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援軍的趕到,戰場上的局勢瞬間發生了變化
這支援軍人數眾多,且裝備精良,一加入戰斗便如洶涌的浪潮一般,朝著北方游牧部落的軍隊席卷而去
援軍的將領一聲令下,士兵們整齊劃一地舉起弓弩,朝著敵軍密集處射出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那箭雨遮天蔽日,讓游牧部落的騎兵們根本無處可躲,又有不少人慘叫著中箭倒下
趁著敵軍慌亂之際,援軍迅速向前推進,與前方苦戰的大宋騎兵和守關將士們會合
游牧部落的首領們見狀,心中大驚,他們深知再這樣僵持下去,自己這方必敗無疑,于是紛紛呼喊著讓士兵們且戰且退
可大宋的軍隊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將士們士氣大振,乘勝追擊
騎兵們在前方沖鋒,步兵們則緊跟其后,形成了一個嚴密的攻擊陣型
在追擊的過程中,大宋軍隊不斷利用戰術配合打擊敵軍
騎兵們時而分散開來,從不同方向包抄敵人,將那些企圖逃竄的游牧騎兵驅趕回大部隊,然后再集中力量沖擊他們的陣形
步兵們則手持長槍、盾牌,步步緊逼,遇到敵軍的反擊,便迅速用盾牌組成盾墻進行防御,隨后用長槍刺出,殺傷敵人
而游牧部落這邊,在慌亂的撤退中,許多士兵開始自亂陣腳,原本還算有序的隊伍變得混亂不堪
一些戰馬相互碰撞,將騎手甩落,后面的騎兵又來不及收住馬蹄,造成了更多的傷亡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可戰場上的廝殺卻并未停止。大宋軍隊點燃了火把,在火光的映照下繼續追擊敵軍
那星星點點的火光在草原上移動,仿佛是死神的使者在步步緊逼
經過一夜的追擊與戰斗,到了黎明時分,北方游牧部落的軍隊已經被打得潰不成軍,死傷大半,剩余的殘兵敗將們拼命朝著草原深處逃去
大宋軍隊雖然也有不少傷亡,但取得了這場邊境保衛戰的重大勝利
消息傳回京城,百姓們再次歡呼雀躍,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將士們的英勇事跡。參禾更是龍顏大悅
下令對參戰的所有將士進行重賞,陣亡的將士家屬也得到了豐厚的撫恤,讓他們的生活無憂
在戰后的總結會上,將領們紛紛表示,這場勝利得益于提前的布局、各部隊之間的默契配合以及將士們的英勇無畏
不過,也從中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騎兵在長途奔襲后的耐力問題,還有步兵在應對敵軍騎兵沖擊時的應變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加強等
參禾聽取了眾人的意見后,當即下旨,讓兵部會同軍中的能工巧匠們,一起研究如何改進戰馬的馬具以及騎兵的裝備,以增強騎兵長途作戰的能力
同時,加大對步兵的訓練強度,模擬各種敵軍騎兵沖擊的場景,讓步兵們能更加熟練地應對不同情況
而在北方草原上,那些遭受重創的游牧部落一時之間再也不敢有南下侵犯大宋的心思了
各個部落內部紛爭不斷,有的部落首領因為這場慘敗被族人趕下了臺,部落陷入了混亂與動蕩之中
不過,也有一些部落首領不甘心失敗,他們一邊休養生息,一邊暗中派人去聯絡其他一些對大宋虎視眈眈的勢力,企圖聯合起來,再次對大宋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大宋國內在經歷了這場大戰后,也更加重視邊防的建設
除了繼續加固邊境的關卡堡壘、擴充軍隊之外,還開始在邊境地區推行屯田政策,鼓勵百姓前往邊境開墾荒地,種植糧食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邊境地區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又可以讓邊境的人口增多,增強當地的防御力量
在文化方面,那些參與了邊境保衛戰的將士們的故事被文人墨客們寫成了詩詞、話本,在民間廣為流傳,激發了更多年輕人的報國之志
不少年輕人紛紛投身軍旅,希望能像那些英雄一樣,保家衛國,為大宋的安定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外交上,大宋將此次北方游牧部落的進犯之事告知了周邊的友好國家,那些國家紛紛表示愿意與大宋站在一起,共同應對可能出現的威脅
有的國家還派遣了軍事顧問來到大宋,交流軍事經驗,共同探討防御外敵的策略
就在大宋積極籌備、應對各種潛在危機之時,南方沿海地區卻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一些神秘的船只頻繁出沒在近海,似乎在窺探著大宋的海防情況,一場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