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1V1對戰訓練,通常用來模擬實戰,旨在培養球員單打以及單防的能力。
所以,會有一定規則限定。
比如說只允許最多3次運球,低位和肘區進攻限時5秒,三分線外接球進攻限時8秒。
不過,高中生不具備職業球員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技巧。
如果完全按照美式單挑的規則來辦,那么場面會非常難看。
由于技術能力不足,特別是缺乏穩定的投籃能力,即便是11分的局,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投不進,運球又因為高強度的身體接觸容易丟,那么請問該如何進球得分?
頻頻打鐵,得分困難,雙方陷入苦戰。
直至十幾二十分鐘后,體力消耗嚴重,其中一方因為體力不支落入下風,防守質量大幅度下滑,才能分出勝負。
而這樣一來,單挑測試的不是球員的單打能力和防守能力,而是更看重個人體力方面的優劣。
為了能夠實現單挑訓練該有的效果,此次馬龍跟加西亞進行單挑,史密斯教練特意取消了運球次數的限制。
不過,進攻時間限制依舊保留。
至于進攻發起點,則在三分線外。
畢竟高中生,通常不具備背身單打的能力,那么用低位和肘區檢驗馬龍的身體素質和單打能力,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反觀,進攻從三分線外發起,就很容易看出馬龍的持球能力、跑跳能力,以及籃下終結能力。
再結合加西亞不俗的單防能力,史密斯教練能夠更清晰的判斷出馬龍在新生隊到底處于什么檔次。
“馬龍,你先進攻!”
史密斯教練想要測試的人是馬龍,自然讓馬龍先拿球攻。
對此,加西亞也沒什么意見,主動站到罰球線前,嚴陣以待。
“你準備好了嗎?”
馬龍接過史密斯教練傳來的球,對加西亞發起問候。
只見加西亞邁開步子,扎穩馬步,屈髖降下重心,眼神堅毅,冷漠不語,看上去像個防守悍將。
“裝高手,不說話是吧?”
馬龍心中鄙夷,但手腳的動作卻也認真起來。
馬龍沒有三威脅試探,直接選擇交叉步持球突破。
畢竟現在連中距離都不穩,更遑論直接干拔投三分了。
關于這一點,人家加西亞也清楚。
這倒也不是馬龍太菜,如今這支新生隊,不止馬龍沒三分,即便是擔任首發的白人后衛,也不具備穩定投進三分球的能力。
對于高一、高二球員來說,投三分是個力氣活!
真正具備投籃天賦的高中生,通常到了高三、高四才能真正掌握三分球這項技能。
“太慢了,就這水平也敢挑戰我?”
在馬龍變向突破之后,加西亞立刻橫移上前,緊貼馬龍的身體,然后就準備掏球,破壞馬龍這次進攻。
然而,就在加西亞伸手之際,馬龍似乎早有預判,提前手腕夾球,并且主動將手肘抬起,與加西亞的胸口發生接觸。
上一秒,加西亞還在鄙夷馬龍爆發力不足,被他那么容易就橫移跟上了。
下一秒加西亞就胸口一悶,眼前一黑,緊接著砰——的一聲摔在了地板上。
與此同時,馬龍卻搶先一步擠開加西亞跑到籃下,然后起跳完成上籃。
“馬龍1分!”
史密斯教練示意馬龍得分有效。
加西亞聞此卻惱羞成怒,立刻從地板上爬起來:“教練,他帶球撞人,并且使用了手肘!”
“你先伸手侵犯了他的圓柱體,你掏球的動作太隨意了,那是一次糟糕的防守,下次別這樣了。”
史密斯教練迅速指出加西亞的防守問題。
持球人突破行進間防守球員不能伸手掏球是基本原則,一伸手必然侵犯持球人的圓柱體。
通常,防守突破就是緊貼身體,給足對抗。
一只手可以搭人腰上,但不能發力,防守經驗豐富的可以隱秘的拉拽下衣服。
另一只手高高舉起,防止持球人突然急停投籃。
有人或許會問,比賽里為什么可以面對面搶斷,或是背后掏球?
這是主要是考慮比賽流暢性,而且必須確保沒有身體接觸才不犯規。
持球人反應過來,主動用輔助手夾住防守人的手,也會判防守人犯規。
這一次馬龍雖然有意肘子開路,借此獲利。
但加西亞沒有提前站定建立圓柱體,反倒伸手入侵馬龍的圓柱體,跟馬龍的身體軀干和手臂進行接觸,那自然屬于自己找罪受,原告變被告。
不過,對于這個判罰,加西亞顯然是非常不滿的。
帶著憤怒投入到接下來的防守回合,很快馬龍又結結實實的給他上了一課。
“啊,好痛,他的肘子怎么那么重?”
