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與魔鬼決斗

在一個春天的下午,一輛嶄新的SUV載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和他們穿著講究的母親,出現在了我家的車道上。此時,我穿著沾滿油漆污漬的襯衫和磨破的牛仔褲,正在清理汽車后備箱蓋的底部,看上去肯定不像一個專業的心理學家。盡管這個女人妝容精致,可她看起來好像已經哭了好幾天,我不禁為她感到難過。她找到了我,顯然松了口氣——盡管我穿著破舊的牛仔褲,剛見面時還一臉驚訝的樣子。她說,她花了兩個小時才趕到這座城市,還不確定我是不是住在這里。她告訴我,她被卷入了一場“地獄般的監護權爭奪戰”,而對方是一個冷血到可怕的人,她為自己兒女的幸福感到擔憂。“為了拯救我的孩子,”她說,“我必須和魔鬼決斗。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她很確定,她的前夫并不是真的想做父親,他向法院申請監護權只是為了“控制她”。由于她對孩子的愛和關心,她前夫很容易就做到了這一點。我向她解釋,她的前夫想要看到他控制了她的情緒,所以每當遇到前夫時,她都要表現出平靜(而不是驚慌)的樣子,這樣能有力地挫敗他的這種企圖。我還為她提供了一些建議,幫助她與律師富有成效地溝通。在她離開的時候,我很高興地看到,她眼中不再有絕望,而是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研究反社會人格并治療受創傷的受害者已超過了25年,但直到開始寫作有關反社會人格受害者的書之前,我一直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傷害的普遍存在。自從我的《當良知沉睡》(The Sociopath Next Door)一書英文版在2005年出版以來,我收到了大量讀者的電話與來信,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給我講述他們遇到的那些沒有良知的人。這些讀者想要給我講述故事的心情十分迫切,甚至有些人設法找到了我未公開的家庭電話號碼,還有些人在我波士頓的辦公室門外等待,希望能在我上下班的時候見到我。但這是第一次有人出現在我家門口。

我決定建立一個網站,專門提供一個郵箱地址,這樣我的讀者就能講述他們的經歷,而不必如此迫切地找我。我剛把網站建立起來,就不斷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大多數聯系我的人(以及每天與我保持聯系的人)都在與一個無法避開的、潛在的反社會人格者打交道:他們是監護權之爭的對手、不能放棄的工作中的老板或同事、成年的家庭成員,也許最令人痛苦的是——他們的一個孩子是反社會人格者。

在這些來找我的讀者中,有男人也有女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都有某些共同的經歷。他們都感到孤獨,還有些瘋狂: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唯一曾被心智不正常的人愚弄或操縱的人。他們至少都與一個沒有內疚、悔恨之情,甚至不會關心他人的人打過交道,至少都經歷過一段令人懷疑現實的關系。而且,在讀到《當良知沉睡》之前,所有這些受害者都認為,沒有人會相信他們的離奇故事。我的書為他們提供了一些概念與話語,以便他們描述自身的經歷。現在,他們在尋找保護自己和親人的工具。我寫作本書就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所有那些必須和沒有良知的人斗爭的人。本書的主題就是如何戰勝反社會人格者。

這些年來,幾乎我收到的所有來信都可以自然地分為幾類。自2005年以來,在媒體上和私下交流中,我被問及過無數有關這些關鍵主題的問題。在本書中,我會討論所有這些問題:關于反社會兒童的殘酷現實,以及該如何對待他們;有哪些具體的方法能戰勝在工作中針對你的反社會人格者;如果與你爭奪孩子監護權的對手是一個反社會人格者,那么面對這種可怕情況,你該怎么辦;有攻擊性(包括網絡攻擊)的反社會人格者;反社會人格者與自戀者的區別。本書中有一章講的是具有反社會人格特征的公司,以及對于善良本質的思考。

大多數缺乏良知的人會試圖融入社會(不想被抓住或監禁),他們會有一些“不被人看見的”道德過失和人際惡行。與普遍的誤解相反,訴諸致命暴力的反社會人格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們更有可能是有破壞性的騙子和操縱者,在我們的生活中玩一些心理上、財務上和爭奪權力的殘酷游戲。他們占了家庭暴力施暴者中的絕大多數:這些人試圖通過在家庭的私人空間里毆打配偶、孩子和老人,來增強自己的權力欲和控制感。這是我們很難發現這些人的原因之一。當反社會人格者犯下謀殺罪時,我們會深感不安。我會探討反社會人格者的謀殺行為模式,以及這種攻擊行為與非反社會人格者的暴力在動機上有何不同。

心理學家不愿意將回避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就反社會人格而言,我們進行回避其實是最佳的選擇。無論是否有暴力傾向,反社會人格者并不遵守我們所有人都遵守的社會契約,并且具有獨特的破壞性,永遠無法與任何人建立真誠的私人關系或工作關系。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控制他人,最明智的、危險性最小的做法就是完全避開這些人。然而,避開反社會人格者并不總是可能的。

