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否則......
- 秦時:朕不是天下共主
- 冬瓜戰(zhàn)寶
- 2222字
- 2025-04-25 00:08:18
理論上。
趙國只要再堅持十幾年,再堅持一代人,就足以恢復(fù)長平之戰(zhàn)被殺神白起硬生生打斷的脊梁骨。
只是正史上十幾年過去,秦國都一統(tǒng)了,根本沒給趙國一代人十幾年時間恢復(fù)被打斷的脊梁骨。
然而那是正史。
秦時屬于架空。
雖然自從天開辟七國商道。
用三白一茶收割七國財富。
但另一方面。
天創(chuàng)造出來的三白一茶,也是在增長七國的國力,尤其是對于趙國這種非常有戰(zhàn)爭潛力的國家而言,三白一茶作用太大了。
就像是天一開始也只有一兩艘大船,趙國一開始也只是掠奪一兩個部落,如今趙國幾乎都快把草原一半的部落納入了掌控。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
秦國一統(tǒng)天下的難度大了一倍不止。
但天相信這絕對攔不住秦國的嬴政。
因為趙國即使真的恢復(fù)了長平之戰(zhàn)時期的國力。
但也遭不住戰(zhàn)國第一戰(zhàn)神郭開給自己人捅刀子。
有時候。
不怕敵人強大到絕望。
就怕隊友背后捅刀子。
.......
又是幾十個呼吸過去。
周圍人一直都在忙碌。
“五千汗血寶馬和三千頭牛,一萬頭羊,吾估價五萬萬三千萬刀幣,有無異議?”
齊國官員首先計算出趙國商人的牛羊馬總價,這得益于稷下學(xué)宮就坐落于齊國,諸子百家論道圣地,所以齊國官員各方面水準都在百越官員之上。
同時作為齊魯之地,這片土地的文學(xué)思維一直很濃郁,乃至于后世都是考公圣地,這片土地上的人,對于考公有著其他地域之人無法想象的執(zhí)著。
“五千汗血寶馬和三千頭牛,一萬頭羊,估價三億五千萬天元通寶,有無異議?”
百越官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連續(xù)大批量的計算,在沒有計算器的時代,只能用算盤一點點計算,還是有些耗費心力的。
不過這也是百越官員能力問題,不夠熟練使用算盤,因為理論上,算盤的數(shù)位擴展,原理上無上限,可實現(xiàn)無限位數(shù)計算。
也就是說。
這不是算盤算不出來。
而是人自己算不過來。
甚至連最基礎(chǔ)的十三檔算盤都擺弄不明白,只能用腦子死記硬背那些枯燥的珠算口訣。
至于珠算口訣倒不是天提前搞出來的東西,這玩意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基礎(chǔ)了。
諸子百家時期。
孔子、老子、墨子、莊子、列子,荀子........百家人才就像是不要錢的蓬勃爆發(fā),后世在跨入工業(yè)革命之前,史無前例思想大爆發(fā)時期。
也是諸子百家,為后世奠定了幾乎兩千年的基礎(chǔ),哪怕工業(yè)革命之后,諸子百家兩千年的思想文化,也不代表就徹底淪為了無用之物。
而且據(jù)天所知。
如今很多諸子百家的傳承和后世區(qū)別很大,有部分雷同,有部分失傳,還有部分諸子百家傳承,根本就是被后世某些朝代惡意扭曲了。
也就是意外重生或者穿越來到了這個時代,天才能看到?jīng)]有失傳,也沒有被后世朝代修改的諸子百家傳承,這對他個人的幫助非常大。
如果說重生或者穿越之前的天,最多只是能手搓機器人這種水準。
那么現(xiàn)在的天只要基礎(chǔ)條件足夠,甚至能手搓漫威里面的鋼鐵俠。
不過還是那句話。
基礎(chǔ)條件,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后世那種基礎(chǔ)條件,天也沒有能力建立整個工業(yè)體系和科技體系,他能手搓機關(guān)獸已經(jīng)算是動手能力強了。
除非天長生不死,擁有多到根本用不完的壽命和時間,否則他不可能浪費自己一輩子大好時光,全部都犧牲在科技和工業(yè)體系建立之中。
.......
“二位大人,在下無異議,隨時都可以交易。”
趙國商人拱了拱手,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異議。
一方面。
瑯琊港口握在齊國手里,貨物握在百越手里。
是趙國求著百越和齊國,不是反過來求趙國。
另一方面。
就是齊國和百越估價也還算公道。
沒有刻意在估價上面故意打折扣。
“很好,對比貨物總價,估價溢出部分,你是打算補齊貨物,還是要折算部分估價?”
齊國官員感覺自己問了一個早就知道答案的問題,但這是天的要求,規(guī)矩必須到位。
無規(guī)無矩。
隨心所欲。
這是為官的大忌。
也是天所厭惡的。
“大人,此行無額外采購要求,在下愿折算部分估價,還望大人應(yīng)允!”
趙國商人自然不可能再把千里迢迢拉來的牛羊馬再帶回去,雖然也剩下沒多少。
但把這些剩下來的牛羊馬,再次千里迢迢拉回去,糧草花費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
至于留在齊國。
等待明年交易。
這也是一件麻煩事。
還不如直接折算了。
“既如此,不知你是要折算齊國的刀幣,還是要折算百越的天元通寶?”
齊國官員期盼的望著趙國商人,雖然他不認為會趙國商人會選擇只能在齊國使用的齊國刀兵,但他還是不想放過推廣齊國刀兵的想法。
然而讓齊國官員失望的是,趙國商人目光一直都在百越官員這邊,對于他期盼的眼神就當(dāng)看不見,哪怕他再怎么用眼睛暗示都沒有用。
“大人,在下愿意折算天元通寶!”
趙國商人恭敬對著百越官員拱了拱手,對比只能在齊國本地使用的刀幣,他自然還是更為喜歡這種能買到三白一茶以及各種物資的天元通寶。
也就是百越距離中原七國有些遠,還被楚國擋住了,只能通過齊國這個渠道通商,怕是天元通寶早已經(jīng)替代了如今七國那些亂七八糟的貨幣。
不過即使如此。
趙國商人發(fā)現(xiàn)這些年下來,齊國瑯琊這邊很多黔首,都已經(jīng)默默用起了實際價值更有保障的天元通寶,而不是啥都買不到的齊國刀幣。
隨著時間推移,趙國商人可以想象,以三白一茶的基礎(chǔ),百越這才鑄就沒幾年的天元通寶,早晚會無形之間替代七國那些雜亂的貨幣。
無他。
就算你拿著秦國的半兩錢,當(dāng)世最強之國的貨幣,也很難在他國使用。
可天元通寶就不一樣了,由于七國商人常年通商,到處都認這個貨幣。
可惜。
如今中原七國除了少部分人注意到了這種變化。
大多數(shù)人對于貨幣上的變化還是沒多大的感覺。
因為就連七國黔首自己,有時候都分不清到底哪種錢幣,才是自己國家的貨幣,甚至有個別黔首,直接把天元通寶當(dāng)成了自己國家的新型錢幣。
七國貨幣,種類繁多、形狀各異、材質(zhì)不一,且沒有統(tǒng)一的匯率標準,也就是黔首確實是沒什么錢,大部分黔首一輩子都是王公貴族的附屬品。
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