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襲
- 三國:吾非蛾賊,但請大漢赴死!
- 東南風來了
- 4440字
- 2025-02-20 00:00:00
“報,將軍,張渠帥已經率兵出了北門。”
信使匆匆從城北而來,單膝跪地,抱拳向張寶高聲而報。
列陣近十萬兵馬的東城門寂寥無聲,信使之聲回蕩在街道,異常清晰。
上到渠帥,下到普通黃巾兵,人人皆咽了幾口唾沫,身上略略顫抖,汗毛戰栗。
張寶微微抬頭,濃眉豎斜,目光由茫然化為憤恨,攥緊手中長槍,駕馬往前兩步。
“開城門,隨我出擊。”
高亢吼聲之下,東城門咔咔而開。
張寶用槍末一拍馬屁股,一馬當先,狂奔出城。
一邊跑,他一邊喊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眾將士隨我殺向漢軍,報仇,報仇,報仇……”
聽著報仇二字,黃巾兵們雙眼一紅,渾身的血性再次涌起。
不少人見張寶已出城門,嘶吼一聲,也相繼沖出去。
有人帶頭沖鋒,有血性的人紛紛跟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奮不顧身出城跟隨,就為了向漢軍報仇。
此時,渠帥再也控制不住手下,只好挺馬跟了上去。
“殺,殺,殺……”
夜間,一條長龍隨著龍頭直沖向東。
漢軍東大營,守衛森嚴,火把圍著軍營,圈亮了這塊地。
張寶望著亮光處,疾馳而上。
這一刻,他已經顧不上害怕,為大哥和三弟還有無數袍澤報仇雪恨的仇恨填滿了他的心。
馬兒似乎感受到背上主人的情緒,四肢踏得越來越快,宛生殘影。
“噠噠噠……”
馬蹄聲越來越響,漢軍守衛豎起耳朵。
三個呼吸后,一匹駿馬載著一名壯漢持槍闖入眼簾,守衛立即高聲吼道:
“敵襲,敵襲,敵襲……”
可是,此時呼叫已晚。
眨眼間,張寶人馬合一,馬踏連營,徑直撞破營門而進。
進門后,張寶手中長槍猶如閻王爺的手牌,所到之處,漢軍皆被一槍斃命。
馬兒也異常亢奮,不斷跳躍伸蹄,攻擊著靠近的漢軍。
漢軍中軍營之中,一應漢將聞亂,趕忙著甲出帳,前往主帳前聽命。
主帳中,皇甫嵩握劍,盤坐于地,閉目養神。
其人劍眉牛眼長須,膚色偏黑,模樣卻很周正。
坐地時宛如虓虎,氣勢非常。
等一干將領抵達后,見他當面,都不由矮了一頭。
其中急求立功的皇甫酈快步上前,抱拳而立,朗聲告知:
“叔父,敵襲已近,還請先隨我等移步,以待將士們撲滅亂賊。”
皇甫嵩聞言,放聲大笑,其聲如洪鐘,震的人耳生疼。
“何須如此,吾等不正愁蛾賊不出城嗎?既然其已出城,吾等麾下精兵悍將自該迎頭痛擊蛾賊,爾等都去殺賊吧,吾不希望有蛾賊活到明日,更不想看到他們能殺到此處。”
將領們見皇甫嵩絲毫不慌,語氣中更帶騰騰殺氣,面面相覷之下,只好退出營帳,前去迎敵。
等將領們一走,皇甫嵩對帳外喊道:
“來人。”
親衛撩開帳門,單膝跪地道:
“主公,有何事吩咐?”
皇甫嵩雙眼微睜,渾圓的眼縫如同山巔寒潭,閃爍著夜色下的寒光。
“去告知郭典,吾要他半個時辰內必須攻下下曲陽城,從夜襲的黃巾背后包住他們,一舉殲滅。”
“喏。”
親衛領命,抱拳而退。
待帳門搖曳,皇甫嵩重新閉上眼睛,嘴角掛上冷笑。
“張角啊張角,吾馬上便送汝弟張寶共赴黃泉,去與張梁和汝敘舊。”
-----------------
前營中,漢軍將領齊到。
看著好似虎如羊群的張寶大殺四方,皇甫酈臉色黑如炭,高聲道:
“竟一人攻營,實為猖狂,可有人愿前去擒殺此賊?”
