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守好“80列”這條紅線
在編寫C語言程序時,我們要守好“80列”這條紅線,即每行代碼不超過80個字符。由于程序結構的限制,像C++、Java這樣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很難堅守這條紅線。但由于C語言的結構特性,在C代碼中堅守“80列”這條紅線是可行的,而且很有必要。C程序員應該把每行代碼不超過80個字符作為金科玉律。
堅守一行代碼不超過80個字符,起初主要是為了方便在不同的字符終端查看源代碼。早期電傳字符終端的列數為80,行數為25,一旦一行代碼超過80列,早期電傳字符終端就會自動繞行顯示,從而導致閱讀困難。而如今,堅守“80列”這條紅線還可以帶來其他額外的好處。
首先,可以防止代碼中出現過多的縮進和嵌套。如果代碼的縮進層次達到4級或更多級,就很容易超出80個字符的限制(尤其是當按照Linux內核的編碼風格,使用每級縮進8個空格的制表符時),這就要求程序員放棄太多的縮進或嵌套,而代碼的縮進層次不超過3級,也正是廣大C程序員約定俗定的目標。像C++和Java這樣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之所以難以堅守“80列”這條紅線,就是因為程序結構中多了類以及命名空間等新的層次,從而導致代碼的縮進層次不超過3級幾乎不可能實現。
其次,如今計算機屏幕的尺寸越來越大,24寸顯示器屢見不鮮。這也逐漸體現出堅守“80列”這條紅線的另一個優勢:如果每行代碼都不超過80個字符,就很容易在同一個窗口中同時查看多個源代碼文件,只要在編輯器內豎直分隔顯示多個源文件即可。這為程序員的工作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推薦閱讀
- Python漫游數學王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計及運籌學
- SSM輕量級框架應用實戰
- 深入RabbitMQ
- Python深度學習:基于TensorFlow
- Getting Started with Greenplum for Big Data Analytics
- Webpack實戰:入門、進階與調優
- Python機器學習:預測分析核心算法
- Magento 2 Beginners Guide
- 青少年Python趣味編程
- Serverless工程實踐:從入門到進階
- Instant AppFog
-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第3版)
- C語言從入門到精通(微視頻精編版)
- Python GUI設計tkinter菜鳥編程(增強版)
- Python數據分析與挖掘實戰(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