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黃雯的分析,陳峰也大概了解了現目前安縣課外培訓的情況。
由于之前全國搞了個為學生‘雙減’的政策,正兒八經的學科類輔導班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不讓搞了。
而且這玩意兒抓的非常嚴!
嚴禁在職老師出去補課或者開展‘研學’‘夏令營’之類的補課活動。
一旦被發現、被舉報,立馬要被學校開除失去教師資格。
這就導致了像新東方之類的知名上市教育公司,直接轉型去搞起了直播帶貨。
但是陳峰想開的書法興趣班,并不在非學科類范疇之中因此并不受影響。
當然,黃雯提議的書法考級,陳峰也當場上網查閱了一番資料深入了解了一下。
目前中國書法協會對于全國書法等級的考級一共分為1~10級。
報考對象基本沒有什么門檻,只要是個書法愛好者都可以去上網報名嘗試,而且是在網上線上考試,過程并不復雜。
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安排一場。
像書法協會官網展示的1~10級的硬筆書法范例,陳峰只是略微掃了一眼就大概知道自己目前處于10級的水平。
考這種級,幾乎是分分鐘提筆就能拿下的事情。
只是首次參與書法考級最高也只能從6級開始,再之后就得逐級往上考,然后等2個月再拿到手相關考級證書。
按照陳峰的計算,自己最快一個月內就能把6~10級認證刷通關。
畢竟書法考級在國內屬于比較冷門的一種考證,愿意花這個冤枉錢進去報名參加的人并不多。
至于另外一種更專業的書法教師評級,那就要求比較多了。
書法教師等級一共分初級、中級、高級、專業、專高一共6種級別。
想要參加這一類的考試報名,還得必須滿足一定的相關專業教學或者學習經歷。
這就跟牛馬出去求職投遞簡歷一樣,簡歷上你要是填個‘無工作經驗’立馬被刷掉。
而且書法教師的等級得從頭開始,滿足學習課時才能報考,每個月開的場次和招收人數都非常少,報名費也比較貴,一場都要大幾千報名費。
考過之后,就可以拿著相關資質證件去當地的中、小學申請當書法老師,屬于另辟蹊徑的一種教師資格。
當然,一了解到這,陳峰就立馬PASS掉了考書法教師評級的念頭,轉而決定選擇更簡單的前者書法等級考試。
畢竟他開興趣輔導班也不是想做大做強,也不想去學校當正兒八經的坐堂老師。
只是想趁著賺點養家糊口的外快,為自己找份過渡的事業去做。
真正想要借助面板去博取名利,最好的辦法還是等‘楷書’等級肝上來后,去參加國內的書法大賽才行。
……
了解完開書法興趣培訓班的各項要求后,陳峰就立馬加了這位黃老板的微信,將辦理營業執照、稅務、消防審查等等手續需要的資料都填好發給了對方。
這一套手續辦完,只收了陳峰3000元,順帶他還贈送了半年的申報稅務服務。
至于缺少的最關鍵的場地租賃合同,按這位路數有點粗的黃老板的意思,可以先把其它證件手續辦到最后一步,等陳峰出去把場地租下來后面再遞補進工商局就行。
如果換做普通人肯定得按部就班地去工商局里面遞交材料,也只有他們這些有關系、人脈的財務中介才能這樣不講流程。
當然,離開這家財務公司后,陳峰就出門去看合適的場地去了。
按照黃老板的說法,這種針對學生的興趣班最好開在少年宮或者學校附近,靠著‘近’這一特點進行吸引潛在客群。
陳峰之前一直在杭城上班,也是第一次自己瞎折騰創業,就非常聽勸地先去了一趟瑞縣的少年宮。
沒想到剛到地方,他就被少年宮附近大大小小的各類課外興趣培訓機構給看愣住了。
什么芭蕾舞蹈、鋼琴、繪畫等等開的滿大街都是,看樣子競爭非常激烈。
就連同行的書法培訓班都有好幾家,從硬筆書法到軟筆書法都有教。
門口還掛著培訓老師的資質和獲獎情況,以及各種中小學生參加培訓后的書法作品,吸引路過的家長們駐足觀看。
“看來搞教育確實挺掙錢,要不然競爭也不會這么激烈了。”陳峰心中嘀咕。
從幾家同行門口路過時,他臉不紅心不跳地順手拿了幾張摞在門口的宣傳單,大致了解了一下安縣這邊的書法培訓市場價。
少年宮這邊的興趣培訓班基本都是按課時收費,買的課時包越多,折扣就越低。
針對書法培訓這塊,一節課程下來平均要50至100元左右。
路過一家大點的書法培訓機構門口,陳峰還特意往教室里里面瞄了幾眼。
雖然里面上課的學生不多,只有二十幾個的樣子,指導的書法老師也只有一位。
但是理想狀態下早、中、晚排個七、八節課培訓下來,光是課時費大概就能收個小幾千元。
排除掉場地租賃費和人工開支,利潤絕對比上班強,怎么看都是一筆穩掙不賠的生意!
如此實地考察一番后,就更加讓陳峰下定決心要開班。
不過少年宮這邊的場地肯定不行,一來是租金比較偏貴,二來就是競爭太過激烈。
他一個初出茅廬的書法‘菜鳥’,在這種地方大概率競爭不過那些老點的培訓機構。
于是陳峰就退而求其次,打車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老街巷子附近轉悠了起來。
老街這邊3公里范圍內一共有2所小學,分別是西路小學和實驗小學,以及一個封閉式管理的中、高混合的玉海中學。
生源這塊非常充足,具體如何招攬家長報名,那就得看陳峰后續個人能力。
無論是通過大伯退休教師的人脈,還是地推、硬廣都能獲客。
而租金這塊,老街這邊也早已經從昔日巔峰時期的單間門市十幾萬一年,跌到了現在1~2萬都無人問津的程度。
除了那些在老街上做科技狠活的外賣店,很少會有年輕人愿意來這邊租店。
于是陳峰挨家挨戶地問過去,最終在離自己家不到500米的位置,看上了一處掛著‘旺鋪招租’紅紙的三開門店鋪。
店鋪內部一共150多平方,兩層樓,含木質的裝瓦結構。
外立面剛剛被縣里翻修了一遍,墻壁刮了大白,窗門屋檐做了一些仿古的裝飾,外面一看透著一股爛大街的古鎮風景區氣息。
至于店鋪房東還是個有點交情的街坊鄰居王大媽,過去她的店鋪租出去裝修基本都包給陳峰老父親來做。
有了這層熟人關系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后,陳峰最終以年租2.4萬的價格將這地方給租賃了下來。
算是為書法創業邁出了重要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