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師恩難忘
- 紅星七子闖天都
- 益洲ZYP
- 3308字
- 2025-02-05 12:38:36
《師恩難忘:小七在團委干事崗位上的成長之路》
1998年7月,23歲的小七中專畢業,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不安,踏入了省城的一家國企。這家國企規模宏大,宛如一座繁華的小城,里面有著錯綜復雜的部門和眾多的員工。小七入職的崗位是團委干事,這對于初出茅廬的他來說,既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嶄新起點,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未知領域。
小七剛到團委辦公室的時候,心中滿是緊張與好奇。辦公室里擺放著整齊的桌椅,墻上掛著團委活動的照片和一些激勵人心的標語。在這個略顯莊重的環境里,小七見到了他未來的師傅——25歲的團委書記。團委書記年輕有為,眼神中透著一種自信和活力,他穿著一身整潔的職業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小七清楚地記得,在入職后的不久,他便與團委書記簽訂了師帶徒協議。這份協議就像是一把開啟成長之門的鑰匙,將小七與團委書記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協議簽訂的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辦公桌上,小七在協議上簽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最初的日子里,小七對團委的工作幾乎一無所知。團委書記便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教他,像是如何組織一場小型的團員活動,如何撰寫活動策劃書等。團委書記告訴小七,活動策劃書就像是一場活動的藍圖,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小七第一次寫活動策劃書的時候,漏洞百出,格式混亂,內容也缺乏條理性。團委書記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耐心地坐在小七旁邊,拿著筆在他的策劃書上圈圈點點,指出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補充。團委書記說:“小七,寫策劃書就像蓋房子,首先要有一個穩固的框架,然后再去填充細節。”小七按照師傅的指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終于寫出了一份合格的活動策劃書。
除了工作技能上的教導,團委書記還注重培養小七的溝通能力。團委的工作需要與各個部門的年輕員工打交道,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團委書記帶著小七參加各種部門間的會議和交流活動,讓他觀察自己是如何與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進行溝通的。有一次,小七需要去通知各部門的團支部書記參加一個緊急會議。小七在通知的時候,只是簡單地傳達了會議的時間和地點,沒有做更多的解釋。結果,很多團支部書記都不太重視,甚至有一些人忘記了參加會議。團委書記知道后,并沒有責怪小七,而是帶著他重新去各個部門溝通。團委書記微笑著向每一位團支部書記解釋會議的重要性、會議的議程以及對大家的影響。小七在一旁認真地聽著,他從師傅身上學到了不僅僅是如何說話,更是如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對方能夠真正理解并重視自己傳達的信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七在團委書記的培養下逐漸成長起來。他開始參與一些更大型的團委活動的組織工作。在一次廠慶的文藝匯演活動中,小七負責演員的組織和部分節目的策劃。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任務,涉及到眾多的演員、不同的節目類型以及緊張的排練時間。小七在活動籌備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
首先是演員的協調問題。由于演員們來自不同的部門,他們的工作時間和排練時間很難統一。小七嘗試了很多方法,但都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團委書記看到小七的困擾后,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團委書記建議小七制定一個詳細的排練時間表,根據演員們的工作特點和空閑時間進行分組排練,然后在臨近演出的時候再進行合練。小七按照這個方法去做,果然解決了演員排練時間沖突的問題。
其次是節目質量的提升。小七發現一些節目在排練過程中缺乏創意,表演效果不夠理想。團委書記帶著小七一起觀看排練,然后從專業的角度給予演員們一些建議。團委書記還聯系了一些廠內有文藝特長的員工,邀請他們作為嘉賓對演員們進行指導。在團委書記的幫助下,節目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
在廠慶文藝匯演當天,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舞臺上燈光閃耀,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小七站在后臺,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團委書記的悉心指導。
在團委工作的過程中,小七還面臨著思想上的成長與轉變。團委的工作不僅僅是組織活動,更是要引領企業內的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團委書記經常組織小七參加一些思想政治學習活動,與小七一起討論如何將黨的思想、企業的文化融入到團委的日常工作中。
