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釋元年,六月。
長安,宣政殿。
檀香醇厚,煙氣裊裊。
梁柱表面已不見昔日龍紋,取而代之的是暗褐底色上描金的纏枝蓮紋。
那些曾支撐起大唐威儀的斗拱,如今被匠人鑿刻出層層疊疊的佛龕,供奉大小不一的佛像。
最小的不過手掌大,最大的足有半人高,皆垂目合掌,似在俯瞰殿內眾生。
原本擺放案幾的位置,則由十幾個銅爐占據,將地上繡著卍字紋的厚厚僧毯壓實。
殿門處散落著數...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崇釋元年,六月。
長安,宣政殿。
檀香醇厚,煙氣裊裊。
梁柱表面已不見昔日龍紋,取而代之的是暗褐底色上描金的纏枝蓮紋。
那些曾支撐起大唐威儀的斗拱,如今被匠人鑿刻出層層疊疊的佛龕,供奉大小不一的佛像。
最小的不過手掌大,最大的足有半人高,皆垂目合掌,似在俯瞰殿內眾生。
原本擺放案幾的位置,則由十幾個銅爐占據,將地上繡著卍字紋的厚厚僧毯壓實。
殿門處散落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