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純正的粵語歌曲
- 文娛:我在跑男上喊麥
- 大叔寫網文
- 2168字
- 2025-03-13 23:55:46
系統的等級劃分和現實世界的等級劃分有所不同。
現實當中那些歌王歌后,雖然在大眾的認知中,唱歌的水平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可在系統這里還是不夠強悍,用張一仙來舉例,他擁有的LV7的演唱技能。
聽著這個數值不大,上面還有8、9、10甚至是max級別。
但是按照娛樂圈的劃分級別,基本上也離歌神的級別差不太多。
若是再加上MAX級表演技能的代入感,再往上提升一個級別是一點問題沒有。
或許其他的明星錄歌還會有失誤,情緒不到位之類的問題。
可系統給的技能,那是相當的穩定,說什么級別就是什么級別,不會出現找不到感覺的那種。
夜曲最難的是編曲,演唱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難點。
第二遍的錄制一次性通過,兩次的錄制水平沒有太大的誤差。
“這次錄好了嗎?”
張一仙見老仔給自己打手勢表示OK,這才開口詢問道。
“相當完美,沒有任何的瑕疵,你這唱歌的水平在我見過的人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
老仔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他不從個人喜好來講,單純的說這個唱歌的水平,絕對是沒一點問題。
“哪有,那咱們繼續錄制第二首歌吧,”
第二首歌曲,也是比較經典的一首歌曲,通過歌詞深入探討了人性、親情、權力、罪惡與救贖等深刻主題。
整首歌曲的編曲偏向暗黑風,開局的前奏,節奏就以沉穩且略帶緊張感的鼓點切入,為整首歌奠定了神秘、莊嚴的基調。
可以說以父之名和夜曲完全是兩種風格的歌曲,給人展現出來的東西也完全不同。
最讓老仔佩服的就是,張一仙的這兩首編曲,就算相差如此大的風格,質量卻都是上上之選。
很多的編曲人,他們都有獨屬于自己的風格,不能說墨守成規,只是他們更擅長某一種風格。
等以父之名一次錄制完成,現場所有人不由為張一仙鼓起了掌。
老仔也是第一次覺得錄制歌曲竟然是如此簡單的事情,一遍過的不是沒有,但很少。
“這張一仙之前沒怎么關注過,沒想到實力這么強。”
“看他年紀也不大,難不成是哪個音樂世家培養的?”
“就算是從小培養,也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吧。”
“之前短視頻上偶爾刷到過一兩次,只不過沒關注,沒想到啊。”
別看前段時間張一仙這邊又是跟這英鬧,又是跟金誠娛樂干仗,鬧得滿城風雨似得。
但實際上對張一仙關注的人,并沒有多少。
一般的網民對娛樂圈的這種新聞都不太敏感,根據短視頻的算法機制,他們只會給你推薦你感興趣的東西。
現在聽了張一仙的現場錄音,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年輕人的實力這么強悍。
本以為編曲上能做到這種地步,這唱歌應該也就一般般。
對方的年紀不大,想把編曲學到這種地步,那肯定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萬萬沒想到的是,對方的演唱水平也是如此之高,一個人真的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這么多東西嗎?
而且聽老仔老師和對方的談話,似乎那歌詞也是他自己寫的。
會唱歌,能寫歌,編曲又那么好,還會彈鋼琴,這不是妥妥小說里面的男主角嗎。
而且張一仙的顏值還這么高,想想都有些濕了。
“要不要休息一會?”
老仔心里也在感慨,難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嗎?
“不用了,這才哪到哪,時間緊任務重,早點搞完也安心。”
這才唱了幾首歌,滿打滿算才三首,這比起五千米耐力賽差遠了。
張一仙有的時候都在想,若是自己到時候開演唱會,憑借現在的耐力,那歌迷一定會聽得很爽吧。
“也行,那就繼續吧。”
老仔點點頭,重新戴上耳機,準備錄制第三首歌曲。
作為音樂制作人,平時聽的歌那比一般人要多得多。
如果說張一仙前面兩首歌,是讓他驚嘆,而這首歌曲的伴奏則是讓他懷念。
能從事這個行業這么多年,首先就是要喜愛音樂。
經歷過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聽過太多的經典歌曲,相比較現在的歌曲,以前的歌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韻味。
張一仙的第三首歌,單單聽伴奏,就足以讓他勾起曾經的記憶。
也可以說,張一仙的這三首歌,他最喜歡的反而是第三首,那是獨屬于那個年代的氣息。
[是對是錯也好,不必說了。]
張一仙一開口,老仔立馬吃驚的看向他,這,這竟然是一首粵語歌曲。
單單這兩句,就已經流露出一種對過去種種的釋懷。
無論是對錯還是愛恨,在即將離別的那一刻,其實都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純正的粵語發音,再配上這富有年代感的伴奏,瞬間把人拉回到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
“粵語?”
“我的天哪,竟然是粵語!”
“他居然會寫粵語歌曲,太不可思議了吧。”
“我最喜歡粵語歌曲了,到現在我的歌單里面都還是粵語歌曲呢。”
也不是他們見識少,而是如今很少能聽到純正的粵語歌曲了。
隨著內地市場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很多的娛樂公司都把目光對準了這塊市場。
而且粵語歌曲的創作難度還是要高于中文,主要是粵語有著獨特的發音、聲調系統。
其九聲六調使歌詞在韻律和節奏上有更多變化可能性,能為歌曲增添一種獨特的韻味。
但也正因為聲調復雜,在填詞的時候,需要更加細致地考慮歌詞與旋律的搭配。
要確保發音準確且自然,避免出現“倒字”現象。
也就是聲調與旋律不匹配,導致歌詞聽起來別扭。
中文的聲調就相對簡單許多,只有四個聲調,在填詞的時候對于聲調的顧慮相對較少。
這樣更容易讓創作者將精力集中在歌詞的表意和情感表達上,再加上普通話作為華夏通用語言,受眾廣泛,歌詞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這種種的原因累計在一起,也就造成現在粵語歌曲的創作越來越少,反觀中文歌曲已經開始席卷全球。
張一仙那純正的粵語發音,一時間竟讓人分不清現在是在哪個年代。
“這首歌的質量不輸于前兩首啊,太好聽了。”
“滿滿的年代感,鬼才啊,多少年沒聽到過如此純正的粵語歌曲了。”
一曲講不出再見,竟然讓在場的人同時回味起來,這就是音樂的魅力。