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不想再去進入工作和折磨自己的死循環了。
有關人員統計過,
人一生所能使用的時間只有二十五年,其余時間都被睡覺,吃飯,工作,人際關系,旅游結婚等等所占據,
她不想一直這樣下去,不想直到有一天在這個她付出了無數心血,熬了無數夜,兢兢業業跟在領導屁股墩后面干活,在某一天被無情拋棄,辭退,甚至無收入來源。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自己不是為了錢而活著。
秦安安知曉,沒有錢,那一切都沒有意義,
不管是富二代也好,是平民也好,當身處這個社會之下,自己的行為如果只是在無聊耍樂,耗時耗財,焦慮總會有的。
耗損那本該屬于她可以去學習成長,去擁有其他生活的時間,本就不是秦安安所選擇,
她還年輕,她還想再拼,像高考,像研究生一樣,她一次次的拼過來了,
她也相信,她還有拼的能力,還有拼的勇氣。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
——
秦安安離職后的那段日子,仿佛是她人生中一段空白頁,既充滿了未知,也夾雜著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適應。
她曾以為,離開那個熟悉的工作環境,會如同鳥兒掙脫束縛般自由,
卻不曾想,這份自由背后,藏著的是無盡的空虛與挑戰。
焦慮如影隨形離職的第一天,
秦安安像往常一樣在生物鐘的驅使下醒來,習慣性地伸手去摸床頭的鬧鐘。
手指觸碰到空蕩蕩的桌面時,她才猛然意識到,再也不用被那刺耳的鈴聲喚醒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讓她的內心被迷茫填滿。
“沒有了穩定工作,我以后該怎么辦?
生活要怎么規劃?
新的賺錢機會到底在哪里?我真的能適應全新的環境嗎?”
這些疑問不斷在她腦海中盤旋,像一團團烏云,沉甸甸地籠罩在她的心頭,讓她喘不過氣來。
不適應的新生活除了心理上的焦慮,秦安安還面臨著生活上的種種不適應。
以往,她習慣了每天按時打卡、開會、處理文件的緊湊生活節奏,突然之間,這種規律被徹底打破。
日光暖暖,但照著的是秦安安坐在落地窗前的孤零零模樣,
她看著空蕩蕩的日程安排,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
早上醒來,她常常在床上發呆很久,才慢悠悠地起床。她嘗試給自己制定計劃,比如每天早上了解另一種賺錢方式,學習英語、下午閱讀專業書籍,但總是因為缺乏自律而半途而廢。
“煩!你能不能死遠點!”秦安安把手機里唯一的看視頻軟件刪除,包括類似游戲這些零零散散消耗她時間的軟件一一刪除。
是這些在浪費她的時間,必需清除,
在沒有駕馭一件事情的時候,她不會留半分情面,先刪除,她不了解之前,不能亂搞,
有人說留著短視頻平臺能發表視頻賺取額外收入,秦安安也知道,但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先把心清空,是她的第一步,要變富,先修路。
而學習短視頻制作,那絕對不能草草開始,基礎的框架,制作以及內容選定,她需要了解知識,建立理解以及實操一段時間。就像李嘉誠說的,只知道實踐而不知道學習,經驗主義的結果只有敗場。
在一個寧靜的午后,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落在一片靜謐的草地上。金色的光芒溫柔地撫摸著每一寸土地,
秦安安的手中握著一支精致的鋼筆,筆尖在日記本的紙面上輕輕劃過,留下一串串深邃而又不失靈動的文字。
日記本的紙張略顯粗糙,但清晰的文字如同風中醒神香,醍醐灌頂。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周圍清新的空氣交織在一起,
抬頭望去,藍天如洗,白云悠悠。天空仿佛被畫家用最純凈的顏料渲染過,沒有一絲雜質,只有那幾朵悠閑的白云,在藍色的畫布上緩緩游走。
計劃把心清空。秦安安寫下計劃。
沒有了短視頻,她也漸漸在日光下,在現實里逐漸靠近,逐漸有了動力,但路尚且長。
第一天,她想著“再睡五分鐘”,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才起床;她意識到某些東西,在筆記本上寫下,“設置密集的鬧鐘,不能產生放縱心理。”
第二天,朋友約她出去逛街,她便把學習計劃拋到了九霄云外。
她回到家,看著自己的筆記本上所記錄下來的計劃,開始清理第二條:“清理人際關系,多出時間。”
所以,但凡是逛街,或者是娛樂,不管朋友們怎么說,她都堅決再也不去,大不了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就像財富錄里說的那樣,無法提供合作的朋友,都沒有必要維持。
此外,她還失去了與同事們的日常交流。那些曾經一起奮斗、一起歡笑的伙伴們,過往的時間很美好,也不時在微信寒暄幾句。
每當夜深人靜時,她總會想起和同事們一起加班后,在街邊吃燒烤談天說地的時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
有個周五的晚上,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她獨自坐在沙發上,周圍寂靜無聲,孤獨感如潮水般襲來,她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些耗費了她不少心神,也耗費了不少時間,情緒。
關于這些,她也一一清除,寫下,“斷絕聯系,不要回憶”
她清楚,貫徹把心清空,是第一性原則,是底線。
痛苦是難免的,割舍是愛的別離。那些記憶如同棉綢絲線,一根根扯斷,唯有自己能做,也唯有自己能走過來。
所以,她也漸漸懂得,為什么男人成事更強,而成功的女人,都被稱為女強人,
柔弱與無法割舍,那永遠無法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