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完善練兵計劃
- 大明徽商,縱橫四海
- 西襄子
- 3124字
- 2025-03-10 21:46:04
書硯站在遠處,遠遠看著自己大哥跟二公子單獨相談,十分擔心他們兩人會因為自己的事爭吵起來。
但看到最后,他卻發現兩人竟是一副相談甚歡的樣子。雖然他聽不到兩人在說什么,但從他們的神情態度上,卻能明顯看出來。甚至到最后,兩人還抬起手交握了下,一起開心大笑。
書硯不由瞧得大是愕然,不過他雖然不知道兩人到底談了什么,但能看到兩人這般握手言和,他也是跟著十分開心,同時心中暗自松了口氣。
兩人能談的這么開心,應該就代表自己的事沒問題了,不必非被大哥逼著回家,可以繼續留在公子身邊。
給人當下人,聽人使喚,被人呼來喝去,當然不是什么好事,沒人會心甘情愿去做奴仆。
書硯一開始純粹就是為了錢,他在江宅管吃管住,又有每月一兩銀子的月錢。既能給家里減輕負擔,少了一口人吃飯,還能夠力所能及的幫襯家里。為此被人使喚,受些氣也不算什么。
不過這幾日跟在江河身邊,他卻發現二公子性子溫和,從不亂發脾氣,對他也很好,偶爾還會給他些賞錢。而且二公子才學過人,學問淵博,懂得許多以前他聽都沒聽過的東西與知識。
他感覺這幾日跟在江河身邊,還能夠學到許多東西,比如他現在就學會了制作肥皂。還會削竹筆、燒炭筆等,還有句讀的符號。
所以現在要讓他離開江河身邊,回家去讀書,他還真有些不舍。在他這個年紀,卻是不免覺著讀書頗有些枯燥的,哪里有跟在二公子身邊有趣。
待大哥與二公子結束談話走過來后,書硯立即迎上去期待地問道:“大哥,你可是愿意讓我留下了?”
江天一道:“也罷,便待你契約期滿再說。不過你以后留在漢生身邊,還是需抽空讀書,不可荒廢了學業。”
書硯聞言,連忙答應一聲。隨后才意識到什么,不禁驚訝地瞧向兩人。才這么會兒功夫,大哥與二公子居然已親近到互稱表字了嗎?
江天一笑了笑,道:“我與漢生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不過你既已擅自作主,簽了三年的契約。在此期間,便還需謹守主仆尊卑,不可失了禮數與規矩。”
“大哥你放心,這我自然知道。”書硯又連忙答應道,“在這三年里,我便只是二公子的小書童書硯。”
江河道:“也不必如此,我既與你大哥相交,以后私下無人時,你喊我聲二哥也是成的。”
江天一肅然道:“不可,禮不可廢,規矩就是規矩。你若在他面前壞了規矩,以后在其他下人面前還如何立威。玉不琢,不成器。他還年少,吃些磨難也不是壞事。”
江河聞言,也覺著江天一說的在理,何況這是人家對自己弟弟的教育方式,他也不好太過插手干預。眼見對方這般堅持,他便順勢點頭道:“也罷,那就聽文石兄的。”
這時丁氏已從自家院子里取了別院的鑰匙出來,又過來向江河見禮道:“二公子請先到我家院中稍坐,別院久未來人,我先開了門帶人去灑掃一番。”
“也好。”江河答應一聲,也不嫌棄,就先去了江大中的院子里等候。而且他此時剛跟江天一談妥“入伙”之事,也打算接下來再好好跟江天一聊聊他對以鏢局名義練兵的計劃。
江天一剛在江大中的院子里吃過午飯,也是熟門熟路。他們家里卻是跟江大中家的關系較近一些,算是拐著彎的親戚。
他今日從績溪回來,路過此處,本來確實只是進來歇下腳,討口水喝。但丁氏眼見快到了中午,便熱情地留了他一起吃飯。
江天一卻不過,便留下一起吃了,這才在吃飯閑聊時,從丁氏口里得知了自己弟弟的事。并且也是因為他留了下來,才能剛好碰到此時前來西甲莊的江河與弟弟。
否則的話,他本還是打算吃完飯先回江村,然后回村問過母親與族學那邊,等問清楚具體情況后,再打算去江宅找弟弟。
由江天一在前帶路,進了江大中家的院子后,江河但見這座院子里也開墾了幾塊小菜地。這些就屬于是江大中自家種的了,不算在田莊的出產里。
眼下這座田莊田的大部分人家,也都是這種模式,都會在院子里劃分幾塊或多或少的菜地,平日自家吃用。
說是田莊,其實跟鄉下的普通百姓家房子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整座田莊外面,還圍起了一圈約丈許的圍墻。
而鄉下的大部分村落,則基本都是大敞著,并沒建成塢堡村寨的模式,圍有高墻護欄。
