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外國建筑
- 顧月明
- 406字
- 2025-02-13 16:21:28
第五章 天國之光——中世紀西歐的羅馬風建筑和哥特建筑
4—5世紀,隨著西羅馬帝國被西遷的日耳曼民族攻破,歐洲進入了漫長的中世紀。雖然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國家,但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還是基督教。10世紀,歷經多年的戰亂和紛爭有所緩解,社會秩序開始逐漸恢復。城市的復蘇,也為建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教會、國王、封建領主為了各自的需要,在各地建造教堂。為了讓教堂能保存得更久遠,同時也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這個時期的建造者普遍采用石頭來建造教堂。工匠們在古羅馬時期建筑結構和形式的基礎上,從拜占庭和加洛林建筑中汲取靈感,發展和創造出新的風格,被稱為羅馬風(Romanesque)。建造的技術隨著當時工匠們的流動交流而不斷提升。終于在12世紀,在古羅馬建筑風格基礎上演變發展出了更高更明亮的教堂新風格,也就是后來人們稱之為“哥特式”的風格。很快哥特式風格從法國傳播到了歐洲各地,成為中世紀后半段甚至建筑史上最為重要的一種建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