有一次,企業內部出現了一些關于職業發展的消極思想,部分年輕員工覺得在國企里晉升空間有限,工作缺乏激情。團委書記和小七決定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來激勵青年員工。小七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他們組織了青年員工座談會,邀請企業內的成功人士分享他們的職業經歷;開展了職業規劃大賽,讓年輕員工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還舉辦了企業文化知識競賽,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
在這些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過程中,小七的思想也得到了升華。他從一個只關注活動本身的團委干事,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從企業發展、員工成長等多方面考慮問題的青年工作者。小七意識到,自己的工作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夠對企業內眾多年輕員工產生積極的影響。
隨著小七的不斷進步,他開始獨立負責一些團委的重要項目。例如,企業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全面開展。小七在團委書記的支持下,組建了青年志愿者團隊,制定了詳細的志愿服務計劃。他們的志愿者服務活動涵蓋了社區關愛、環保公益、扶貧助困等多個領域。
在社區關愛活動中,小七帶領志愿者團隊走進社區,為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送去溫暖。小七和志愿者們為老人們打掃房間、購買生活用品,還陪他們聊天解悶。有一位老人拉著小七的手說:“你們這些年輕人真好,讓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小七在這一刻深刻地體會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在環保公益活動中,小七組織志愿者們在企業周邊開展植樹造林、垃圾分類宣傳等活動。他們通過自己的行動,向企業員工和周邊居民傳播環保理念。小七親自參與植樹活動,他拿著鏟子,小心翼翼地將樹苗種入土壤,汗水濕透了他的衣服,但他的心中卻充滿了喜悅。
在扶貧助困活動中,小七與當地的貧困村莊取得聯系,組織志愿者們為貧困村民捐贈物資、提供技術支持。小七和志愿者們深入到貧困家庭中,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制定脫貧計劃。有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貧困面臨輟學的危險,小七積極聯系企業內部的教育資源,為這個孩子提供了助學金,讓他能夠繼續上學。
小七在這些志愿者服務活動中的表現得到了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廣泛認可。他的組織能力、社會責任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團委書記在背后的支持和指導。團委書記在小七遇到困難時總是給予他鼓勵和建議,讓他能夠不斷地克服困難,將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在小七任職團委干事的幾年間,他在團委書記的培養下,從一個懵懂無知的中專畢業生,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團委工作者。小七的成長不僅僅體現在工作能力上,還體現在他的人格塑造上。他變得更加自信、樂觀、有擔當,他的價值觀也更加符合企業的文化和社會的需求。
然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隨著小七的不斷成長,他也面臨著新的職業發展機遇。他可能會離開團委,走向企業內的其他崗位,或者到更廣闊的天地去發展。但無論小七的未來走向何方,他都不會忘記團委書記對他的培養之恩。
小七和團委書記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師徒關系。他們更像是朋友、戰友,在團委工作的戰場上共同奮斗、共同成長。小七知道,團委書記就像一盞明燈,在他的職場生涯初期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多年以后,小七在企業內已經擔任了重要的職位,他回顧自己在團委干事崗位上的經歷,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經常會想起與團委書記簽訂師帶徒協議的那一刻,想起在團委書記的指導下完成的每一項工作,想起他們一起度過的那些充滿歡笑和汗水的日子。
小七的故事在企業內成為了一個佳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員工。他的成長歷程告訴大家,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遇到一位好的師傅是多么的幸運。而這種師徒傳承的精神,也在企業內不斷地發揚光大,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一股強大動力。
小七在新的崗位上,依然秉持著團委工作時學到的精神品質。他積極地與年輕員工分享自己的經驗,像團委書記當年培養他一樣,去培養新一代的企業人才。他知道,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傳承,就像當年團委書記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他的心中一樣,他也要將這顆種子繼續傳播下去,讓更多的人在企業這個大家庭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