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承諾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懂得承諾,因為他們經(jīng)常在做承諾。且慢,讓我們先分解“承諾”兩個字,看看其包含的兩層意思。“承”是會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上面像跪著的人,下面像兩只手,合起來表示人被雙手捧著或接著。《說文解字》解釋為“奉也,受也”,它的本義是“捧著”,后來演變?yōu)椤俺袚钡囊馑肌!爸Z”是形聲字,《說文解字》解釋為:“諾,應也。”本義為“表示”,是答應的方式和聲音。

這樣一分解后,承諾所包括的兩個過程就顯現(xiàn)出來了,先諾,后承,先答應,然后用行動承擔。只有諾而沒有承,不是真正的承諾,唯有兩者合一,兩個過程的統(tǒng)一,才能稱為承諾。

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承諾就是說到做到。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你是不是經(jīng)常答應別人,而沒有按照你說的去做?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口頭到位而行動缺席的經(jīng)歷。教練技術在對承諾進行了承和諾的區(qū)分后,對那些說了而不做的行為,認為是做了一次口頭的宣言,而且僅僅是一次宣言而已。宣言和承諾是兩個概念。宣言重“言”,所有的東西都在宣言之中,承諾重“承”,一切均在行動中。

不要認為只喜歡宣言的人就沒有承諾,他也在承諾,他在用行動承諾他的宣言是假的。事實上,人在每時每刻都在承諾。承諾不是看他說了什么,而應該看他做了什么。衡量承諾,行動是最好的答案和標準,比如你的另一半不止一次對你說他愛你,可是他經(jīng)常夜不思歸,經(jīng)常在外面與其他異性水乳交融,他沒有承諾嗎?當然不是,他也在承諾,他承諾他說的愛你是騙你的,他承諾他的心不止你一個歸宿,他承諾他經(jīng)常用漂亮的宣言作為愛的幌子,他承諾他自己的愛的方式,他承諾他經(jīng)常說謊。

所有人都有買書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你把錢付給別人,是否就買了書?不是,當別人把書交給你的時候,買賣過程才完成,才算真正買了書。承諾也是一樣,諾是承諾的第一步,只有行動上兌現(xiàn)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承諾。你付了錢,別人不給你書,你會怎么反應?肯定不會罷休,要么被騙,要么索討。那么,你答應了別人,卻不去做,別人會怎么反應?會對你說的話產(chǎn)生懷疑。

宣言了卻不去行動,實際上也是在行動,用的是不行動的方式去行動,只是行動的方向和你宣言的方向是背道而馳的,也就是說你仍然在承諾,承諾不愿意兌現(xiàn)宣言,承諾沒有兌現(xiàn)宣言。別人聽了你的宣言,也能感覺到你的另外一種承諾,行動方向與宣言方向不一致只能增加你的不可信度。

言必行,行必果,真正的承諾是行而有果,言為果之始,果為言之歸。承諾創(chuàng)造了別人度量自己的一個標準,承諾是體現(xiàn)自己言行一致的方式——告訴別人我說的宣言,讓別人來檢視自己說的和做的是否一樣。有人會說了:“既然承諾這么重要,那我只做不說,不就行了?”拒絕“諾”的人,就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上去了,不敢“諾”,就是不敢宣言一個標準出來,不讓別人有評估自己的機會。逃避承諾只能說明對自己沒有信心,看輕自己的能量;破壞承諾則是破壞自己做人的誠信,兩者皆不可取。

當你宣言了一個標準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將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宣言的目標上,在宣言的期限內達到,這樣才是真正的“一諾千金”。所以,承諾是一種自律,別人相信你的承諾是基于你的誠信,實現(xiàn)承諾的方法是聚焦。

自律

人為什么要承諾?是為了討別人的喜歡?還是為了達到物質上的目的?如果說是為了讓別人喜歡,那么“我承諾做一個素食者”,又是討誰的喜歡呢?如果僅僅是為了達到物質上的目的,那“我承諾不因為你生氣而生氣”,又是為了達到什么物質目的呢?看來只能是內心中的某種需求才可以解釋得通。

我們認為承諾是因為自律。“我承諾做一個素食者”,是為了保護動物而自律,或者對自己的健康進行自律;“我承諾不因為你生氣就生氣”,是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律。同樣的,“我承諾明天還你錢”,是對自己的信用進行自律,“我承諾做一個快樂的人”,是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自律。

下屬向上級承諾“明天一定把報告遞交給你”,當他說完后,一定會嚴于律己,才有可能按時、保證質量地完成任務。他會自我約束,會從時間上為這個任務做重點安排,或者放棄休閑娛樂,主動加班加點。愿意承諾的人,一定是很自律的人,愿意用承諾的內容來要求自己。

諸葛亮一生自律,忠于承諾,他的故事流傳千古、催人淚下。在《出師表》中,他把“個人宣言”說得很清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他感激劉備的誠意,承諾跟隨劉備,后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到寫《出師表》的時候,已經(jīng)實踐承諾21年了。