其實整個江南地區的大部分村落,也多是如此。自從大明開國以來,江南地區已經承平甚久,也就嘉靖年間鬧過十幾年倭寇,但也多是侵襲沿海地區。
反而北方一直不太平,始終面臨邊患威脅。所以北方地區,尤其是接近邊關的地方,大多數村落都是建成了塢堡模式,有寨墻守護,甚至有些村子里也有自發訓練的鄉勇。
所以各地方有民間鄉勇這事,其實并不算太犯忌,只要你不是一直擴大規模,以及私自造甲造弩等犯禁的武器,只說是附近有匪盜出沒,村子不太平,要結寨自保,都不算太大問題。
但徽州因其獨特的地形,處于群山包裹之中,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未有戰亂,附近也沒什么大的山賊強盜團伙,你忽然就說要結寨自保訓練鄉勇,再加上又無官身,那就顯得很有問題了。
所以鏢局這個名義還是必須打的,關鍵時候就是擋箭牌。江家是徽商家族,本身是商人,現在不過是操持一門獨特的新興生意而已。
再說前期訓練,江河肯定也不會弄盔甲、弓弩、火器這些犯禁的東西,再加上目前的規模又只有一百人,所以問題并不大。
此時天氣開始逐漸轉暖,江大中家直接在院子里擺了張桌子當飯桌,江小鳳被母親丁氏留了下來,招待江河與江天一兩人,給兩人倒了兩碗粗茶。
兩人便在院中的桌旁坐了,江河接著給江天一講解他的計劃。
為防事機不密,他們還是把書硯與江小鳳都請到了一邊去。
“先期招募的兵員我已經想好了,就以江大中他們這些砍樹的樵夫為主。這活他們不是天天干,有閑時訓練,而且我曾問過,他們最多的時候曾招了一百人干活,我們目前先練好這一百人就行了。”
“訓練的地點,我覺著直接放在這西甲莊就行。這里容納四、五百人都綽綽有余了,一百人完全練得開。而且又有圍墻圍著,外人也輕易看不到里面。”
江天一聽罷,立即點頭贊同道:“漢生高見,這些人長期砍樹伐木,都是青壯勞力,確實是上好的兵源,想不到你早已考慮周全。”
江河笑道:“不止如此,我這幾日還用功研讀了戚少保的《紀效新書》,總結了幾個條陳,你且聽聽,幫我提提意見?”
說罷,他便把自己看完《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后,作筆記所記下的那幾個條陳向江天一一條條口述講了出來。這幾個條陳里,他還酌情添加了些自己前世現代化的東西。
不過他為免水土不服,難以適用,卻是添加的很少,主要是涉及到軍紀與軍風方面。
他雖然是參考了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以古法來練兵,但核心當然還是想打造一支軍紀嚴明的現代化軍隊,要做到能在戰場上勇猛殺敵如血仇,但下了戰場卻要對百姓秋毫不犯,不能如古代的大多數軍隊,隨意搶掠成性。
其實歷史上極少數的職業軍隊,如岳家軍、戚家軍等,都有這般表現,但終歸是少數,放在古代大環境下,甚至是個例。
江天一聽完江河對這支軍隊的中心思想建設后,立即大為贊同,對江河更生知己之感。
他對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也大為推崇,本身便已讀過了不知多少遍,對這本兵書的內容可謂爛熟,《練兵實紀》他也同樣有熟讀。對江河參考戚氏兵法來練兵,也是深以為然。
在聽完江河總結出的幾個練兵條陳后,他大部分都表示贊同,不過也提了些補充意見,每一條都言之有物,能夠對江河總結出的練兵條陳查缺補漏。
江河雖然仔細研讀了戚繼光的兩本兵法,但他本身畢竟還是現代思維為主,所以他哪怕對自己前世熟知的那套軍訓操典只是做了很有限的添加,但有些方面還是不免從現代思維來考慮,忽略了時下的這種古代環境與接受度。
江天一提出的意見,便幫他很好地完善了這方面內容。
江河本來對自己獨自練兵還沒什么信心,畢竟他以前都只是見過豬跑,并沒真正實操吃過豬肉。但今日得了江天一相助,他對此便有了更大信心。
盡管江天一其實也是新手,他本身只是個讀書人,以前也并沒有實際操作過,但歷史卻已經給出了證明,這位未來明亡后的徽州義軍首領之一,在練兵帶兵方面實有天分。
可惜因為漢奸的出賣,他死得太早,沒有更大的發揮余地與展現自己真正軍事才華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