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墳前晉階
- 戊鼎丹途
- 酒上心頭
- 2084字
- 2025-02-16 00:02:47
“……就這樣我踏上了行伍,成了咱們常寧府的將兵官……
恰北戎來襲、全國征調,我帶人前往拒北城,與北戎征戰沙場……
因為我作戰勇猛、連戰連捷,不但頗為受軍中愛戴,大名還傳至了都城……
皇帝陛下聽聞了我的英雄事跡,當即傳旨讓我進京受封……
而就是在京師之中,我被三公主一眼相中,三公主央求陛下封我為駙馬……
我原不愿,畢竟咱想的就是保家衛國,根本沒想過做什么駙馬爺……
但那三公主長得實在是漂亮,使我不禁動心,因此半推半就;
何況這是陛下賜婚,圣旨已下,我何敢抗旨?因此就和三公主成了婚……
之后我頂著敕封天策將、當今駙馬爺的名頭,重返拒北城大營;
并在那里率眾大敗北戎……
就在這時,京中傳來噩耗,陛下駕崩!
臨終命我返京繼承大寶、執掌趙國。
可就在登基之時……”
病榻之上,陸易小叔陸信一面吸溜著用藥草熬的稀粥,一面斷斷續續的說著這些日子的經歷。
不過他說的這些并非實際經歷,而是他這段時間被魘了做的美夢……
青毛小狐給陸信施了手段,用天賦神通干擾了陸信的神魂,使得他信以為真。
結果陸信就在夢中踏上了玄奇又旖旎的旅程,聽得眾人又是偷笑又是震驚。
大伯陸雄聽得笑一陣、哭一陣、氣一陣……責怪家里都急得不成什么樣子了,你小子居然一直在做什么春夢;
還夢想當駙馬、做皇上,若不是看你病體未愈,真想讓人狠狠地打你一頓……
陸易也問了小叔陸信,問他為何會被小狐纏上,結果陸信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他說他甚至都不知道小狐的存在,之前去平山村,那里的人也沒說過青狐的事兒。
后來陸易和小狐溝通,這才知道,原來是小狐氣不過陸信去救治那幾個害死它母親的人,故此才對陸信進行的報復。
至于同行的吳山為何沒事,事實上小狐也想報復吳山的來,但沒成功、還吃了虧。
原來小狐此時天賦神通還弱,只能一定程度上勾動人心底的欲望,順勢形成幻境。
而吳山這人的線條太粗,根本沒什么欲望,正是“八方不動、無欲則剛”,結果小狐竟拿他沒什么辦法。
而陸易的小叔陸信則不然,他心思太活,壓在心底的欲望也太多。
這些欲望,指的并非衣食住行之類,而是壓在心底最深的幻想。
可能陸信本人都忘了自己曾幻想過這些,結果被小狐都給勾了出來。
小狐施法本不熟練,剛好陸信愿意配合,結果小狐開始拿陸信練起手來了。
原本也只想讓陸信吃些苦頭,后期成了陸信主動索取,而小狐正求之不得。
于是一個不愿醒,一個要練手,一人一狐就這么日日配合,玩的不亦樂乎……
這些神念把陸易聽得一愣一愣的,一度懷疑是不是小狐靈智太高,編了假話騙他。
但看到小叔陸信一邊說一邊意猶未盡的樣子……由不得陸易不信。
果然假作真時真亦假,管它是真是幻,過癮就行啊!
此后陸易又陸續為家中長輩調理身體,主要就是以法力疏通經脈,輔以少量丹藥。
又把適合普通人練習的武功,默誦出了幾門,讓家中挑選合適的人進行練習。
此外陸易這次回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那就是去母親墳前祭拜。
于是選定日子,陸易帶人親自上山,去給已經死去十年的母親上墳。
路上無需多話,一行人來至了墳前。
山頭早已被陸家買下,在上面修建有陵園,乃為家中親人死后埋骨之地。
陵園常年有人打理,倒是不顯破敗。
只不過如今是入冬的節氣,終究有股寂寥的感覺縈繞在陵園之內。
墳旁種有兩棵柏樹,那是當初母親下葬后,陸易和父親一同種下的。
當初還只是不及手腕的小樹,如今已經長到了小碗粗細。
跪在墳前,陸易不敢想象這十年,墳中的母親是何等孤寂!
求道一去三千里,已有九年未回家,墳旁雙柏已茁壯,兒已十年未喚娘……
這一刻,洶涌的情緒在陸易體內翻滾,他的氣海開始顫動;
那久違的感覺終于來到,阻滯修為提升許久的瓶頸,竟然輕易破開!
陸易何曾知道,已經逝去十年的母親,竟在這時又助他在仙途上前進了一步。
這一刻,陸易的淚水,洶涌而出……
在祭拜過母親后,陸易便不再怎么參加家里的活動,一應外客也盡皆不見。
家中親戚太多,光小輩他都親近不過來,每個都見,豈不是要荒廢太多時間?
如今他瓶頸已破,可以繼續服用丹藥提升修為了,于是便每日閉關打坐練氣。
直到大伯陸雄的壽辰當日,陸易這才再露了一面,吃幾杯壽酒,便行告退。
他是修仙者,在家中地位超然,因此也沒人敢對他的行為置喙。
等過了大伯的生日,陸易便不再在家中逗留,收拾收拾準備開始返回宗門。
這一別,再見面不知何日何時,因此自然有些傷感;
尤其是陸易的父輩幾人,哭的更是傷心,仿佛生離死別一般。
“陸易,我今年已五十有五,下次見你,怕是已躺進棺中……”
大伯陸雄的一番話,聽得陸易也十分感觸,所謂修仙,就是割斷凡俗的刀斧。
陸易這一生,是一定要走大道長生之路的,所以對于凡俗,他也只能硬下心腸。
當然,這不意味著他就一定要在這樣的場合說些冷話,方式方法還是很重要的。
“大伯何出此言,侄兒此去只是修仙,又不是一去不歸。
待我學成歸來日,就是門楣光大時!
我走后家中要妥善經營,與人為善,這樣我在山上也好心安;
對小輩要多管教,學醫為本、讀書為要,擇合適的子弟傳習武藝,以保家門。”
在大致交代了一番后,陸易終究邁出了家門,踏上了返回太華宗的路。
這一去,山高路遠,不知何時再返家門;
這一去,風雨兼程,望有朝一日早成筑基;
這一去,一頭撞入淵海,盼從此化蛟有望;
這一去,借好風上青云,再回首已躍過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