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外國建筑
- 顧月明
- 1534字
- 2025-02-13 16:21:17
第六節 阿布辛貝神廟:神秘的太陽日奇觀
新王國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他在位時期也留下了很多杰出的建筑,上文提到的位于巴黎協和廣場中心的方尖碑就是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留下的,除此之外,另一個傳世建筑就是努比亞地區的阿布辛貝神廟。
自新王國開始,努比亞地區成為埃及的一個行省,為了利于在當地傳播埃及的神靈崇拜,拉美西斯二世在阿布辛貝建造了這座大型巖窟神廟。這座神廟造型非常獨特雄偉,是新王國法老王時代最重要的遺跡之一。阿布辛貝神廟建筑群包括兩個神廟建筑,除了我們平時所指的大神廟之外,距離它50米左右的地方還有一座哈索爾神廟,這座神廟較小,是拉美西斯二世為他最寵愛的妻子奈菲爾塔利修建的。
阿布辛貝神廟建在尼羅河西岸的崖壁上,面朝東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背靠懸崖大門前的4座拉美西斯巨像(其中一座毀壞了),高20米,總體看上去氣勢恢宏、攝人心魄。這些法老巨像戴著獨特頭巾,端坐在那里眺望遠方,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眼底,都歸他們統治。巨像和巨像的兩腿之間還有拉美西斯母親、妻子和兒女的小雕像。盡管阿布辛貝神廟的法老雕像非常高大,但仍舊是從整體巖石上雕刻而成,絕非巨石拼湊而成。古埃及人手法嫻熟,無論巨像,還是周圍的小雕像,都是栩栩如生。這些大大小小的雕像歷經3000多年的風雨洗禮,多數仍然完好無損,可見其石質之堅硬。當然,這與古埃及人高超的選料水平是分不開的。想象一下,3300多年前,古埃及人從巨大的山體上,用人工劈鑿出這個宏偉建筑的時候,該有多么艱辛。

阿布辛貝神廟
阿布辛貝神廟整體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內部空間布置方式與底比斯神廟類似。跨過4座巨像之間的神廟大門后,經過一個過道,到達的是神廟的中堂。中堂內沿軸線對稱布置8根起支撐作用的方立柱,每根柱子前都立著一尊高達9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這些立像面向中心通道,身穿禮服,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模仿古埃及傳說中統治冥界的神——奧西里斯。這些柱子也表明這間中堂相當于埃及傳統神廟的大柱廳。中堂室內的雕刻非常精彩,在兩側的墻壁上,雕刻著拉美西斯二世在卡疊什(現敘利亞地區)和赫梯人激戰的壯觀場面。頂部天花板上畫著飛翔的兀鷹,這是法老的標記。

阿布辛貝神廟的太陽節奇觀
穿過中堂再往里深入是后廳,廳里有4個方柱。在后廳盡頭,有一間小石室,是神廟的圣殿,里面并排擺放著4座石像,從左至右分別是普塔神、阿蒙·拉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拉·哈拉赫梯神。這四尊雕像就是整個神廟最神圣的部分,代表著埃及最重要的神祇,拉美西斯二世將自己和古埃及最重要的神放在一起,可見其雄心。
神廟里本應供奉著神,這并沒有什么稀奇;廟門外的4個20米高的雕像雖然雄偉,但是由于有工程更浩大、技術更復雜、年代更久遠的金字塔珠玉在前,也似乎難以與之相提并論。人們之所以對這個神廟驚嘆不已,是因為它的設計者巧妙地運用天文、建筑、物理知識,造就了一個奇觀。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神廟建成之后,只有每年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陽光才能從神廟大門射進來,穿過兩個大廳以及將近60米深的走廊,依次照耀在石室中右邊3座雕像的全身上下,20分鐘之后,陽光轉移,再也照不進來了,只能等法老的下個生日或者登基日。埃及人將這個奇觀稱為“太陽節奇觀”。
太陽節奇觀的設計有多精妙,通過一件事就能夠看出來。20世紀60年代,神廟附近要修建阿斯旺水壩,這個水壩將導致神廟淹在水中。為了保護遺跡,聯合國決定將神廟切割并上移。當時,國際一流的科學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的測算手段,費盡心思才保留了太陽節奇觀,但是太陽光照進來的時間誤差了一天。60多年前的科學家沒能做到的事情,古埃及的建筑師在3300多年前就做到了,由此可見古埃及建筑師技藝的高超,這也是阿布辛貝神廟建筑的精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