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三年,六月初。
嶺南西道融水縣。
小山與大山的余脈在此交匯,形成一道天然隘口。
山勢陡峭,谷深林密,乃是黔中道進入融州的咽喉要道。
隘口兩側的山脊上,一名將青絲簡單束起、身著干練裙裝的女子正指揮若定。
“東側碉樓再加高三尺!”
李蘅予手持圖紙,督促數百名工人修筑防御工事,聲音清亮有力:
“基座要用糯米灰漿澆固,箭孔必須對準谷道拐角處!”
在李蘅予...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會昌三年,六月初。
嶺南西道融水縣。
小山與大山的余脈在此交匯,形成一道天然隘口。
山勢陡峭,谷深林密,乃是黔中道進入融州的咽喉要道。
隘口兩側的山脊上,一名將青絲簡單束起、身著干練裙裝的女子正指揮若定。
“東側碉樓再加高三尺!”
李蘅予手持圖紙,督促數百名工人修筑防御工事,聲音清亮有力:
“基座要用糯米灰漿澆固,箭孔必須對準谷道拐角處!”
在李蘅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