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鬧星空:讀西游 識星座
- 徐剛著繪
- 1053字
- 2025-02-10 16:20:04
引子
數千年前,世界各地的先民不約而同地仰望星空,將群星勾連成一個個他們熟悉的圖案,并為之命名,這就是星座的雛形。
中國古人設立了283個星座,并將其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這些星座大部分是以我們熟悉的王侯將相、軍卒百姓、日常器物、建筑設施等命名的,在天上重現了一個大一統的中國社會。道教神仙體系深受其影響,道觀壁畫中就有很多星座出身的神仙。在我們熟悉的神魔小說《西游記》中,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庭也有一眾星座神,比如斗牛宮中的二十八宿,代表性的亢金龍、奎木狼、昴日雞等,五斗星君、武曲星、文曲星、壽星、祿星都有星座原型;天蓬元帥與北斗相關,就連玉皇大帝本人也是古人北極星崇拜的產物。
今天的國際通用星座與此不同,它起源于6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經過古希臘人的發展和完善,一直流傳至今。88個星座中,有一多半與希臘神話相關,勾畫出一個奧林匹斯眾神統御的世界。其中十二個黃道星座為國人所熟知,你可能以為它們在中國的興起不過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但實際上它們的出現可追溯至隋代或更早,那時與黃道星座關系密切的黃道十二宮以及一些古代巴比倫、印度和希臘的天文學知識就已經隨佛經傳入中國。
說起佛經,《西游記》敘述的唐僧西天取經故事你一定不會陌生。唐僧師徒不畏艱險,歷經磨難,終于取回“三藏真經”。這三藏真經據如來自己說:“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三藏中竟有一藏專門談天,想來這里面天文知識不在少數。真實歷史中,玄奘返回長安后主持譯經工作,經他主持翻譯的佛經有74部1335卷,其中《瑜伽師地論》《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阿毗達摩俱舍論》都涉及一些印度古代天文知識。
當我們在《西游記》的世界中跟隨孫悟空斬妖除魔時,不妨設想在《西游記》的平行宇宙中,唐僧師徒取回的真經中有一部涉及西方星座知識;當它被翻譯成中文后,那些西方神怪引起了時人的廣泛關注,在東土大唐傳播開來,并逐漸本土化。到了明代吳承恩寫《西游記》時,為紀念唐僧師徒西行求法的貢獻,他將這些星座形象對應于唐僧師徒西行中的人和物,稱為“西天星座”。隨著《西游記》的廣泛傳播,這些新的星座形象也被人們所接受并不斷完善,終成今日之“東土星座”。
本書以古典名著《西游記》為切入點,在向大家介紹星座知識的同時,順著上述“腦洞”,利用“西游記”星座圖像幫助讀者學習和認識國際通用星座,在帶給大家樂趣的同時,激發我們對星空的熱愛,喚起探索宇宙的熱情。
來吧,讓我們一起跟隨西游取經團隊,揭開星座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