諸葛亮對待承諾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受劉備托孤之重,承諾完成劉備未竟的大業(yè),早晚憂慮,擔心辜負先帝的重托。南方已定后,他就主動申請北定中原,其自律之心昭然可見。后來諸葛亮出兵征討魏國之前,再次上書,其中提到:“(先帝)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并再次宣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果然說到做到,為他的承諾用盡一生,直到飲恨五丈原。世人提起諸葛亮,莫不為之感動,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在人際關系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法則,即你能直接影響其行為的人,就是你自己。在管理學上,人們一致認為,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管理形式,就是自我管理。所以,最有能力實現(xiàn)承諾的,是我們自己。任何承諾都看起來是在對別人承諾,本質上還是在為自己承諾,承諾于自己的自律。尤其是當你為生命定下一個承諾后,需要用一生的行動來完成。

誠信

當你給別人一個宣言后,別人會怎么樣?期待。承諾是一個心理合同,是一個非正式的契約。心理合同的本質是對無形的心理內容的期待。自你宣言的時候,合同就在對方的心中生效,別人會根據(jù)你宣言的內容,期待在合同期滿之前承諾生效。

當你的承諾只停留在宣言的階段,并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去實現(xiàn)承諾,等于你將心理合同單方面撕毀掉了,打破了別人的期待,讓別人產(chǎn)生失望,繼而對你的話產(chǎn)生懷疑,最后不信任你這個人,甚至會記恨你。婚姻破裂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比較普遍的因素是一方轉移戀情,在行動上違背了當初的承諾。在現(xiàn)實中有不少人因為婚姻破裂而形同陌路,有的還反目成仇。

心理合同是非正式的,有很多不確定性,你可以變更合同的內容。假如你借了朋友珍藏的一本書,答應一個星期看完,可是你由于出差而只讀了一半,而你又非常想看這本書,你別忘了與朋友協(xié)商,為你的承諾增加“補充協(xié)議”。對方的期待同樣會隨著“補充協(xié)議”而調整。承諾這個心理合同可以處在不斷變更和修訂的狀態(tài),不過,要雙方協(xié)商,達成共識。

你以往的行為常常被人們作為期望的基礎,人們據(jù)此來判斷是否相信你的宣言。以往的行為構成了你的誠信。銀行貸款,有一項是評估企業(yè)的信譽,它根據(jù)的就是企業(yè)以往的還貸承諾。企業(yè)以往言而有信,信譽就好,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就高。

在一個企業(yè)中,每個成員和不同的管理者,在任何時候都存在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一整套期望,這就是組織的承諾,影響著個人對組織的投入與認同程度。如果企業(yè)違反承諾,將使員工產(chǎn)生較低的信任和工作滿意度,那些體驗過這種違約的人更傾向于離職。在組織行為學中,有一種關于組織承諾的問卷,能夠預測離職現(xiàn)象,甚至更能預測“離職意向”。可見承諾對于一個企業(yè)的重要性。

誠信是人和企業(yè)的基石。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沒有誠信,不懂得基本的行為要求,就像大車失輗,小車失軏,怎么能“行走”呢?孔子的學生子夏也說:“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末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末信則以為謗己也。”君子得到民眾信任,才能動員民眾;沒有得到民眾信任,民眾認為你在刁難;君子得到君主信任,才能諫諍君主,沒有得到君主信任,君主認為你在誹謗。

信口開河,言而無信,是對誠信最大的破壞;敢于宣言,兌現(xiàn)承諾,可以夯實誠信的根基。

聚焦

諸葛亮能夠贏得世人的尊重和感動,是因為他心無旁騖,一生的行為都在兌現(xiàn)承諾。他知道自己命垂旦夕,仰天長嘆,手書遺表:“死之將至,愿盡愚忠……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終事陛下,飲恨無窮!”他還說老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傾,家里人的生活不成問題。至于他自己,“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宮,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按現(xiàn)代說法,這是諸葛亮寫的一份“遺囑”,在申報家里“桑田”財產(chǎn)后,諸葛亮說家里不會有更多的綢緞、外面也不會有任何產(chǎn)業(yè)錢財,不致辜負皇上的信任。諸葛亮任蜀漢丞相,后主稱他“相父”,內外大事幾乎全是他操心處置。這樣的實權地位,如要斂財簡直易如反掌;但他無意謀取錢財,全心全意投入了興漢大業(yè)。

很多人的承諾難以實現(xiàn),是因為有太多的誘惑和干擾,不能專注于宣言的目標。有一個重要的公式:P=p-i,第一個P是performance,指外在表現(xiàn)和成績,第二個p是potential,表示潛能,i是interference,表示干擾。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和成績,是他的潛能減去干擾,干擾越大,成績就越小。這個公式是美國的添·高威提出來的,他曾經(jīng)是一名網(wǎng)球教練,后來將運動場上的訓練方法引進企業(yè)界,催生了企業(yè)教練技術。

