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岳飛: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
- 覆宋:從單挑水滸英雄開始
- 半縷春風
- 2243字
- 2025-03-04 06:30:00
沒有人膽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
斬立決,夷三族!
這六個字對于群臣的威懾太大了,他們不是急公好義,妄圖青史留名的諍臣,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小命。
至于那些為了能夠在史書上留一筆,甘愿諫言而赴死的人,或許有,但很顯然不在析津府的朝堂內。
“得陛下如此禮遇,趙某定不負所托。”
走到堂下,趙權前面不遠處,大奧野身著龍袍(遼承漢制),身后跟著手捧托盤的司禮太監。
“趙先生,這是本朝定國劍,望先生執此劍,斬妖邪,定社稷,還遼故土!”
說著,大奧野從司禮太監的托物盤上,取過一把帶有劍鞘的八面漢劍,雙手捧著,送到趙權跟前。
遼國承漢制,習漢俗,早在北宋搞出什么龍頭鍘,狗頭鍘之類監督權力的器物之時,遼國便學著宋朝,在析津府的行宮內,鑄造了一把類似職能的定國劍。
只可惜劍是鑄好了,但一直都沒有發揮作用罷了。
大奧野也是繼承皇位之后,無意中在行宮內,發現了這把定國劍。
于是靈機一動,直接拿出來送給趙權,以便趙權能夠更加方便的在析津府內行事。
嗆啷——
趙權當堂拔出寶劍三分,劍身摩擦劍鞘的金鐵之聲,刺的不少大臣壓根發酸,心底一寒。
不愧是九族嚴選之物,這把定國寶劍雖然鑄造之后就一直沒有使用,但是現在拔出一看,劍身依舊寒光凜冽,銳意十足。
“當真是一把好劍!”
“只是未曾飲血,暫且還是死物而已。”
趙權意有所指說完,手中寶劍入鞘,雙手環于胸前,走到原先位置,便不再言語。
不少人聽到了趙權言語之中的深意,不由得暗暗抹了把汗。
到底是能夠殺得金人大將落荒而逃的狠人,現在稍微露出三分銳意,就有人開始慌了神。
離了朝堂,趙權便回到了臨時居所。
“兄長!恭喜兄長大志得酬!”
剛一進門,岳飛幾人便一臉喜色的圍了上來。
“你們……聽到了什么?”
“兄長,城里張貼官家榜文的牌樓處都貼滿了詔書!”
“說兄長救皇帝有功,又輔佐新皇登基,遼國馬上有戰事了,所以新皇請兄長掌了遼國軍權,來幫助遼國渡過難關!”
岳飛和他的小伙伴都很興奮。
畢竟都是十七八歲,正是向往建功立業,能夠名垂青史的熱血的年齡,自家的兄長做到了,他們自然從心里仰慕。
“不過是剛踏出第一步而已!”
趙權沒有忘乎所以,他很清楚接下來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完成。
“你們跟我來!”
一行人來到居所,趙權望了一眼阮小七,后者立即會意。
“將軍放心,這府邸宅院百米范圍之內,已按將軍吩咐,都一一排查過了,沒有暗哨和監視耳目。”
趙權聞言,點了點頭。
“我等現在得了析津府的軍權,算是完成了當初定下‘謀得遼國家底’目標的第一步,不過眼下局勢愈發緊張,諸位務必與我勠力同心,方可成事!”
岳飛、武松、楊再興幾人相互看了看,隨后神色莊重的點了點頭。
“請兄長放心,我們必然竭盡全力,共謀大業!”
“既然如此,接下來的一些安排,你們務必聽好。”
趙權說著,從懷里摸出鶻字軍兵符,交到了岳飛手里。
“這是遼人最為豐厚的家底,皮室軍精銳!此軍營號為鶻,是昔年遼國舉全國之力,養成的騎兵之王,可惜如今只剩六千鶻字軍!”
“鶻字軍乃是重甲騎兵,一人雙馬,人馬皆著重甲,若于平原戰陣之中沖鋒,有挾山倒海之勢,威不可當!”
“析津府東路,是金人東進,首要攻破的第一防線。這里我便將東路軍和六千皮室軍交予你指揮!”
“近期金人應當不會東進,但不可不防,所以這析津府東路防務,便交予你來統領!”
岳飛雖然年輕,但是年輕不應該是限制他的原因。
更何況這位可是貨真價實的‘克金大佬’!
要不是隊友反方向拖后腿,然后十五投,哪怕隊友掛機,岳飛或許都能帶他們絕地翻盤!
所以在選擇抵抗金兵東進的策略上,趙權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岳飛,并且將手里目前最精銳的軍隊,都交給他來統領。
歷史上女真南下入侵南宋,他們的重甲騎兵就是吸收了遼人的皮室軍,才慢慢發展成型的。
不然從白山黑水里走出來的野豬皮,哪有本錢玩得起重甲騎兵?
即便如此,岳飛后來對戰女真重甲騎兵‘鐵浮圖’‘拐子馬’的時候,依舊戰績斐然,現在讓他提前擁有屬于自己的重甲騎兵,趙權很是期盼岳飛接下來有什么表現!
岳飛手里摩挲著這枚中間雕刻著一只雄鷹的骨制兵符,心里騰起一股無雙銳意。
雙目火熱的看著趙權,神情有些難以遏制的激動。
自己果然沒有跟錯人!
不過才初出茅廬而已,兄長就對自己委此重任,將手里最珍貴和最重要的軍權交給自己,這才是自己所仰慕的兄長啊!
“兄長放心,鵬舉必不負所托!只要我尚在一天,定不讓金賊東進寸步!”
趙權點了點頭,然后看向武松、楊再興師徒。
“武松、楊再興!”
“我任你師徒二人為西路渤海軍都統,領西路軍,鎮守北方防務,且需要隨時與我統領的南路軍南北策應,共同抵御宋人北上!”
武松和楊再興兩人立即拱手應承。
“請將軍放心,我等必定盡全力以赴!”
安排好三路大軍,趙權看向阮小七。
“析津府之內,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小七兄弟折返登州一趟,打通登州與幽州海路,實現兩地互通!”
阮小七聞言,先是起身離位,然后躬身一拜。
“將軍無需客氣,喚我小七便是!只是不知將軍需要小七何時動身?”
“時間不等人,越快越好!幽州如今馬上就要成為主戰之地,各項物資務必保證充裕!打仗打的是消耗,幽州雖富,但也經不起長時間戰爭損耗。
所以我等務必趁早打通幽州與登州之間的海路通道,屆時戰起,便可借幽州之財,換登州之物!
除此之外,登州林將軍和楊郡丞,還可利用所獲幽州之財,建設登州軍,壯大我等在登州駐扎的暗中力量!”
武松、阮小七、楊再興等人聽聞趙權之言,只覺得這個方法很妙。
不過岳飛的心里卻是無比震驚。
好一個一石三鳥之計!
既得了遼析津府的軍權,又能借登州之物養幽州之戰,還能夠讓登州的暗中力量,得到幽州財物的滋養,乘勢崛起。
兄長,這也在您的算計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