加西亞感覺胸口的肌肉好像被撕裂了,肺部似乎也受到了重創,差點無法呼吸。
“教練,馬龍犯規了,馬龍犯規了,這不是正規的籃球動作!”
“對啊,教練,他不是來打籃球的,他在用骯臟的動作傷害加西亞!”
“教練,這不公平!”
看到加西亞在馬龍鐵肘之下吃大虧,墨西哥裔又開始抱團聲援,甚至試圖對史密斯教練施壓。
馬龍聞此反倒笑了笑,卻也不辯解什么。
犯規了?不是來打球的?或許吧!馬龍不介意別人怎么看待他。
總之,馬龍態度很堅決,只要加西亞防守不提前站定,就堅決肘子開路,撞翻他!
當然了,即便加西亞提前站定,確立了圓柱體,馬龍該肘還是要肘!
大不了被判犯規,交換球權罷了。
加西亞被馬龍連續肘擊,馬龍就不信加西亞在忍痛和體能耗費嚴重的狀態下,下一次進攻一定能夠得分。
只要加西亞打不進球,馬龍就又能持球進攻,借機肘擊加西亞。
直至加西亞不敢在馬龍面前怒目相對,亦或是被肘擊倒地后短時間內無法重新站起來,馬龍才會收手。
什么叫有仇必報,什么叫殺雞儆猴?這就是!
借助這次機會,馬龍必須要告訴隊內其他人,他可不是好惹的。
只要前面結下了梁子,馬龍必然會找機會了結恩怨。
“不錯,不錯。明明體重差了將近30磅,馬龍的身體對抗能力反倒更強。
馬龍的性格也很強硬,遭遇困難非但不服軟,反倒越戰越強。
我喜歡他的性格,他會成為我需要的球員!”
馬龍的出手狠辣,史密斯教練看在眼里。
以史密斯教練的人生經歷來看,現階段的馬龍也確實需要發泄情緒、發泄壓力。
所以,史密斯教練沒有制止馬龍的報復行為,也沒有打斷馬龍借機施壓的計劃,反倒在一旁默默欣賞起來。
天才,在任何地方都很吃香,在任何地方都有優待。
當然,前提是展露出天賦,展露出價值。
此前馬龍不在史密斯教練計劃中,主要還是馬龍的身子骨太單薄了。
明明是5英尺9英寸的身高,卻只有120磅。
在史密斯教練看來,馬龍至少要增重到170磅,才有資格成為球隊正式球員,然后登陸正式比賽。
只是沒想到,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在馬龍身上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馬龍不但長高了2英寸,還增重了將近30磅。
在史密斯教練計劃中,接下來一周時間,馬龍再增重個10磅,差不多就能適應正式比賽的對抗了。
誰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墨西哥裔球員抱團抗拒馬龍,而馬龍借機提出單挑,進行反擊。
球員有脾氣,有爭勝心,對教練而言,非但不是什么壞事,反倒是好消息。
所以,史密斯教練非但沒拒絕,反倒借助跟馬龍身高差不多的加西亞,作為磨刀石,磨礪馬龍。
只是,連史密斯教練也沒料想到,馬龍的身體素質那么出色。
真正打過球都知道,遇上比自己更重,或者更高的球員有多難打。
而今天,馬龍非但克服了與加西亞將近30磅的體重差距,還在加西亞比較占優勢的身體對抗上,徹底占據上風。
并且進一步結合籃球技術,硬生生的將加西亞給打爆了!
“龍哥,我喊你一聲龍哥,你能接受嗎?”
單挑尚未分出勝負,已經看清楚形勢的陳軍,就像個狗皮膏藥一樣黏了上來。
很顯然,已經得到史密斯教練認可的馬龍,不會一直擔任球隊的替補,而是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沖擊球隊首發的地位。
幾分鐘前你肘我,教訓我,是我不知好歹。
現在知道你肘功那么厲害,將墨西哥裔打得屁滾尿流,我還不來抱大腿,那就純屬腦子有問題。
俗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杰。
新生隊里就兩名“亞裔”,同時又都是中國留學生,人家墨西哥裔都能抱團,他們倆為什么不能抱團取暖。
“小軍,現在知道錯了?”
“龍哥,之前是我不懂事,還請你多多包涵?!?
“那行,之前的事我就當忘了?!?
馬龍笑著回道,之前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