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干擾阻礙了潛能的發(fā)揮,降低了人們的表現(xiàn),使人們達不到目標。在企業(yè)進行并購的時候,會傳來各種批評的聲音。聽取建議當然有好處,但是如果并購者僅僅因為這些批評就放棄計劃,那批評就成了他的干擾。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在做戰(zhàn)略決策的時候,意志堅定,力排來自企業(yè)內外的各種干擾,最終以事實證明決策的正確。

如何判斷一個人夠不夠專注,如何區(qū)分干擾?這與目標有關,所有與目標不一致的信念和想法,都是干擾。干擾并不一定是外人阻止你去實現(xiàn)目標,更多的表現(xiàn)在個人內在的信念和心態(tài),集中體現(xiàn)在內心的對話。企業(yè)家投資新項目,肯定會聽到各種聲音,關鍵是這些聲音在他心中產(chǎn)生了怎么樣的對話,如果他有堅定的信念,有必勝的心態(tài),就會對干擾絕緣,邁出革命性的一步。

對承諾的干擾有很多,比如拖延的習慣,“沒關系,對方不會在意”的自我安慰,“這件事情不重要”的自我判斷,等等。如果不排除干擾,承諾就會受影響,如果干擾占據(jù)上風,承諾可能就無法兌現(xiàn)。最終留給別人的,只有一份遺憾,一絲不快。留給自己的,是內心的愧疚和信用的衰減。

找到真正的干擾,就找到了表現(xiàn)不佳的原因,教練要在這里對被教練者深入挖掘,否則對方有可能根本不清楚失信的真正原因,有時候,對方說出來的,或者他自認為是原因的原因,只不過是一種表象,深層的“不為”動機是潛伏得更隱秘的干擾。

承諾也是一種自愿的行為,沒有人強迫你,除非你愿意,如果有些事情你不愿意承諾,完全可以用拒絕來表明自己的真正想法,千萬不要自欺欺人,傷害了別人,最終傷害到的肯定是自己。

承諾是執(zhí)著于個人的自律,承諾就是看你的心思是放在哪里,承諾就是你在說了以后體現(xiàn)出來的行動。實現(xiàn)承諾一定要聚焦。如果你不想做一個沒有信用的人,那就把焦點放在承諾的目標上,排除所有干擾,漂亮地履行你的心理合同。

教練小智慧

沒有希望

教練問客戶:你的目標什么時候做到?

客戶說:希望下周做到。

教練則回答說:沒有希望。

這是在教練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情況,背后隱藏著教練的挑戰(zhàn)。

在文學作品中,“希望”是一個美好的字眼,表達著光明、青春、機會、活力、未來等意思。但是教練的語言和文學語言乃至普通邏輯關系中的語言有著不同的含義。

在教練的范疇中,教練會挑戰(zhàn)對方所說的“希望”。為什么呢?

因為在教練的信念中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不做,要么做到。

說“希望做到”的意思是:我很想要做到這個成果,但能不能做到則不是由我來決定,需要環(huán)境(外部因素)的配合。環(huán)境不配合我就不保證能做到了。

有些時候說“希望”是沒問題的。比如:我希望你身體健康。因為你的身體健康是屬于你并且要由你來實現(xiàn)的。但在做自己的目標、由自己主導時還說什么“希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教練要挑戰(zhàn)的正是這種信念。因為這代表對方做到目標的決心不足,意向不強烈,不相信自己可以影響環(huán)境,在心態(tài)上還有所保留。

根據(jù)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原理,心態(tài)上的保留會導致行為上的保留,進而影響成果。所以教練要說:沒有希望。意思是——如果你不是百分之百努力的話,別幻想有什么理想成果。

類似的語言還有“盡力而為”,意思是——我已盡力了,做不到是因為別的因素了,你還想我怎樣?別再要求我了。

教練會聽得到這些語言背后的心態(tài),然后會挑戰(zhàn)對方:不是希望做到,不是盡力而為,而是一定要做到。

所以,在教練特定的邏輯關系中,沒有希望不是代表真的沒有希望,它代表了教練的嚴謹和高要求。只有這樣,被教練者才會真正提升達成目標的能力,而不是活在希望的幻覺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阳城县| 荥阳市| 讷河市| 齐河县| 辉县市| 上犹县| 页游| 阿尔山市| 兰溪市| 修武县| 寿光市| 郑州市| 鹤岗市| 昌江| 新田县| 靖江市| 全南县| 台安县| 宁河县| 六盘水市| 勐海县| 太原市| 邻水| 讷河市| 神农架林区| 商水县| 那曲县| 静安区| 那坡县| 丹棱县| 阿克苏市| 郎溪县| 台州市| 斗六市| 青浦区| 涡阳县| 广德县| 灵璧县| 秀山|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