在本書中,我會為你提供一些工具,用于對付那些無法避開的反社會人格者。你會讀到很多故事,這些故事都受到了我收到的無數封信件的啟發。在這些故事中,人們震驚地看著人類普遍接受的現實在他們面前分崩離析,他們在一個不再合乎常理的世界里勇敢地試圖拯救自己和他們愛的人。人們被迫認識到,反社會人格者并不僅僅是一閃即逝的新聞里或令人震驚的紀錄片中的抽象人物;反社會人格者是和旁人一樣的人——他們偽裝得很好,以至于他們的本性可能好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被人發現。

我更改了這些故事中的所有名字,以及任何有識別作用的細節,不過你依然能看到成功的例子:這些人成功戰勝了那些似乎沒有良知的人。但也有一些悲傷甚至可怕的故事。在這些故事里,冷血無情的人似乎最終取得了勝利。無論結局是好是壞,所有這些故事都說明了,對于邪惡的傳統觀念如何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清邪惡的真實本質。邪惡的行為來自情感的空洞。對這一點缺乏意識,大大限制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無情行為的能力。在本書中,那些基于真實世界的故事證實了對人性邪惡(在品性上和神經心理上的良知缺失)主要起源的一種全新、理性的認識,能夠給予我們一種重要的優勢,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應對那些反社會人格者,并面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為問題。我相信,為了我們的個人安全,甚至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的福祉,我們必須放棄錯誤的信念(也就是我們對于反社會人格的“盲目”),并用知識和能力武裝自己,有效地應對這種問題。

我們必須認識到,盡管反社會人格者以缺乏情感為標志,但他們是“情感吞噬者”。他們渴望通過引起我們的困惑、憤怒和恐懼,來看到他們對我們的控制。他們利用他人的消極情緒來獲得滿足。知道何時以及如何不流露情緒,如何在反社會人格者面前保持冷靜,不讓他們從我們最直接的感受上獲得滿足,是一項很關鍵的技能。他們在和你玩一個可怕的游戲,但我會告訴你如何改變游戲規則。

在《當良知沉睡》中,我提出了“良知”的第一個心理學定義。與以前的觀點不同,良知不是一個思維過程,或者一套內化的規則;相反,真正的良知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建立在對另一個生命(通常是人,但并不總是如此)、另一群人,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對人類整體的依戀上。我認為,如果沒有與他人形成真正情感聯結的神經心理能力,良知就不存在。我還討論了反社會人格(情感依戀與良知的缺乏)的特點和成因,以及反社會人格者所能給他人造成的深深傷痛——他們卻不會因此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在本書中,我希望能為這種反社會的想法與行為提供更為深刻的理解。這些想法和行為是由心靈的空洞所導致的,在那個空洞的位置,本應該有著善良的情感。我會給出一些實例來說明所有反社會行為中最主要的策略模式,這種模式就像在我們面前反復呈現的畫面,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沒學過如何“看到”它。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戀童癖牧師,有很多可以為了金錢而出賣靈魂(以及我們的星球)的CEO,有許多鉤心斗角的監護權之爭根本不是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還有許多虛偽的專家把他們的時間花在欺騙老人和窮人上。我們需要認清這些伎倆。

一個誠實的人怎么斗得過一個狡猾的反社會人格者,一個偽裝起來的敵人,一個口是心非、恬不知恥的對手?一個對他人痛苦有著正常情緒反應的人,如何才能打敗一個可以毫無負罪感地做任何事,不顧這些行為有多大破壞性、有多殘忍的人?當最聰明的人都被善于算計的偽裝者愚弄和操縱的時候(有時他們只是為了尋求刺激而驚嚇他人),真誠直率的人該怎樣才能讓別人看清這個反社會人格者的真實本性呢?

我寫本書的目的,就是為這些問題提供清晰而實用的答案,并正面處理那些可怕的自我懷疑——當有良知的人不得不面對無情操縱者時難免會懷疑自己。對于出現在我家門口的那位女士,以及許多其他人,我給出了樂觀而鼓舞人心的答案。作為一個誠實而有愛心的人,你擁有的力量遠比你所知道的要多。看清了反社會人格的模式,了解了反社會人格的真正本質,以及最重要的是,擁有了有效的方法來挫敗反社會人格者的意圖,你就能自信地識別反社會人格,并在生活要求你堅守自己立場的時候,能夠以明智而有力的行動做出回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台湾省| 拜城县| 台湾省| 翼城县| 湘阴县| 九龙城区| 凤阳县| 绵阳市| 六枝特区| 西华县| 壶关县| 伊川县| 织金县| 陈巴尔虎旗| 阳曲县| 天全县| 五指山市| 渝中区| 县级市| 长乐市| 磐安县| 柘城县| 天长市| 铁岭市| 凤翔县| 昭觉县| 东安县| 黎川县| 武隆县| 寿宁县| 洪雅县| 安阳县| 青田县| 西城区| 曲阜市| 通州市| 方正县| 龙里县| 海城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