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歌新立,君臣交心
- 封神:截教聞仲,請諸圣出局
- 言瘋魔
- 3070字
- 2025-02-22 00:19:25
金鰲島事了,聞仲師徒三人一路疾馳,速歸朝歌。
敖廣見聞仲面色不虞,時時沉思不語,不由開口。
“師尊,可是遇有難事不決,弟子可能為您分憂。”
被一言打斷,聞仲才回過神來,輕嘆口氣。
“此次歸朝,為師便有要事出行,朝歌需人鎮守,迎接教內諸位師叔降臨,助吾大商興盛。
此謀由你而生,便由你代替為師立身朝歌,督朝綱,輔君王,還可親近人道香火,取功德,解你龍族之孽。”
敖廣聞言一怔,并未念及自身,而是關心的問道。
“師尊,此去可是兇險異常,可需弟子相助。”
“不必,有哪吒陪為師前去即可,為師之身微末爾,大商人族才為重心。
萬萬不可在此時出紕漏,否則你我之謀前功盡棄,劫氣纏身,恐為灰灰而去。”
見聞仲如此肅容,敖廣也是心中一沉,頓覺此事關系重大,不敢掉以輕心。
“弟子謹遵師尊之命,師尊可還有交代,敖廣定不敢有絲毫懈怠。”
“為師此去不知多久可歸,敖廣你要緊盯西伯候姬昌,鎮壓北地之事。”
“難道其有逆亂之心。”
聞仲遙望岐山方向,量劫將至,大勢洶涌,到時岐山鳳鳴一起,姬昌不想反,也不得不反。
“師尊,那伯邑考是否需要。”
想起伯邑考,聞仲也不知是何感受,只是嘆息搖頭。
“邑考雖以孝立名,但心有大義,自是不會同流合污,不過到時命數如何,怕是難測。”
敖廣與哪吒聞言,俱是沉默,他等雖只與伯邑考接觸尚淺,卻也知其乃翩翩君子,胸襟坦蕩蕩,乃可交之人,但奈何身不由己,天數不由人。
路歸朝歌,聞仲直入成湯宗祀,正有百官熱論朝綱,朝歌百姓欣欣向榮。
亞相比干,跪坐于帝辛之側,有清風拂過,玄鳥輕鳴,二人頓感朝歌氣息之盛,細瞇雙目,舒暢萬分。
眼見聞仲虎步而來,帝辛急忙側身,避開正面。
比干啞然失笑,起身迎向聞仲。
“太師,此番出行,可是大有收獲,為吾大商帶來福音。”
聞仲與諸臣見過禮,才說道。
“正是如此,吾師門不日便有諸位師伯師叔出世,助吾大商風調雨順,兵強馬壯,再興人族之盛。”
比干,黃飛虎,魯雄等人聞言,眼前一亮,急急拉過聞仲之手,共坐于雙碑之下。
“太師,圣人座下諸多仙神紆尊降貴,降臨朝歌,真乃吾族之幸,只是此道何解,還請太師指教。”
“世有大難將起,吾師門心生憐憫,故使門人入世,助吾人族抵御天災人禍。
到時各有分工,文可治世,授受吾族風調雨順,崩山裂石,開辟水道之法。
武可強國,授吾族仙家戰陣,攻伐無雙之道,平內患,御異族,本朝當有開疆拓土之不世之功。
更有奇技淫巧,機關之道傳下,可解百姓之苦,一人更可抵百工。”
諸臣激動不語,但眼中皆是現出向往,沒想如此盛世,竟誕于成湯三十代君,他等正可得此殊榮,留不朽之名。
比干此時也激動地渾身顫抖,花白胡須亂顫。
“上仙何時降臨,吾等定聽從順命,皆由上仙做主。”
黃飛虎,魯雄等武將也是附和,順意點頭,到時大商軍力再上一層,輔有仙神之法相助,可破萬敵。
到時玄鳥戰旗飄揚新拓之地,外患皆除,是何等無上榮耀。
聞仲卻是一把抓住比亞略顯消瘦的手掌,沉聲道。
“此一時彼一時,本朝乃吾人族之興,一切皆要順吾族之意,三位圣皇降下人道雙碑,正是此意。
吾教師祖亦是如此,切記不可主次顛倒,若被有心人圖謀,怕又要禍亂朝綱,興百姓之苦。”
此言出,比干震驚,胸間玲瓏生輝,黃飛虎,魯雄,諸臣百官,皆露驚訝之色。
仙凡同處,竟以人族為先,此乃洪荒先例,人族從未有過之盛世。
人道雙碑亦是震動,玄鳥歡欣雀躍,翩翩而舞,香火春風拂過,慶朝歌城將之盛起。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太師,吾族興盛,皆你之功,此舉當可留史清名。”
比干大笑不止,枯槁的手臂重重的握住聞仲之手,眼中閃過淚芒。
大商禍去,竟還有如此興盛之機,那些歸去的忠賢,想必地下亦可安心。
諸臣也是心中有感,紛紛向著聞仲行禮,成湯國運頓時涌動,功德加注聞仲之身,人道雙碑震動不止。
