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筆的制作,其實相對西方那種羽毛筆更容易。
因為要制作羽毛筆,首先得挑選合適的羽毛。鵝毛、鴨毛、老鷹羽毛、烏鴉羽毛、火雞羽毛等都能用,不過一般用的最多的還是最易獲取與常見的鵝毛。所以羽毛筆也被叫作鵝毛筆。
在挑選到合適的羽毛后,并不是直接拿來就能用,而是還需要先清理掉羽毛根部常帶的鱗片和皮膚組織,再刮除一部分妨礙書寫的羽毛,還用要用針清理羽毛管內部,確保暢通。
再接下來是去除羽毛上的油脂,用蒸或煮的方法。等完成這一步后,接下來是更重要與更麻煩的一步,硬化筆桿,增加硬度。方法主要是烘烤、日曬風干,以及最常用的熱砂處理。
熱砂處理需要先把砂子放到鍋里去炒,加熱到高溫一百度以上,然后把裸露的筆桿插進加熱的砂子里,等砂子冷卻后取出,筆桿顏色變為不透明狀才行。
再接下來則是削筆尖,等筆尖削好,并且同樣需要在筆尖上豎劃出一條中縫后,這才能拿來用。
要想制作出一根羽毛筆,其實頗為麻煩,并不是隨便在鵝身上直接拔根羽毛就行。
而且羽毛這種脆弱的東西,也比較易損耗,寫一段時間就需要重新削筆尖,通常一根羽毛只能使用一周左右,然后就需要更換新的羽毛,再重復之前的步驟。
當然,為求方便,大部分使用者是直接批量處理一大把羽毛。這樣用完一根,就能夠直接換下一根。
對比起來,竹管筆在處理與制作時,就簡單方便了許多,只需要截取根合適的竹子,然后花點心思削成合適的筆尖就行。
據說古埃及人是用蘆葦管來削筆書寫的,對比來說,也是遠不如竹子結實,不易保存,也容易損耗。
不過歐洲沒人想到用竹子,也是受現實條件所限,因為歐洲壓根就沒有土生土長的竹子。還是在大航海時期,與東方文明產生接觸與交流后,才有人引進種到歐洲的。
作為一個現代穿越者,江河還是更習慣用硬筆。把毛筆換成竹筆后,他書寫起來就更加方便快捷了許多。
不過竹筆卻是仍需要蘸墨使用,做不到隨時隨地書寫。要想方便攜帶與隨時隨地書寫,還是得嘗試制作鉛筆。
至于真正的儲水式鋼筆,以現有的條件,是不大可能做出來的,除非江河能夠接觸到橡膠,才能夠用橡膠代替塑料制作鋼筆的筆舌,以及制作吸墨的軟墨囊。
甚至就算是單獨的鋼筆筆尖,以現在的工藝要制作出來,也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不過大批量制作有難度,小批量卻未必,一些手藝精湛的傳統手工藝人,工藝技巧可謂登峰造極,甚至純靠手工就能夠達到許多現代工藝的水平。更有些獨特的工藝與技巧,就連現代的工藝水平也難以完全模仿與復刻出來。
別的且不說,就比如明朝皇帝的皇冠——金絲翼善冠,那就全部是用黃金一根根手工拔絲編織出來的,而且許多細絲細到甚至只有不到一毫米,編織的細密如紗,可謂巧奪天工。
后世的明朝影視劇里,有些服道化不用心的,直接就是在冠帽上面蒙層金色的紗布裝樣子。
把黃金拔絲、編織、焊接,并且全部是手工完成,能夠擁有這種復雜精細的工藝,弄個鋼筆筆尖算什么難事。
只能說這種擁有精湛工藝技巧的手藝人,可能民間不太好找。但只要花心思,又肯花錢,江河相信,總能找到的。
做不到現代那么精細,稍大點兒或粗點兒也沒關系。弄出金屬筆尖后,后面再套個木桿,就算同樣是蘸水筆,書寫起來肯定也是要比竹筆更加順滑流暢。
而且弄出來這種筆后,也可以算是門生意,同樣能夠賣錢。只不過江河卻是不大肯定,在毛筆大行其道的古代東方,這種硬筆有沒有其市場。
雖然后世西方發明出鋼筆后,有人販賣過來,很快就流行開來,但那是真正的儲水式鋼筆,省了隨身帶墨的麻煩,更加方便。有利于書寫的便捷,才是其流行的基礎。
但他前期弄出來的硬筆,卻同樣需要蘸墨水寫,也未必就能比毛筆方便到哪里去。
不過不管能不能賣得出去,江河決定還是要做幾支試試。就算賣不出去,他自己也方便。
反正他自己肯定是要做幾支的,既然如此,不如順便多做幾支,然后多的拿出去試試市場反應。
黃昏時分,江宅中開始掌燈后,有名下人趕到書香園來報,說是門口有個叫江大中的江家生意里的管事,登門求見二公子。
江河聞言,立即放下手中正在看的十八卷版《紀效新書》,向那名下人道:“快請進來!”
稍頓了下,他起身道:“算了,還是我出去見他吧!”
江大中此時趕來,自然是弄好了那份他要的所有伐木工人名單。這可是他初期的兵員,所以他此時便也有些迫不及待,直接隨著那名下人趕出去見江大中。
出了江宅大門后一見,果然正是江大中,正在門口耐心等待。
聽得門響,瞧到江河竟跟著傳話的那名門子出來,親自迎他,江大中不由立即有些激動地連忙上前行禮道:“見過二公子!”
江河含笑著回了一禮,問道:“可是我要的那份名單弄好了?”
“正是。”江大中點頭道,“我今日方才錄完,便趁下工趕來見公子了。”
說罷話,他立即從懷中掏出幾張對疊的紙給江河遞了過去。
“辛苦了!”江河客氣一句,伸手接過,然后展開來就著門口處吊的燈籠觀看。
“不辛苦,只是點小事而已,就是麻煩些。”江大中憨厚地笑笑。
江河也回以一笑,往紙上看去,但見江大中正是按他那日教的那樣,做了份四欄目的表格。
表格頭上也正是“姓名”、“年齡”、“婚否”、“籍貫”這幾個,后面便是分別登記填寫的各人信息。
大致看了下,又把后面幾頁翻了翻,確認沒錯,江河立即向江大中夸獎道:“江管事用心了,做的很仔細。”
江大中笑道:“全都是照公子那天教的而已,用這表格一框,看起來就整齊多了,頗為一目了然。”
“江管事可曾用過晚飯了?”江河又關心問道。
“還不曾,我是剛從山里趕回來。”
“那不如進來用些飯吧,宅里飯食都是現成的,吃飽了再回去。”
江大中連忙搖頭拒絕道:“公子太客氣了,不過這就太叨擾了,而且小的還要趁著城門未關趕出城回家,也不能太耽擱。”
江河聽罷,點頭道:“也罷,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我們回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