數位壯漢齊齊抱拳而出,站在階下竟皆與略矮些的士人同高,如頂天山巒。
他們聲如震雷道:
“主公,末將愿往。”
皇甫酈指著張寶,罵道:
“此賊甚為可惡,汝等快去斬下此人頭顱,為吾當酒壺。”
“喏。”
壯漢們抬起頭,煞氣應聲而漲。
緊接著,他們離開皇甫酈當面,騎上馬匹,就迎著張寶而去。
皇甫酈見此,哈哈大笑,揮手道:
“還請諸公看看,吾麾下大將們的威風。”
此時,諸位壯漢已拍馬而上,手握長槍、長戟或大刀等長兵重器,一往無前。
到了張寶身前,其眾大喝一聲,聯手而上,挺槍便刺。
張寶剛殺一人,長槍還未收回,只好俯身而躲。
可一招慢,招招慢。
諸漢將壓著張寶連番殺招齊上,手中諸般武器似毒蛇探首,招招致命。
張寶武力不差,東躲西避,仍是在下風中靈活自如。
一旁漢兵看諸將群斗賊首,頓時耐不住性子,也想要掙一掙軍功。
說時遲那時快,三桿長槍嘩地戳來,直擊張寶戰馬。
戰馬應激提腿,躲過一劫。
可張寶正和諸將打的火熱,身形不穩間,一時之差,被一將抓住長槍,另一將就一槍直刺脖領。
張寶瞋目切齒,只覺要命喪于此。
就在此時,一把短戟直嗖嗖射向遞槍將領面部。
遞槍將領大驚失色,趕緊舉槍先護住自己。
一槍彈飛短戟后,他大罵道:
“哪里來的賊人膽敢偷襲吾?”
同時,他目向西面,趕緊拉馬回步,與張寶拉開距離,避免被其偷襲。
“將軍莫慌,我等來也。”
只見軍營西面鋪天蓋地地襲來一群黃巾,為首乃是六人,其中一人身掛小戟。
張寶再次殺退漢軍,放聲大笑:
“看來我不該亡于汝手!”
諸漢將聞言,甚為惱恨,一夾馬腹,皆再次沖向張寶。
張寶立馬出槍,互擊數下后,與之交錯。
漢軍諸將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他們直沖沖奔向趕來的黃巾軍中,猶如猛虎下山。
其中持槍將只一槍,就將身掛小戟的渠帥挑落馬下,并左右橫擊,連殺三人。
等張寶目眥欲裂,回身來戰。
持槍將背靠馬身,徑直遞出一槍,出其不意地刺向他。
張寶閃身一躲,額頭被槍刃所傷,裹頭黃巾隨著兜鍪一起被槍尖擊飛。
一槍不成,持槍將回身再刺。
但這次張寶已有準備,雙槍互擊三下后,突然俯身斜刺,將其刺死。
可漢軍兵勇將廣,見一人被殺,眾將紛紛命手下出擊。
張寶的人頭可是很值錢的,之前給皇甫酈一個面子,現在他吃不下,那就不能怪他們了。
群將拍馬而至,個個龍精虎猛,目光盯著張寶就像是看到待宰的羔羊。
“蛾賊受死!”
群馬交錯,嘶鳴不已,陣陣煙塵起。
漢軍兵卒紛紛避讓,避讓不及者都被撞飛出數米。
霎時,道道利器齊齊朝張寶落下,毫不留情,漢將們都勢要先人一步立斬張寶。
張寶或左支右擋,或俯身而躲。
攻防之間,雖身中數刃,卻不致命。
他還攻其不備的單手擒抓下一名漢將,因為傷痛,已活生生捏碎其喉嚨。
“呸,入汝等阿母的,吾才不是蛾賊!”
張寶以力慣之,將手中尸體砸向襲來漢將,接著挺槍便上,雙目通紅,口中高呼:
“大漢與爾等要我等的命,我等便要誅大漢與爾等的運!汝等才是真真切切吃人不吐骨頭的惡賊!”
漢軍諸將沉默不語,雙眼亦略有感傷。
但其等手中的長兵斷無留手之意。
各為其主,生死各安天命!
幾個交手之下,火星四濺,雙方再次交錯而去。
此時,張寶雙眼冒著精光。
他直沖往內,絲毫不停,嘴中大喊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天之民隨我沖殺,抓住皇甫嵩,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一人獨當一面,身陷萬人之中,絲毫不懼。
既已到此,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黃巾兵正源源不斷趕來,聽到喊聲,各個吶喊一聲,握著木槍鐮刀就不要命的沖殺。
前營漢軍面對全部趕來的十萬多名黃巾兵完全不夠看。
十幾個呼吸間,前營就成了混戰之地,舉目望去皆是黃巾,宛如人海浮沉。
皇甫酈等諸將見此,大驚失色,趕緊調兵,死死守住中營門。
數萬漢軍眨眼間在前營告破前,舉盾組成人肉長城。
張寶幾番想要沖擊越過,卻都被擋住。
皇甫酈觀場面大亂,眉頭亂跳見,緊緊攥緊大手,高聲命令道:
“弓箭手何在?”
其余將領聞言,大吃一驚。
不少人勸阻道:
“酈賢侄,我等將士還在前營,萬萬不可放箭啊!”
