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女將
書名: 大宋馬夫:開局靖康恥作者名: 愛吃火鍋老頭魚本章字數(shù): 2159字更新時間: 2025-03-21 10:59:15
定好計劃,三軍休整一夜,翌日清晨,把斬殺的金兵無頭尸體抬出來,星羅散布于通往漳河的道路上。
數(shù)量不多,只有四五十,營造一種五百探馬沒有死光的假象。
之前他們只是搶走了盔甲和戰(zhàn)馬,那是官軍的作風,這次連衣服也扒了,因為眼看就要入冬,流民需要寒衣過冬,
如果是流民截殺了探馬,肯定會這么做,所以散落在道路上的尸體無一例外,全都是赤身裸體。
隨后,張晉從三千種家軍里挑選了五百士卒,換掉鎧甲,穿上骯臟的短褐便服,打扮成匪盜的模樣,騎上搶來的戰(zhàn)馬,去北方勾引河間府一帶的金兵,把他們引來漳河。
冀州從屬于河間府,探馬不回,河間府的金兵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異常,行動要快,張晉上馬就要起行。
林孝直拽住馬韁,皺眉道:“何必親身犯險,只帶五百人,萬一出了事,卑職如何跟郡王
殿下交代?”
“不如讓我去。”種暉早就想這么說了。
張晉也知道危險,但是他定下的計劃有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勾走金兵的戰(zhàn)馬,讓他們變成走地雞。
期間需要觀察金兵的戰(zhàn)馬,關(guān)于馬兒,沒人比他更熟悉,所以這個計劃,他必須親自參與,無法讓其他人代勞。
他沉思片刻道:“這樣好了,種暉你另帶五百人,從旁掩護,剩下的兩千人交給王貴和林孝直,埋伏在漳河南岸。”
他堅持己見,大家也不好說什么。
保險起見,種暉把五百人的掩護隊伍交給一個信任的軍使都頭,扮作張晉的副將,親自跟隨他左右。
三千兵馬分成三路,越過漳河,朝河間府進發(fā)。
這么點人,實在是不夠看的,萬一哪里出岔子了,小命就要擱在這里,所以走每一步都很小心。
而且過了冀州,基本就是金兵的天下,漳河北岸一帶的平原常有戰(zhàn)事發(fā)生,義軍、匪盜和金兵摻雜。
義軍有好幾股,王彥的太行山八字軍、不知名姓的河東紅巾軍、張榮的梁山泊水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叫趙邦杰的,謊稱是趙宋皇室皇子18子趙榛,趙榛封號信王,此人假借信王之名,在河北招兵買馬,聚集了十萬流民響應(yīng),這人玩的跟張晉是一套把戲,區(qū)別在于,他們一個登堂入室,去了東京,把廣平郡王合法化了,一個占山為王,在這里胡搞。
義軍之外是匪盜。
盜匪首推河北大盜王善,此人在大名府一帶流竄,聚集了30多萬流民,號稱善王,戰(zhàn)斗力估計不行,但是人多,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剩下的大小匪盜,幾萬十幾萬的也不少。
河北的局勢很復雜。
復雜歸復雜,也給了張晉可趁之機,因為誰也不知道那五百探馬是誰殺的,他完全可以隱藏種家軍的行蹤,充作流民,給金兵一個措手不及。
打定了主意,張晉和種暉沿著漳河北上,打馬狂奔半日,遠遠的看見前方不遠處的村落。
狼煙四起,似乎有戰(zhàn)事發(fā)生。
種暉朝他打手勢,示意放慢速度,同時把小指塞到嘴邊,撮了個尖利的口哨,側(cè)翼分出兩個探馬,包抄過去,打探敵情。
一行人在清淺的山坳里等待,種家軍的探馬效率很高,不及一刻鐘,就回來稟報:“河間府的金兵南下了,約莫一萬人馬,正在虎頭村徘徊,燒了村子,搭建蒙古包,還囚禁了數(shù)百村民!”
又是燒殺搶掠嗎,張晉的火氣噌的冒出來了,可恨黃潛善不給他兵馬,八字軍的支援也沒到,不然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多好,何至于為了這區(qū)區(qū)四萬金兵犯愁。
他壓住火氣問道:“領(lǐng)兵的是誰,認不認識?”
“是個女將!”
“女將?”
“對。”
張晉和種暉交換眼神,種暉微微搖頭,要說完顏宗望、完顏宗弼、完顏晟等人,他們認識,金兵的女將,完全沒聽說過。
這女將帶兵殺到河間府,充作南征的先頭部隊,膽子不小啊。
“走,去看看。”張晉縱身上馬,帶領(lǐng)屬下沿著山坳的小道慢行,離得近了,終于看清了虎頭村的景象。
只見上萬金兵在村外駐留,內(nèi)里濃煙滾滾,房舍全部燒毀了,50多個金兵簇擁著那女將,訓斥被俘虜?shù)臐h人村民。
女將年齡不大,及笄少女而已,膚色微黑,梳了滿頭小辮,耳邊垂下來幾縷,剩下的發(fā)辮束成一股,綁在腦后,頭戴珍珠抹額,欣長的脖頸下,猶如萬絲絳一樣套了十幾串狼牙、占骨和金片組成的項鏈。
穿的不倫不類,外衣像是漢服,又很緊窄,貌似是用錦緞裁剪成的短褐,目的應(yīng)該是融合了漢族的華貴,又方便騎馬舞刀弄槍,結(jié)果穿在身上不像漢人,也不像金人,更像個現(xiàn)代人,在這種環(huán)境里很古怪。
整個村子就聽見她一個人在大放厥詞:“……你們這些傻鳥,本王是為了你們好,土木房子哪有氈帳方便,冬天用厚實的毛料圍住,夏天抻開了能通風,頂蓋用毳幕籠罩,不想住了就換個地方,卷起來放到氈車上,拉了就走···
敢情她是在推廣氈帳。
虎頭村的村民被捆的結(jié)結(jié)實實,用怪異的眼神望著她,仿佛在看一個神經(jīng)病,但又不敢違背。
就這樣傻傻的聽她嘮叨。
不止村民迷糊,張晉在遠處也聽糊涂了,悄聲問身邊的種暉:“女真族不是在東北嗎,他們好像不住氈帳吧?”
種暉點頭:“小時候聽爺爺提起過女真族,完顏阿骨打三世之后,就開始蓋房子了,他們的房子跟咱們不一樣,冬天挖土坑,住在山坡的坑洞里保暖,夏天用氈帳,方便放牧,金國建立之后,不斷南遷,百姓還有住氈帳的,貴族基本都住房屋。”
“既然如此,她為何讓漢人住氈帳,腦子瓦特了嗎?”
“瓦特是什么?”
“說了你也不懂。”
種暉也沒在意,指著那滿頭小辮的女將:“仔細看她的臉盤,不像是女直族,似平來自西北,說不定是遼國舊臣。”
遼國已經(jīng)讓金國滅了,俘虜?shù)呐优Q驘o數(shù),這么想的話,倒也有可能,比如這女子的母親是遼國王室,國破家亡,被迫嫁給完顏氏,那么生出來的女娃,便有契丹人血統(tǒng),住氈帳無可厚非。
悄聲議論片刻,張晉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什么,忙道:“此人身份非同一般,一定要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