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宗澤的懇求
- 大宋馬夫:開局靖康恥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024字
- 2025-03-05 12:00:00
張晉說的是化學反應,那婆娘聽不懂,眼神略顯慌亂,但很快就決定咬死了不認,伏地大哭,說自己冤枉。
在場的其它官員均是暗暗皺眉,因為他們也不懂化學反應,別看只是一個小案子,都不知道銅盆屬于誰。
孔彥威低聲問宗澤:“昭宣使大人是不是草率了?”
宗澤似乎已經明白了案情,捻須淡淡一笑:“這后生斷案有一手,不急,且看他怎么證明。
碰見這樣無理取鬧的潑婦,似乎只能動刑,貿然動刑的話,這么多人看著,會讓人詬病屈打成招。
不太好辦。
然而這案子不歸張晉管,他也沒資格動刑,見那潑婦伏地大哭,不予理會,讓衙役去找幾個鐵匠過來,順便把那婆娘的男人也找來。
京師正在重建,各種匠人多不勝數,很快就找來了三個鐵匠,加上那婆娘的男人,一共四個鐵匠。
張晉就問他們:“你們懂不懂煤煉鐵?”
四個鐵匠齊齊點頭:“懂啊大人!”
“你們自己說,煉鐵之后,家里的銅器有什么變化!”
這些鐵匠想了想,其中一個指著那銅盆:“不能用銅盆洗漱,盆子會變黑,擦也擦不掉,很麻煩。”
另一個鐵匠則說:“鋪子里有銅鎖,用了半年就變成黑的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想來是煉鐵的緣故。”
然后張晉拿起發黑的銅盆問他們:“如果一個鐵匠家的銅盆用了三四年,你們覺得會是哪個?”
所有的鐵匠都指向了發黑的銅盆,剩下不動的鐵匠瑟瑟發抖,因為那鐵匠是潑婦的男人,已經知道了事情緣由。
現在還有什么不清楚的?
張晉把銅盆扔到那潑婦身上,冷冷斥責道:“冤枉你了嗎?”
被這么多人指證,那潑婦終于知道謊話拆穿了,臉色發白的跪下求饒:“奴婢只是看到河邊有個無人要的銅盆,想拿回家而已,并非有意欺瞞,還望大人恕罪。”
“恕什么罪,這位大人明察秋毫,定會砍了你的頭,哼!”那民夫搶走銅盆,道謝之后離開了。
那潑婦沒什么見識,信以為真了,磕頭如搗蒜,家里男人也來求情,夫妻倆哭的像淚人兒,把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四個娃娃嗷嗷待哺的話都說出來了。
為了個銅盆,鬧成這樣,堂上眾人又是生氣又是好笑。
還想看張晉怎么收拾他們,張晉哪有心思管這種芝麻小事,罰他們去軍器監勞作一月,就放人了。
退堂之后,衙役散去。
開封府少尹楊時笑著走來:“這幾天從殿下口中聽了許多張監正的趣事,原本不敢相信,今日一見,果然是雷厲風行,手段過人!”
張晉并不認識楊時,回頭用詢問的眼神看向趙仙瑯,趙仙瑯便給他介紹,其他幾位開封府的官員,也是這樣。
讓人驚奇的是趙仙瑯的變化。
自從張晉來了之后,廣平郡王的威嚴一掃而空,像個小跟班一樣,跟在張晉身邊,張晉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各自寒暄了一陣,就要落座。
張晉雖然升官了,只是加了個散官職銜,東京昭宣使不算什么,沒有任何實權,屬于內侍的一員,方便跟皇子在一起,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趙仙瑯上任之后才給他封了這么個官兒。
那么按照次序,他只能坐在末位。
大家都坐下了,趙仙瑯像以前一樣,站在他后面,開封府的眾多官員都一臉納悶的看著他們!
張晉咳嗽…···又咳嗽。
趙仙瑯好像忘了自己的身份,直到張晉回頭狠狠瞪了他一眼,才恍然大悟似的跑回去,坐到主位。
坐下吐吐舌頭,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偷偷觀瞧張晉的臉色。
這一幕恰好讓宗澤和楊時看到了,兩人均是詫異不解,身為皇子的趙楗,怎么像是張晉的下人?
張晉倒是很平淡,說起了京師的重建:“四月的時候,汴梁一帶還是生靈涂炭,烽煙四起,短短三個月,就恢復了幾分往日的氣象,宗大人居功至偉,對了,卑職斗膽問一句,皇宮也被焚燒了,重建的怎么樣?”
宗澤是比較務實的:“今年適逢戰亂,又是個荒年,汴梁一帶的流民已經到了互相吞食的地步,必須優先安置,所以重建皇宮的事情就往后放了放,暫時只修了一座福寧宮,殿下若是要住,就住福寧宮吧。”
張晉一拍扶手站起來,看了看門外的天色:“得罪了各位大人,身為昭宣使,我得安排一下殿下的住宿,咱們不妨改日再談。”
他還沒有跟趙仙瑯私下里談過,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不想貿然跟開封府的人多說,萬一哪里說漏了,會引人懷疑。
也不知宗澤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破綻,執意要留下趙仙瑯,然后說道:“殿下,你逃回東京,接任開封府尹的事情,相信已經傳到建康了,用不了幾天,官家就會召你去南都,你去是不去?”
趙仙瑯太單純了,一臉驚喜的點頭:“那很好啊,好久沒見到九哥了呢……”想起自己正在女扮男裝,萬一見面,肯定會拆穿,話說了一半沒下文了。
宗澤雖然不知道他為什么臉上變色,但是接下來的召見,宗澤是不同意他去的。
“殿下,趙宋皇室的子孫,只剩你和官家,見面敘舊固然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金兀術即將領兵南下,京師不能沒人坐鎮,如果殿下愿意在這里領銜北方抗金大局,對河北一帶的士卒是極大的鼓舞,兒郎們哪怕是為了殿下,也會奮勇殺敵,保護京師,保護河北,保護天下蒼生,所以···”
說到這里斟酌了一下用詞:“所以官家若是召你回建康,不如請病推脫一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趙仙瑯連一個銅盆都掰扯不清,更不要說國家大事了,此中厲害,她不懂,下意識的看向張晉。
此時他坐在上首,面對這么重要的問題,自己不回答,去看張晉,大家也都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
張晉心里暗暗罵娘,看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