偉業之上,有篆文凸顯,人族先師聞仲,引無上之力,助人族百業興盛,當為不世之功。
諸臣見此偉業錄于人道雙碑之上,頓時驚喜,此乃三位圣皇認可之功,人道有感所發,實在令人艷羨不已。
姜尚盤坐占星臺,親見功績刻錄人道圣碑之上,幻想有朝一日,其名也列于其上,當可為族譽,他姜氏一族,先祖有榮。
“恭賀太師圣碑留名,當傳萬世,人族永記此恩。”
聞仲苦笑,揮手推辭,此事說到底并不為他之所想,乃敖廣之言,他實在受之有虧。
只是此去武夷山兇吉未料,他無心糾纏,便交代起后事。
“諸位賢臣,本座不日便要離去,為防事有變故,便留弟子敖廣在朝歌與師門交接其責。”
敖廣聞言,出列恭禮。
“東海敖廣,見過諸位賢臣。”
眾臣早見其面,知其乃勇武非凡之輩,遂也回禮,聞仲接著道。
“本座走后,本朝當為此策立新衙臺,還要亞相,武成王,魯老將軍,諸位賢臣費心。”
“此乃吾等分內之事,太師言重。”
“為民當設民生祀,督管百姓生計。
成軍當設勇武司,練兵強將,興吾大商軍力。
得授術法者,當歸御術臺所制,敢興風作浪,殘害無辜者,皆受裁決。
集吾族大賢立文廟,傳蒼生學問,賢與法當并駕齊驅,但若有妖言惑眾,思維偏激者,當盡除之。
欽天監總轄全局,宗祀立三皇司裁定,由商之玄鳥,人道雙碑,三位圣皇決議大策,當無偏頗。”
諸臣見聞仲所言條理順暢,環環相扣,皆是敬佩不已,再次恭禮稱賢。
“亞相,你乃國之肱骨,人族棟梁,此事便托付與你,使你受累。”
比干卻是將手一揮,紅光滿面。
“此乃吾人族興盛之計,干愿獻身,為大商,為吾族盡力。”
寒暄一時,諸臣皆散,去做準備,聞仲盤坐帝辛身旁,嘆息一聲。
“陛下,如今可感吾朝歌盛世之風,何其順暢也。”
聞仲開口,正應其言,有清風拂過,吹動二人須發,氣息中正,實在令人爽利。
帝辛沉醉其中,卻被聞仲之言澆一盆冷水。
“但也只朝歌爾,吾大商版域萬里,有諸侯八百之地,大多凄苦,內憂外患甚重,已累大商社稷危矣。
諸臣不知詳盡,陛下當銘刻于心,大商基業搖搖欲墜,吾族命運握與他人之手,若還不爭,怕是只得淪為傀儡,受他人擺布。”
帝辛聞言,忽的站起,怒目圓睜,君王霸氣驟然炸裂,怒發沖冠,人道威嚴升騰。
“何人敢竊孤之江山,人族基業,孤當舉全族之力,剿殺之。”
聞仲見帝辛如此,才有君王之威,不由的點點頭。
“陛下稍安勿躁,此事涉及無上,不可盡言,但陛下心內當有危機,且不可再行昏事,否則吾大商,吾人族真要沉淪深淵,不可自拔。”
聽聞仲如此說,帝辛想起之前所行昏聵種種,渾身氣勢再次泄盡,又要落下。
卻被聞仲扶住,其力強悍,不容反抗,即便帝辛天生神力,也擋不住分毫。
“陛下,勢起便不可再落,成湯國運皆系于王之一身,陛下雄起,吾族便有明燈,陛下心頹,吾族危矣。”
“孤之過,罄竹難書,難以洗凈,實在無顏再面百官,天下百姓,如此不賢,豈可以罪身再居高位。”
卻見聞仲手上勁力加大,為帝辛再次撐起威嚴。
“正要陛下自悔之心,勵精圖治,福澤天下,待得舊罪得贖,天下歸心,自有人皇至寶,軒轅劍賜下,助大王一統四海。
到時賢德并世,功績動天,得稱人皇之號,陛下,便連如此野望也無,真是成湯所傳之君否。”
“太師,你。”
帝辛面生怒意,他為嫡,才有大位傳下,如今遭疑,即便對聞仲再敬重,也難抑心火。
只是話未說完,聞仲手中勁力又大一分,將帝辛壓制,低聲道。
“陛下,老臣此去,生死未知,若不得而歸,陛下請牢記今日之怒,不可再生頹勢。”
帝辛聞言一驚,心中怒火頓時煙消云散,焦急開口。
“太師,既知如此,為何還要前去犯險。”
卻見聞仲松開帝辛,大步而出,朝歌之風拂過,其身衣袍烈烈,豪言頓出。
“為大商之盛,吾族之興,不得不去。”
“太師。”
“還請陛下牢記,老臣此去,君無賢名,無論老臣是魂歸故里,還是親身而至,金鞭必落陛下之身。”
帝辛見聞仲遠去身影,眼前不由模糊,頹勢盡散,君王威嚴自生,帝音隨風而蕩,有玄鳥送行。
“太師且放心前去,待回歸之時,大商必為鼎盛,孤為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