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年之約 上
書名: 知否:奮斗在廣陵侯府作者名: 帆船居士本章字數(shù): 2030字更新時間: 2025-02-15 00:00:00
封三娘和李十一娘扶著大長公主在莊園中散步,
自從李昭亮李昭元這一屆完成兩年的學前班升入萬卷樓李氏族學蒙學部后,
李十一娘的精力終于可以抽出一些。
近日御醫(yī)建議大長公主可以出去走走,泡泡溫湯,
李十一娘便送大長公主和封三娘來到家中有溫泉的一處莊園,陪著大長公主散步順便散散心。
大長公主年紀大了,思維還很清晰,對汴京的動態(tài)掌故了如指掌
“常言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我們家的昭元比女孩還招人惦記。
韓相公的夫人都來了多少次了,每次總要提一嘴昭元,你們可要把孩子看住嘍。別被人家三言兩語拐跑了”
封三娘道“母親放心便是,崔大娘子之心,可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昭元還小,眼下朝中黨爭激烈,不是尋找親家的時候。媳婦省得”
大長公主點頭“不是我要做這個惡人,韓相公這個人必是一代名臣,韓家又是官宦世家,韓家嫡女配昭元從門第上,家學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眼下新政施行艱難,兩邊均是劍拔弩張,我們廣陵侯府牽扯進去沒有好事。
我以為韓章家的嫡女可以考慮,韓相公家的嫡女不可以。”
李十一娘悄聲回話“是,孫媳婦明白,崔夫人那里就說不著急。想來韓相會體諒我們府中的困難”
封三娘說“他們是文臣,文臣有文臣的操守,有文臣的職能。
我們是勛臣,勛臣有勛臣的責任,官家也不會喜歡勛臣參與到當前的黨爭中。
暫時不提這件事,韓相公必能明白其中奧妙。”
大長公主又提出問題“韓家嫡女在身份上是足夠匹配。
可昭元還小,能匹配昭元的怕是更加幼小,這么點大的孩子能看出什么賢愚?
韓家是官宦世家,吃用都是頂級豪奢的,
我擔心這樣人家的女子過來,或許不像東昌侯家的那么出格,縱情奢靡享樂是免不了的。
上行下效,一旦侯府開始奢靡,下面人就治不好了。
我家每年耗資億萬維持的馬戶鄉(xiāng)勇隊伍也會如禁軍一般糜爛。
侯府的大娘子終究不是一般官宦人家的大娘子可比,其中的辛苦你們都能體會得到。”
封三娘沉默了一下“世風日下,母親,現(xiàn)今汴京世家豪門競相斗富,
勛臣貴族之家?guī)谉o祖風,媳婦也是束手無策。或許當從外地世家為昭元挑選良配”
李十一娘也說“我母家曹國公府也是一般無二,當今這位國公還是受到老國公親手栽培的,
自從涼州受到委屈被召還朝,就一股腦的沉湎于溫柔鄉(xiāng)中。
家里的事情雞飛狗跳也不管。曹國公府下一代的女兒中再也找不到將門女的影子了”
大長公主嘆口氣“這樣看來,寧遠侯府選的白氏倒是歪打正著了。
雖是一般頂級奢侈,可是小門小戶的自帶一份恭謹,頗識得好歹進退,
放得下架子處理鄉(xiāng)戶人家的困苦,又舍得籠絡(luò)人心,還會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
幾代寧遠侯都不會經(jīng)營家業(yè),搞得侯爵世家累世富貴竟然被一百多萬貫擊垮。
選來一個商人家的女兒,這兩年可是把侯府財務(wù)打理的扭虧為盈。這番本事著實叫人佩服。
三娘,這樣的大娘子不可因為門第出身而遠之。
平日里多多叫到侯府中說說話,給她幫幫場子。都是揚州鄉(xiāng)鄰嘛,不要冷了人家。”
封三娘高興道“母親說得是,白氏是個聰明的,這些年咱們家守孝,不便出去交際才少了來往。
也就是宮里的宴席上遇到過幾次,落落大方,不似寒門女局氣。
三娘看到這樣的揚州姑娘,心中不知道多高興,也就大著膽子為她說過幾次話。”
大長公主笑道“說話就說話,我們家富貴已極,更要慎重交友,
這樣的明白人才應(yīng)該結(jié)交,那些個空有名頭實則糊涂的女眷,不需要多費精神。
你還是太過小心了。我豈會因為門戶之見而把這樣的女中秀才拒之門外。
說起來我小的時候,我們趙家也不是什么高門大戶,相交的女兒輩中像白氏這樣的商戶人家女兒也有好幾個,
那等歲月商戶要命,軍將要錢,相互聯(lián)姻甚是常見,也就是新朝穩(wěn)當,一個個開始講究起門面了。
往上數(shù)幾代都是餓肚子的。哦,罪過罪過,媳婦嘴快,老侯爺和老夫人不是。”
大長公主嘴里的老侯爺和老夫人自然就是李綱和大封氏了。
封三娘和李十一娘不敢笑,一起雙手合十面向祠堂方向禱告道歉。
禱告完畢,封三娘說“既是母親發(fā)話,哪能不急著辦呢。過些日子隔壁符妹妹有個茶會,我去提醒她不要忘了給白氏一張?zhí)印?
說起來還是符妹妹更方便些,她在外面替白氏挽回過幾次口碑。倒是我這個同鄉(xiāng)做得不夠”
大長公主卻說“她是你的同鄉(xiāng),也是予的同鄉(xiāng),同樣是符氏的同鄉(xiāng)。
出嫁從夫,我們的鄉(xiāng)親只需看夫家,符氏這么做是好的,識大體。你們也要見賢思齊”
封三娘和李十一娘躬身稱是。
三位貴婦又走了一段路,封三娘開口道“崔大娘子來了這么多回,也不好一點表示都沒有,
終究韓相公是勤哥舊部,念著一絲香火情才熱絡(luò)這么久,一般人家得不到信早就去問別家了。
以后崔大娘子過來,媳婦就把我們府上的憂慮透給她,也好讓韓家掂量掂量,總是好過這般杳無音訊怠慢人家。”
大長公主點頭“好,你做主便是,家里庶務(wù)有十一娘在,你也能松快松快專門注意這些大事。
我老了,沒有幾年好活,往后的路就得三娘帶著李家走下去了”
封三娘和李十一娘連忙安慰,請大長公主安心療養(yǎng)。
-----------------
如同祖父李勤,父親李建業(yè)一樣,六歲以后的李昭元李昭亮就學會自己整理內(nèi)務(wù),
每天被叫起之后開始跟隨武師練功打熬力氣,還要背著書包去族學上課。
下了課又去姐姐們院子里玩耍,李靜嫣和李靜姝姐妹在八歲時領(lǐng)到各自的矮腳馬,也當作寶貝一般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