皇甫酈蠕動了兩下嘴唇,突然拔起腰間長劍,厲色而視,宛如餓狼。
在其逼退左右之后,便繼續喊道:
“弓箭手何在,給我向前營射箭,沒我命令不許停下。”
萬余名弓箭手陣列整齊地出場,各個都比尋常兵卒壯上一大圈。
他們抵在槍盾陣后十米處,步態同調,齊齊拉弦。
“放。”
令旗兵揮旗大喊之下,數萬支箭如梟鳴般破空而起。
眨眼間,前營中無論黃巾漢軍都淪為箭簇之下的一塊肉。
這一刻,既見高低,又見生死。
張寶躲過第一陣箭雨,繼續沖陣。
對于身后慘叫,他滿嘴牙都要咬碎了,可他明白若不能沖開盾陣,便無力挽回。
可箭雨可不給他時間,剛過三息,箭雨再來。
這一次箭雨位置大大往后,連盾陣都有部分覆蓋。
叮叮叮作響中,張寶也擋不住密集的攻擊。
他身中三箭,胯下馬兒也宛如刺猬,應聲而倒。
從地上爬起,張寶回首望見前營半地尸骸,又哭又笑,狀如瘋魔。
但他仍舊握緊長槍,一瘸一拐向前,繼續嘶吼著沖鋒。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殺殺殺……”
前進數步,再一波箭雨襲來。
張寶已無力再躲,身中數箭后,他無力地躺下,看著夜月,嘴里吐著血沫,笑道:
“張旸你該能逃出去了吧,咳……大哥三弟,我來……”
話未說完,地公將軍張寶睜著眼睛,沒了聲息。
-----------------
下曲陽城,郭典巡視著這座剛攻下的空城。
前后縱馬逛了東西和南北兩條空蕩蕩的長街,他也不由失神地嘀咕道:
“中計了,蛾賊中有高人指點?這可不是個好消息,必須斬草除根。”
隨后,袁紹和曹操也從左右巷道走出,面色黑如碳。
回到郭典面前,袁紹語氣生硬道:
“郭公,我等現在是不是該去支援東營?”
郭典抬手,語氣堅定道:
“不,我等領六千人馬去追從城北逃竄的黃巾,留四千人守城,剩余的人由副將帶去支援東營,現在點齊人馬,隨我去追。”
“可夜里追擊甚不方便,沒追上就罷了,要是遭伏,可就大事不妙。”
曹操上前一步,抱拳勸道。
他對黃巾的野斗能力還是頗為了解,絲毫不敢大意。
郭典面露不屑,冷哼道:
“黃巾乃賊,土雞瓦狗爾,我軍兵強馬壯,有何懼之,爾等速速準備出發!”
曹操和袁紹相視一眼。
袁紹對其輕搖了搖頭,示意其不要再多言。
“喏。”
隨之,曹操眼皮微沉,直接抱拳領命。
不時之后,在月光下,下曲陽城分別從東門和北門相繼拍馬而出兩支漢軍。
從東門而出的漢軍飛奔三里地,直擊潰亂的黃巾屁股,將數萬黃巾直接包了餃子。
漢軍東大營前終究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而此時,郭典、袁紹和曹操帶著二千騎兵和四千步卒正在拼命北上。
火把在手,遠遠看去便是一條火龍。
張旸高坐馬背之上,在土丘高處一眼便看到火光,心底不由一緊,眼里閃過幾抹傷感。
短短不到半個時辰,看來不僅下曲陽城已被漢軍攻破,只怕張寶也是兇多吉少。
但他萬萬沒想到執拗的郭典會拋下擊破張寶的軍功,來追殺他們。
看著越來越亮的火光,張旸不由駕馬來回高呼道:
“快些走,漢軍追來了。”
跑了三個來回后,數十萬人的隊伍除了混亂了些,卻并沒有加快多少。
張旸見此,再次坐鎮后方,對著斷后的各個小方軍渠帥喊道:
“各位渠帥還請帶著麾下騎兵出列,與我抗擊漢軍,其余兄弟繼續護著百姓快些離開。”
夜晚寂靜,張旸的吼聲很快傳遍后方。
沒一會兒,各個小方渠帥就帶著麾下騎兵,相繼走到他的身后。
兩千騎兵短短幾個呼吸間便匯聚而成,隨張旸一同面向南方。
月華下,張旸目如星斗,身姿挺拔。
這一刻,他知道自己不能露出一點點慫勁。
將為軍之魂!
要是他慫了,那就會將熊熊一窩,淪為散兵游勇,變得不堪一擊。
他與胯下的馬都異常平靜,平靜的像是來郊游,竟然看不出一點緊張。
這股臨危不懼的氣質,讓跟在他身后的渠帥們不由大為欽佩。
一時間,他們也覺得地公將軍選對了人。
漸漸的,渠帥們也冷靜下來,開始對張旸懷揣起扛住大旗的希冀。
其麾下騎兵見渠帥鎮定自若,也是慢慢不再手抖。
全軍勇氣由上而生。
此刻,他們雖衣衫破舊,甚至人和馬看著都有些瘦弱,身上卻都有著一股豪氣在慢慢匯聚。
隨著時間推移,火光看著愈發顯眼,張旸默默地扯下一塊麻布,裹住自己的雙手。
綁好后,他手持長戟,目不斜視,就靜靜等著漢軍部隊。
一刻鐘后,地面開始出現震動,黃巾騎兵正面好似有一條火龍張嘴咬來。
頓時,張旸揮舞起長戟,拉韁而起,口中吼道:
“隨我出擊,擊破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