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也許大唐也可以有蒸汽火車
- 幫女帝滅國后,我放平車輪封城三日
- 天命在我
- 2059字
- 2025-02-25 11:20:20
“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這么多次的摩擦,我大夏從未主動出手,全是大唐挑釁在先,我大夏不提這件事,只不過是不想和貴國計較而已,難不成陛下想要扭曲是非?”
“兩國之爭,是為了利益,而不是意氣用事。如果兩國之間都沒有了利益糾紛,那么何必要爆發戰爭呢?中原諸國,難道就不能和平相處嗎?”
“等到外族入侵之時,中原諸國就可以聯合起來,一起抵御外敵。如果沒有外敵的壓力,我們這些國家相互的爭斗,在本宮看來,完全就是多余的?!?
“倘若幾個國家能相互的聯合,相互的幫助,那么即便是那些外族真的打進來了,何懼之有呢?”
“當然了,我還無法去說服其他的國家,但我有信心,可以說服大唐皇帝陛下?!?
“在這之前我們兩國確實是有些摩擦,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沒必要繼續揪著不放?!?
“如果是因為一時的意氣用事,導致我們兩國一直處于敵對的關系,這對于我們兩國,都沒有一點好處?!?
“更何況現在我大夏,無論是財力還是武力都是中原第一的強國,尤其是蒸汽火車,更是讓諸國只能仰望,無法復制。要是我們兩國結盟了,這鐵路,說不定還能修到大唐來呢?”
此話一出,在場的臣子們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甚至就連李世民都大吃一驚。
他是大唐的國主,想要得到的東西,這個世界上基本上沒有得不到的,只有大夏這些頂尖的科技,讓他垂涎三尺卻得不到。
尤其是可以做到日行千里,還能運載這么多人的蒸汽火車,更是讓他眼紅的很。
如果大唐也能擁有這樣的東西,那么大唐的經濟實力,一定可以提高數倍。
畢竟這便利的交通,是實現經濟繁榮的基礎。
如果一個國家的交通不發達的話,那想要發展起來將會很難很難。
文靈兒開出的這個條件,實在是讓人無法拒絕。
李世民沉思了許久方才開口道:“看樣子這次大夏是帶著十足的誠意而來?!?
文靈兒和文紅月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得意。
文靈兒繼續說:“是的陛下,這次我們大夏就是奔著促成結盟來的,誠意當然是要給足的。如果不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結盟,那么我們何必要拿出這么足的誠意呢?”
“要知道,我們大夏的蒸汽火車,不知道是多少國家都渴望得到的?!?
“想必對于這一點,大唐皇帝陛下也應該非常清楚?!?
“如果沒有我們大夏的幫助,沒人可以建造蒸汽火車。”
“如果大唐能得到我們的幫助,就可以成為第二個擁有蒸汽火車的國家,那將會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到那個時候,沒人可以和我大夏女帝,大唐皇帝陛下比肩?!?
“不過,我們也是有自己的要求的……”
李世民擺擺手,給出這么好的條件,那要是不提要求的話,誰也不會相信。
聽到文靈兒想要提條件了,李世民反而是松了口氣。
隨后,李世民便笑著說:“嗯,說說看?!?
文紅月和文靈兒對視一眼,隨后,文紅月開口道:“一直聽說貴國的長樂公主是美若天仙,氣度不凡,現在看來,傳言非虛。”
“所以我們想要將長樂公主帶回大夏,和我們的夏王殿下聯姻,如此一來,我們兩國便可以真正的達成結盟的關系,永修友好?!?
“不知道大唐皇帝陛下,意下如何呢?”
聽完了文紅月的話,李世民的臉上,波瀾不驚。
因為在這之前,長孫皇后已經跟他說過這件事了,因此并未多少驚訝。
只是心中有些好奇,區區一個公主,真的能讓大夏付出這么多?
這些人來,真的只是為了聯姻嗎?
還是說,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真的只是這樣的話,犧牲一下一個公主的幸福,換來大唐的繁華,這也是值得的。
畢竟,長樂是他李世民的女兒,理應做好為大唐付出的準備。
作為一代雄主,李世民沒有那么多的私心,一心一意的只是為了讓大唐變得更加強大。
再說了,放眼整個天下,又有哪個男人可以比得過李文浩呢?
無論是長相,還是才學,李文浩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想到這,李世民一拍龍椅,“好?!?
“你提出的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只是貴國的女帝陛下會同意嗎?如果我把閨女嫁過去了,會不會被冷落呢?”
文紅月見李世民松口了,便淡然一笑說:“這一點請大唐皇帝陛下放心,我們大夏是禮儀之邦,不要說是貴國的公主,就算是一個普通的民女到了我們大夏,也不會被冷落,我等都是女子,自然明白女子駕到異國他鄉的苦楚?!?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其實他剛才說的,不過是一些場面話罷了。
現在得到了文紅月的保證,他的面子有了,也會讓大唐的臣子們無話可說。
于是他便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復。
“好,既然如此的話,那朕就答應了兩國的聯姻之事。”
只是長樂公主自幼就生活在長安城,只怕一時之間無法適應你們大夏的風土人情啊。
“這樣吧,請貴國派遣使者前來,就按照列國聯姻的規定,把長樂給接走?!?
“跟你們直接回去,朕看就不必了吧?”
文紅月和文靈兒對視一眼,隨后便笑道:“合情合理,請大唐皇帝放心,我們回去之后便會立刻安排此事,一定會用最高的規格,迎娶長樂公主殿下。”
大唐和大夏即將聯姻這件事,很快便在諸國之間傳開了。
尤其是大唐方面,更是極力的推波助瀾,把這件事推到了風口浪尖。
畢竟大夏和大唐都是中原的強國,如果他們強強聯手的話,對于其他國家就是一種無形的威壓。
得到這個消息,諸國是徹底坐不住了,開始緊急商量起了應對之策。
……
大明。
朱棣正在認認真真的批閱奏折。
這些年,沒有了朱高熾的幫助,所有的政務都壓在了他一個人的頭上,實在是讓他有些應付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