主導,為首任廟祝,諸多大賢輔助,為蒼生筑基底蘊,使大商文運鼎盛,助社稷安康。
欽天監由于姜尚隨聞仲出征,監正一職空缺,三皇司倒是最安穩之處,國運昌盛,玄鳥常存,三位圣皇亦可親督。
此七年,朝歌大變,轄制四方疆域,皆在蒸蒸日上,東南疆域亦有改善,只西北二域滴水不進。
了然一切后,聽敖廣再開口。
“師尊,岐山突生異象,有鳳鳴嘹吟,玄鳥反應甚是巨大,欽天監來報,有王命二分,東西對立之勢。”
聞仲皺眉,心中細算此時形勢,已然不復量劫軌跡,還需從長計議。
“此事為師明了,可曾呈稟朝堂,與大王知曉。”
“尚未,方才有訊來報,西北二處蠢蠢欲動,并無平叛之戰,好似聯手,有同仇敵愾,硬憾朝堂之勢。”
“姬昌此賊,果然包藏禍心,且隨為師稟報大王,決議此事?!?
“是,師尊。”
聞仲一行人也步入朝歌,隨眾臣直往宗祀,人道雙碑之處。
成湯宗祀此時已改為大朝廟地,凡有重大朝事,便在此召開朝會,好使三皇司決議。
此刻玄都大法師入了此處,見香火之力濃郁到極致,人道清風拂面而過,氣運浩如煙海。
人道雙碑雄武矗立,其上閃爍人道光輝,真乃人族圣地,此處昌盛不敗,西岐以何為底氣起勢。
拜過三皇圣相,唱了頌詞,諸臣落位,玄都與帝辛并坐其上,便見聞仲到來。
帝辛下座急迎,緊握聞仲雙手,面露喜色。
“太師,此去七年,終得回歸,真是喜事?!?
“老臣此去七載,未理國事,毫力未出,還請大王恕罪?!?
“太師哪里話,若非太師請出諸位仙長,助吾大商,豈有如今盛景。”
卻見聞仲面容不定,開口道。
“大王,怕是盛景不長,又有禍事起,岐山鳳鳴,天下大變,西伯候姬昌與北伯候崇候虎胞弟崇黑虎聯手起叛,大商西北疆域危矣?!?
帝辛聞言大驚,諸臣也是面色大變,魯雄老將軍性烈,怒罵道。
“當日四大諸侯入朝歌,本將便觀姬昌假情假意,虛偽善袖,如今果然生此禍事,真是悔不當初,留此大患?!?
亞相比干也出列稟道。
“如今吾大商朝運蒸蒸日上,大王勵精圖治,勤政親賢,姬昌主理一番疆域,到底是何野心,竟在此時反叛,致百姓于疾苦之中?!?
諸臣議論紛紛,俱是咒罵之言,只伯邑考聞言,垂首不語,面色羞愧。
“事已發生,乃不可避之禍,吾等當議此事何解,才是正途?!?
武成王黃飛虎出列,上稟道。
“姬昌受重任,平定北地之亂,如今不但未果,反而自身也叛,如此大惡,不可姑息,當發兵討之。”
這幾年大商兵馬受勇武司調教,習得戰陣無數,又有技巧造物相襯,更立術法詭擊,輔以軍編,戰力增長迅速,正要在此時驗證成果。
帝辛也是面色陰沉,七年來,他將舊恥銘刻心間,一絲不敢懈怠,誓要立政造福大商百姓。
如今效果顯著,百姓安居樂業,朝運蒸蒸日上,卻出如此叛逆,實在令其惱火,遂開口道。
“吾大商正歷昌盛,如此狼子野心之輩不可姑息,諸臣,可有人獻策,當如何解決此事?!?
諸臣皆將目光看向聞仲,大商盛景與其細細相關,雖七載未臨朝堂,但聲威猶在,當出首言。
聞仲見諸臣如此,也不推辭,此事內情紛雜,牽制諸天仙神,只靠凡俗之策,確實無法解決根本。
“老臣以為,大商盛世來之不易,吾等當先固牢內事,才可無后顧之憂,再發兵分制,逐一擊破。”
“有何奇策,還請太師速速道來。”
聞仲正襟肅容,開口道。
“如今盛世之途已現雛形,吾等當定其大向,不可動搖,此時玄祖回歸,助吾人族,大商度此劫難,還請玄祖坐鎮三皇司,總理國議之策?!?
玄都本以為到了朝歌,只等觀大局變幻,再無他事,沒想竟又被聞仲架上火盆。
眼見諸臣齊齊恭禮,齊聲高喝。
“恭請玄祖坐鎮三皇司,督大商國策。”
玄都大法師無奈,只得順從開口。
“可?!?
“有臣姜尚乃大才,將隨吾出征,欽天監監正一職為大王耳目,不可空缺。
當有德行高尚,福德深厚之人擔任,老臣保舉府內賢士,云中子任此要職。”
諸臣聞言,亦無反對,云中子早年便來紂王宮贈巨闕神劍,后又親身參與宮內除妖,實乃高德之仙,他等自無異議。
“只是老臣之言分量不足,還要勞煩玄祖,大王親身開口,此事可定矣。”
玄都眼皮又是一跳,感覺聞仲給自己挖的坑好大,且又往上填了一鏟土,拍的嚴實。
不但把自己圈進大勢,還要自己去挖元始師叔墻角,若將來元始師叔追究起來,怕是要受責難不小。
但此事已不可置疑,朝堂一心,皆以此為策,玄都為人族玄祖,也不好推辭。
心中甚至有念,反正自身已入甕中,不如再拉下水一人,也好作伴。
亞相比干此時開口。
“欽天監前監正姜尚大才,當擔重任,不可無職,顯吾朝堂無禮,不重賢明。
其朝可為肱骨,戰可為將帥,真乃全才,可位至丞相,才好不埋沒其才。”
姜尚在后聞言,心花怒放,簡直不敢相信耳中之音,沒想他已銘心證道,卻還能有如此回應,真不負他赤裸上陣,以命相博。
聞仲不言,只等帝辛決議,他與姜尚走的極近,此時開口,怕不是要把朝局變成一言堂。
帝辛也覺姜尚雖為老朽,其性卻盛青壯,當可重用,但丞相之位實在要緊,賢相商容自戕之后,一直空缺,今日群臣共議,當可任之。
“事關大商朝堂棟梁,不知玄祖可有他議。”
帝辛試探性的問詢玄都大法師之意,卻見其閉目端坐,淡然開口。
“此乃國祚之議,吾插不得手,非是涉及仙道運數,一切皆由國君做主?!?
見玄都對朝政確無干涉之意,截教眾仙也是非到不可地步,不生任何異議,帝辛安心不少。
“下詔,敕封姜尚丞相之職,領臣首之職,為吾大商盡職盡力?!?
姜尚聞言,心中大喜,急急出列下拜。
“謝陛下賞識,臣定赴湯蹈火,用命助吾大商千秋萬世,昌運連綿?!?
姜尚得了丞相之職,還有后事要言,只聽聞仲繼續說道。
“西北二地皆有勢起,西疆之域有吾大商雄關阻擋,當一時無礙。
請大王下旨,使南伯候鄂崇禹陳兵西南,震懾姬昌,北地災患久矣,當平亂在先。
老臣請,左軍上將軍魯雄坐鎮后方,武成王黃飛虎,率大軍進駐陳塘關,東伯候姜桓楚引大軍側應。
老臣回歸北海,整軍再戰,兩面夾擊,速平此亂。”
帝辛,眾臣聞言,皆以為有理,便允諾此事。
“太師之策甚好,如此大勢可定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